不是說薪資倒退嗎?為何台北自住的房子還是那麼多人買?

保母惠
保母惠 2012-05-16 17:58:18 #41F
 
我和各位一樣沒有長輩的支援 當初住這裡也覺得這裡好遠 現在這裡離捷運一橋之隔,捷運接泊車也多 公車轉捷運半小時我就可以到中山國小了 比八里更方便,房價也比八里便宜 開車的有高速公路,到內湖半小時吧 也有快速道路到板橋及中永和也是半小時吧 而且下雨機率比新店低 希望寫出來不會被投資客看到 不然大家就真的無房可買了 這裡是新北市五股區
匿名
我也在五股 2012-05-16 20:15:56 #42F
 
免巴平均20-30到台北車站~ 公車640到西門町也是30左右..也有805到板橋.土城... 開車也鄰近五股交流道~~
湘奈兒
湘奈兒 2012-05-16 20:32:43 #43F
 
我家雙薪,家庭收入350(老公280我70) 沒有長輩支援,每個月拿回婆家娘家一共2.5萬 養兩個小孩 盤算過後只敢買在中和,(權狀30室內22) 我早就放棄台北市了
匿名
薪水不漲、房價一直漲 2012-05-16 23:02:04 #44F
 
朋友賣了間在大安區的房子 據說是2800上下 朋友是貸款的 但 買家卻是跟父母一起來的6年級生 已經在大安路有一間房 這間又買、而且是用銀行的到期存款現金 朋友直呼 怎麼這麼多有錢人啊 …… 話說在日本、英國 租房20年價格幾乎可以買那間房 但 在台北大概是租了40、50年才能買房 薪資不漲、高房租也沒人要租 那 房價這麼高 所謂的年輕人、中產階級都得要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才能買房? 不禁埋怨 政府到底為人民做了什麼 (原作者於 2012-05-16 23:03:19 重新編輯過)
匿名
很多人要付孝親費的 2012-05-17 00:11:28 #45F
 
版媽不要哀怨說自己要付孝親費,妳這版開了就知道,還是很多人要付孝親費的。我家也要啊。 我跟老公年收500上下,我跟老公一人大約一半,看起來很多,但我們也只在98年在中山區兩條捷運線不同車站的中間買了一戶35坪的公寓,好在是這房子是台北市少見的16年的公寓,房子也蓋的很好。 年收500看起來很多,但我們每個月俸養雙方父母的金額總計是5萬元,這金額還不含老人家生病醫療或說娛樂什麼的,然後還要養兩個年幼的小寶寶,沒有老人家帶,我們找保母。 公婆離婚,婆婆拿走所有公公的財產,我們除了孝親費之外還要負擔公公的房租。我媽含辛茹苦的養大我們三姊弟,但姊姊弟弟都對孝親費一推四五六兩手一攤說沒錢就沒事了。 目前支撐台北房價的,確實是我們的父母那一輩的人。他們的消費行為是賺10元花2元,又碰到台灣經濟起飛成長的那個年代,很多老人家都存了不少老本,資助孩子買房是他們普遍的共識和心願,所以你看到很多朋友,不用付孝親費還有父母資助,但像我們這樣的,也很多啊。 從這個角度看,我對房地產的未來,我指的是10-20年後的未來,並沒有那麼看好。一是出生率的嚴重下降,人口那麼少,房屋的需求還會那麼高嘛?二是,我們這一代不能跟我們的父母相提並論,我們能把自己照顧好,死以前把房貸還完就謝天謝地了,還能資助我們的子女買房的可能性或說能資助子女買房的普遍率絕對不會再那麼高了,那麼屆時,是誰來支撐台北市這種幾近胡扯的房價呢? (原作者於 2012-05-17 00:12:52 重新編輯過)
匿名
人生本來就不公平 2012-05-17 00:15:50 #46F
 
版媽真的要知足常樂,你們已經很棒了,上來取暖就好 說說我跟朋友的例子 我們家的收入在北市平均家戶所得是排前20%的 我跟老公很拼命的四年還完八百萬貸款 大家都覺得我們很厲害 但我覺得厲害的是我朋友 老公付了字備後差1000萬,娘家「借」八百 最近娘家順便幫他們把剩下的兩百給繳掉了 果然是娶了好野人的老婆可以少奮鬥下半輩子 雖然我家也有借,可是我堅持我老公要還,因為那是我媽的養老本 人比人氣死人 至少已經有自己的窩 繼續存錢,手上有籌碼,將來再進場
匿名
不要做屋奴 2012-05-17 01:35:47 #47F
 
我研究所畢業工作一年就結婚 一開始是租屋 工作幾年後外派國外 一直到 10年前回國後 才有自己的房子 運氣不錯在新北市買到低點 (中古的社區大廈) 都是用自己的存款 長輩一塊錢都沒出 我們購屋時家庭收入約 650萬 可是房貸一個月才三萬 小孩唸私小 學才藝 (最多時學了五種) 買書訂雜誌給小朋友看 出國去玩 都不用擔心錢 我勸版媽不要一定認定只有台北市生活機能好 新北市有多地方很不錯 板橋 新店中永和都不差 把錢都壓在房子上 生活品質會好嗎? 三思啊
匿名
我也買不起房 2012-05-17 10:41:00 #48F
 
TO不要做屋奴 年收650萬非常高 我家要賺6年>
小瑪
小瑪 2012-05-17 11:04:35 #49F
 
我有個朋友,把錢都壓在台北市的房子上 就是只為了一個目標,住在台北市的"信義區" 即使是"邊緣的信義區",即使是"30年"的老公寓,即使是已經面臨都更 甚至離捷運站走路都走不太到,至少20分鐘以上,附近想吃東西還得騎個摩托車出去(信義區真的有這種地區) 花了一千五百萬買下這間沒有電梯五樓的20幾坪老舊公寓(不含重新裝潢的200多萬) 兩個小孩,每個月被貸款壓的有些喘不過氣,深怕工作有變化,坦白說,他有些後悔,至少不該花那麼多年裝潢。(但是這麼老舊的公寓,不花點錢裝潢,也住的不舒服) 總之,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有的人把住台北市當成目標,有的人退而求其次,有的人則根本不想買房子,台北市最精華的地段,忠孝東路四段的巷子裡,20坪的老公寓月租約三萬,但是你買下他,可能要花兩千萬以上,房價可以讓你租55年,而這個房子可不可以撐55年? 這也是一種想法。 當然也有人有土斯有財,自己的房子,在怎麼都是一種本,這也是一種想法。 坦白說,很多時候,想法就會左右你的快樂不快樂,這不是阿Q,就是價值觀的問題吧。
這幾年一路走來 娘家媽媽從罹癌不到五年就離開人世 我家公公心肌梗塞到離開約兩年半 弟弟的岳父從罹癌才一年多就離開人世 這些事情剛好都是重疊的 許多的經濟和照顧上身心的壓力 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是很可怕的 就是走過這些 很多文字才看起來雲淡風輕 娘家也是要求我們畢業開始工作後就開始每月拿錢回家 年節或是要出國旅遊的時候 我們幾個也都會主動再掏錢給他們 其實在台北買不起房子租屋又何妨 把錢留來做投資 算起來租屋一個月只要付個起千元而已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