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看本土劇實在很俗!!

Hsinann
marlene.koo 2009-02-20 10:35:22 #91F
 

實在很好奇 請問什麼是不俗的節目?

小米醬
小米醬 2009-02-20 10:36:19 #92F
 

小時候中午放學回家就守著電視看布袋戲,

晚上就跟阿嬤看楊麗花,葉青...的歌仔戲.

婚前讓我看最久的可能就是親戚不計較,

戲說台灣,八點檔是延到2個小時之後我才慢慢沒看,

因為劇情大同小異,內容越演越誇張,還有因為mm的關係,

我才沒看八點檔.

從小我就是電視兒童,我的台語說可能不會太輪轉,

但聽力應該不輸人,而且有些鄉土劇內容我覺的很不錯阿!

還有告訴你喔!其實並不是八點檔的劇情吸引人,而是它重播率太高了,

因為托戲,就算1-2集沒看,隨便兜,都還可以猜出少看的幾集劇情.

少一些姦淫擄掠的劇情的話,我想其他一些婆媳,家庭倫理等誇張劇情,

有時跟著罵也是一種發洩,神奇吧!

任何語言的節目都須慎選,而不要以一概全.

baby
baby 2009-02-20 10:37:23 #93F
 

本土劇是不俗啦

but......劇情實在太誇張了

絕對不讓小孩看

belle100
belle100 2009-02-20 10:42:05 #94F
 

以前也有很多沒那麼灑狗血

優質的本土劇丫....現在幾乎=0

現在的電視劇很奇怪

不用灑狗血也可以高收視丫...

不是俗不俗的問題..

是品質的問題..

一定要...色情...外遇....加暴力嗎?

文文天地
文文天地 2009-02-20 10:42:48 #95F
 

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愛不愛看都在於個人

妳的說法已經引起很多人不開心

只能說在這樣的大家庭[bbh]

多少說出話要先想一下囉

Christa
Christa 2009-02-20 10:45:03 #96F
 

我已經很久沒再看本土劇了(大愛劇場例外),因為看了第一集就知道最後一集要演什麼了。

wen9899
wen 2009-02-20 10:47:15 #97F
 

不會ㄚ,可以放空腦袋,台灣的編劇真的太強了,少看個五集, 都可以輕鬆接的下去看,試問,有那幾國有這種"水準"

沒壓力的放空,看一堆人跑來跑去,挺有趣的ㄚ!!!!

四太太
四太太 2009-02-20 10:47:41 #98F
 

劇情真的很爛 但我不想小孩一直看感情戲 親親抱抱的,如果八點檔中有打鬥爭吵 我會轉台跳過!

版媽真勇敢 這話題一定口水戰的!

YA~我喜歡港劇....

小白
小白 2009-02-20 10:58:26 #100F
 

轉貼一篇很棒的文章~~

-----------------------------------

韓片與文化立國 作者:焦雄屏 ( 金馬獎主席|臺北市 )

1998年,韓國前總理金泳三發現迪士尼產值大過了IBM。換句話說,影視產業的一個片廠能將產值拉拔超過高科技產業。之後,金大中總統也發現韓國要出口150萬輛汽車,才抵得上《侏儸紀公園》的總產值。他立刻將影視納入競選白皮書,他說:「二十一世紀文化就代表國力,文化不但能提高生活質量,而且能創造出產業的附加價值。」

就這樣,亞洲乃至世界進入「韓流」時代。所有人目睹韓國人如何奮發圖強,建片廠,建影視學校,抵制美國好萊塢,打國際通路,加強行銷,引進企業基金,網羅世界世界級專業人才,開創各地大小規模影展,將影視與觀光結合,培養國際級明星,搶奪亞洲及歐美市場。他們政府對引爆韓流絕對有全盤的規劃與強勁的金援,於是「韓流」東征西討,在國外,尤其是日本,他們成為大宗入口的影視新貴,甚至拱起了「歐巴桑殺手裴勇俊」神話,被日本媒體稱為「日本國恥」現象。

在亞洲各地,韓劇語韓片如雨後春筍攻克大家的觀賞口味,也帶動了韓國各地的觀光熱潮:《大長今》、《藍色生死戀》、《魚》、《太陽旗》、《朋友》、《怪物》、《殺人回憶》、《追逐者》乃至韓版的《黃昏三鏢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weird)都膾炙人口,一方面賺取大量外匯,另一方面在坎城、威尼斯、柏林,等大電影節迭有斬獲。韓國一位導演接受台灣《天下》雜誌訪問曾說:「韓國之Han這個字代表恨、憾、怨、不平」、韓國人這種臥薪嘗膽之亢進確實有其民族性剛烈的背後動力。

韓國就是在這種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下,共同發揮「Han」精神,打出韓國電影的黃金時代。政府與民間如何合作?我以「光頭事件」為最重要的指標。1984年,韓國保護國片,緩和外片進口衝擊,將銀幕配額制度修正至每年戲院必得放「2/5」的天數的國片(即146天)。但1998年韓國外交通商部參照與美國雙邊投資協定語WTO之推定,將146天降至92天。這個決定引起民間巨大的恐慌,包括林權澤、姜帝圭等133位導演、演員等在漢城國廳與光華門剃了光頭靜坐抗議,輿論嘩然,也給韓國政府一個藉口,在國會一致通過下拒絕美國要求,維持146天放映韓片之戲院規定。之後全國上下一心,將韓國的新片《魚》推向票房破紀錄高潮,之後韓流就應聲誕生。

僅靠光頭抗議和群眾熱情可以振興產業嗎?我看未必。重點是韓國政府的全盤規模政策十分精準完善,諸如:

1. 文化立國,一臂距離原則:金大中以為文化產業不是禁演或管理之對象,政府支援但不干涉,廢除長達26年的官方機構「電影振興公社」,成立「電影振興委員會」,將政策全部交付民間。

2. 活潑多元的融資方案:合拍,引進外資(《長尾島》由哥倫比亞公司全額投資1000萬美元),文化觀光部贊助,給予大企業投資減稅或電視台投資之利多確定製片人制度,以及網路募集,讓民間參與電影的方式(如《朋友》),甚至擔保借貸等等。

3. 各種促銷及宣傳,通路之造成:公開透明售票之「標準電算網」,劇本競賽,企畫案與腳本之支援,協助外語字幕全材之製作,建立釜山電影節,支援廣告刊登,建立產業網路等等。

4. 培育人才,建立硬體:大規模漢城綜合影城之建立,電影藝術學院(KATA)之建立,長期做產業趨勢及政策之研究,出版期刊等等。

韓國是在這種基礎下登上亞洲影視之霸主的。反觀台灣,「文化立國」喊得震天價?,就是不見具體措施,沒有規模,靠民間自動自發;一個《海角七號》能造成台流嗎?

從韓劇看到台劇提升的空間!

話題:韓片與文化立國

作者:天佑台灣 ( 社會觀察者|新竹縣 )

最近迷上了韓國的[朱蒙][太王四神記][商道]

在在的顯示韓國演藝圈想展現給韓國人民及外國欣賞韓國文化

及通俗的愛情.家庭倫理穿插教育

比起日劇一些冷默的社會現象.演員沒有表情的戲劇.

我覺的韓劇崛起不是沒有道理的!

很多教育思想透過樂觀.正面積極的態度大力放送到每個家庭

雖然韓國首都跟台北差不多.

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玩的地方.

但是亞洲觀光客卻大量往韓國跑.帶動了韓國的觀光及消費.

政府的稅收.連同韓文及韓國家電.韓式服飾.配件都影響青少年爭相模仿..

韓國連隨便一個拍攝的場景都可以觀光賣錢!

反觀國內的影劇.多半都跟著日本走或鄉土化.或太戲劇化

從中並不能學習到什麼台灣精神或文化.

反而只是大力撥放仇恨.嫉妒.歪曲事實說謊.及暴力.悲情.

或者是富裕家庭.

高高在上的公主王子的內心世界.要什麼有什麼的千金小開.

沒有精神生活及文化.只有比較及物質生活.演些小兒女情感.

也一樣的大力撥送到每個家庭.

扒糞文化.比爛不比好的負面煤體

不知下一代看完後有學習到什麼?

台灣沒有文化嗎?

當然有!不過怪異的都沒有編劇及導演揚善的大力推崇台灣的價值與精神.

有好品質的片子嗎?有.比例真的很少!

或許站在製片者的角度認為需要以上所說的才有賣點.

但是卻出賣了台灣人民的精神及教育.文化!

當台灣影劇賣到亞洲各國時.請問國外對台灣的觀感是什麼?

希望台灣的演藝事業及政府.傳媒能夠重視這個影響深遠的問題.

人民要提升生活素質.及文化.必須先透過媒體傳播及影劇結構改善內容

大力宣揚台灣文化.[如:王建民.王永慶奮鬥的過程.李安導演的成功心路過程.愛情劇拍攝場景就是台灣某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農夫家庭.受薪家庭的點點滴滴...]太多劇本可寫.太多題材可拍.

把台灣的文化.休閒觀光.生產農產品.台灣家電.消費性電子.醫療推銷出去!

媒體及影劇對社會影響甚鉅.

善用你們的力量導正社會風氣及影響國外對台灣的觀感.

讓國外崇台.你們的存在才有價值意義!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