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分享:我是被老師教壞的;讀後感 1 — 英文的迷失

mmresc
mmresc 2008-11-28 08:30:36 版主 272

作者老來「重振雄風」後,就自己透過嘴巴和網路做國際溝通。突然有一天,想起自己剛發的信,好像弄錯文法。找出來看,果然是錯的。再看對方的前後幾封信,文法也錯很多。翻出柯旗化驗證一下,真的是錯的。剎那間,自己「開竅」了。「我真是被英文老師嚇大的。」五十歲才覺悟,還算不錯。自己被誤,至少不會再誤自己的兒子。我為什麼要讀「柯旗化」?就是怕說錯,怕寫錯嘛。可是我說錯,寫錯文法,別人也都聽得懂、看得懂。別人寫錯的,我也完全知道意思,沒誤解。再想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也都不懂台灣文文法,可是,我們完全能知道彼此在說什麼。這些經驗給我啟示:台灣的英語教育徹底失敗。搞錯目標,搞錯對象。

英語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要讓孩子敢講、能講、聽得懂。會話中就有基本的文法,絕大多數的台灣孩子而言,和外國人做基本對話,才是我們要的英語教學目標。想把每個孩子的英文都教得「很好」,結果是絕大多數的台灣孩子都被嚇大的。嚇到不敢說、不敢寫,英文爛得不得了。

全台灣的孩子中有多少比例真正需要「英文好」?又有多少人是真正「英文好」?我贊成我的孩子對英文的選擇。國中時代,他不需要「英文好」。當有一天他需要「英文好」,有的是辦法,我再來教他「柯旗化」。他現在只要「敢講英語」,就阿彌陀佛了。人生很短,時間心力都有限,語言要有能用到的環境。

參考書目:我是被老師教壞的P100─圓神文叢

心得:

我們了解嬰兒語言的建構是一種內在心理化學作用帶來的化學變化。人類語言的聲音刺激不僅僅進入孩子的心智而已,還能複製它、還能肉身化(incarnation)變成孩子自己的一部分,一個在美國出生的嬰兒,在台灣撫養,一歲多之後,她會說中文或台語。所以學習語言最好的時機,是越小越好,由其在3歲以前,無意識的吸收最好。孩子可以同時學習很多種語言,不會混亂,效果更相當於是母語。我們的孩子中有一對兄妹,爸爸是美國人,與他們對談用英語,媽媽是台灣人用國語,阿嬤是本省人用台語,因此這對兄妹同時學習了3種語言,每一種語言都學得非常的完美,對他們而言都是母語。這就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方式。

倘若錯過了這個時機,就變成學外國話了,很多父母親在這個時候強調英文的重要,其實它的效果不會如預期的好,甚至會很差。因為6歲以前孩子仍負有大自然所給予的使命,她必須學習各種能力,以應付未來社會的需要。語言只是一種溝通的工具,以英文為例;是大家都想學好的。但是妳如果不出國留學、深造、定居,或是職業上的需要,不論妳的英文是如何的好,終其一生都很難用到。

學習語言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置入在那種語言的環境裡,不管老少都可以習得,當然越小越快了。

Shin Juang

ps.若有問題,歡迎隨時提出來與我們互相討論。

mayo
mayo 2008-11-30 10:32:48 #1F
 

感謝分享!

小雅 2
小雅 2 2008-12-01 00:12:38 #2F
 

謝謝分享

若孩子超過3歲再學(6歲以前),學習外國語就比較困難嗎?

小皓媽
小皓媽 2008-12-01 09:13:14 #3F
 

謝謝分享

mmresc
mmresc 2008-12-02 15:34:53 #4F
 

To:小雅 2

您好,

語言當然是越小學越好,就如文章內所談的,如果在這個年齡層要把美語學好,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送到國外,否則需要父母親每天與他對談,不然效果不見得很好,因為他對語言最敏感的時機已經過了。

這篇文章讓你做參考,謝謝

全美語小孩 有人患中文焦慮症

有家長後悔/中文兒歌聽不懂 注音符號學得慢

有家長滿意/英語老師懂心理 孩子玩得很高興

很多家長得了「英語焦慮症」,孩子還不會中文就送去全美語幼稚園,保險嗎?

孩子曾讀全美語幼稚園的一位媽媽說,孩子去年上小一後,無法銜接中文教育為主要的課程,第一次考數學看不懂題目,只考了廿幾分,後悔莫及;國北師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張湘君也有同樣經驗,去年出版「我的孩子不會講中文」一書發出警語。

不過,也有家長持不同意見。台北縣一名幼童家長指出,三歲多的兒子目前讀的全美語幼稚園,和國外優質幼稚園合作,師資不但會說英語,也懂得幼兒心理,透過活潑的肢體語言及唱遊帶孩子接觸英語,孩子都玩得很高興,她不覺得有何副作用;將來孩子上國小前,她自然會引導孩子接觸中文,她認為教育部不必禁止幼稚園教英語,只要嚴管師資即可。

兒子在美語幼兒園的基隆市張姓家長也說,歐洲的瑞士、比利時、荷蘭等國家人民,同時會說英、法、荷蘭等語言,他們都是從小就接觸這些語言,政府既然高喊國際化,沒有必要規定太多。

台北一位小一學童的媽媽說,她和丈夫都是台大畢業生,兩三年前,台灣吹起幼童學英語的熱潮,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就把兒子送到全美語幼稚園,每月付費兩萬元,英語學得還不錯,可朗朗上口,但卻完全沒學中文及注音符號。

這名媽媽說,去年底孩子上小一,學校老師只上十周注音符號,就要學生學會簡單中文的拼音,第一次月考各科也用注音符號出題,孩子因注音符號拼音不熟練,看不懂題目,只得二十幾分,她婆婆為此把她罵得半死,還打電話向老師抗議,罵對方「怎麼把我的孫子教成這樣」。

她才驚覺讀全美語幼稚園,就把孩子送到國小,是很冒險的事,後來她看了張湘君的文章,才發現很多家長有同樣經歷。

張湘君目前就讀小三的女兒,一開始上全美語幼稚園,都是唱英語童謠,有次帶女兒坐公車,司機看女兒很可愛,就脫口唱出兒歌:「大象,大象,你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現場連大人都跟著唱,女兒卻毫無反應;她送女兒上舞蹈班,配舞的兒歌是「妹妹背著洋娃娃」,女兒也沒聽過,焦慮地躲在牆角。

張湘君說,上了全美語幼稚園後,終歸要回到中文世界,英語以外的科目也都用中文學習,若孩子中文學太慢,甚至不喜歡中文,最後會變成「只懂英語的庸才」,也會因為無法融入同學的圈子而被孤立,家長應三思,「不要只看到右手有的,也要看左手掉了什麼。」

聯合報 93.02.09

Effie
Effie 2008-12-03 08:17:46 #5F
 

我女兒讀雙語幼稚園時,半天英文半天中文,所以沒有小ㄧ不認識ㄅㄆㄇ的窘境,目前他小四,老師反映她英文聽力很棒,很能抓到重點跟正確回應,所以我老二會給他唸雙語,至少在訓練語感方面,我覺得是很重要且受用無窮!!

(原作者於 2008-12-03 08:22:25 重新編輯過)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