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建中數學能力測驗有感:資優教育真的好嗎?

ling
ling 2012-09-11 12:38:02 #41F
 
請問有題目嗎,想讓兒子試試(今年也是高一生)
也行
也行 2012-09-11 14:32:56 #42F
 
因為我的孩子既不資優也非精英,所以沒有經驗可分享.倒認為下面這一篇可以參考.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91100483.html
Eddie..
Eddie 2012-09-11 16:27:55 #43F
 
謝謝樓上提供的這一篇『觀念平台-12年國教推進菁英教育』 作者:台大機械系陳明新教授 文中提到: 以我見過的博士班學生為例,博士班的研究著重在要有創新的能力。我發現有創新能力的常常不是國立大學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但是碰到需要創新能力的問題,往往束手無策。反而是一些非國立大學、肯用功的學生,偶而會有令人驚訝的創造力表現,他們多不是菁英高中所教育出來的學生。 Q1:反推,私立大學在創新能力上,顯然領先國立大學的教育。那這些國立大學的教師群,難道沒有責任?國立大學部的學生,不是你們教出來的?難道課程只有背誦、理解、分析,組織能力部份? Q2:”偶而”會有令人驚訝的創造力表現,他們多不是菁英高中所教育出來的學生。”那非偶而”部分,算不算另屬菁英高中的學生? 工作熱忱與工作紀律。 Q3:如果只有22K,我看你如何工作熱忱? 現行的考試領導教學之下,學生一天到晚都在讀書補習,這種扭曲、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反而讓學生彈性疲乏、失去學習的熱忱。 Q4:沒有考試篩選,台大還是台大? Q5:失去學習的熱忱,難道是菁英高中的錯嗎?沒有學習動機,何來學習熱忱。 沒有了菁英高中,國內依然保有許多菁英大學,能在菁英大學中,與各方英雄同聚一所、互相切磋,就已足夠了。 Q6:你很奇怪ㄟ!容許自己有菁英大學存在,卻否定菁英高中。而這些菁英大學的學生,在你的博士班中,卻又如此不堪一擊。 真正的人才,念的是一般社區高中,依然能夠成就。不但能夠成就自己,更能帶動社區高中其他的同學,給他們正面的榜樣,對其他同學做出貢獻。 Q7:把『社區高中』改為『地區大學』,如果能達到同樣效果,那要菁英大學做什麼?
倫倫媽
倫倫媽 2012-09-11 16:56:21 #44F
 
其實,資優不等於優秀,也不等於升學率高 我只覺得 資優生容易對一般班所學的內容感到枯燥,可能變成老師眼中的不乖小孩 所以,他們需要去念他們感興趣的課程 我記得,我國中時,常常不跟著數學老師的內容看課本,我喜歡往後面看 因為,我一下子就聽懂了,為什麼不能往後面看?? 我記得,老師在我的成績簿上,寫著"稍嫌傲慢" 不過,現在博士班的同學,可從來沒人覺得我傲慢喔!
看了兩、三天,資優教育不是資優教育 號稱體育資優的扭爸 你要讀建中嗎? 多元智慧,多元能力,多元資優 建中生:關我什麼事?我只是比較會讀書 跑步又跑不贏76歲的阿公!不然我就去念體育班了! 口中喊著多元資優,眼裡看著建中,評論著台灣的資優教育 大頭看了都頭昏了…
bubu1014
bubu1014 2012-09-11 22:36:40 #46F
 
體育資優...我體育也不差,可是我不想當資優 因為,運動只是保持身體健康,體力退化較緩慢的一種方法 冠上資優,免不了競賽,免不了得達到規定的標準分鐘數或... 那樣的資優,只會讓我心更急,一急,我心臟會跳的過快,過度換氣 上氣不接下氣,等著葛P。 我國中體育成績是全班第一名 單項次 仰臥起坐與俯地挺身,一分鐘次數,全年級第一名 過了20多年,我還是一樣每天運動 現在連續跑20分鐘還可以 仰臥起坐可以做100下 俯地挺身可以做10下 可是,有點後悔做俯地挺身,手臂肌肉消不掉 胸膛比一般女人厚,常會被誤認為 先生 (最近才又發生的) 想來想去,考慮將代表女性的特徵,頭髮留長及腰 明年夏天,若能忍住燠熱的5至8月,應該就能回到7年前的我。
請問:建中有體育資優班嗎?
Eddie..
Eddie 2012-09-12 08:07:07 #48F
 
建中有體育資優班嗎? ~~~~~~~~~~~~ 建中北一女都有 北一女中今年還拿到全國高中籃球聯賽HBL女子總冠軍
謝謝!考慮明年去報"考"。 還是免試就能進去呢? 若是要抽籤,那我就糟了,我從小就沒有抽獎運,幾乎可說是從來都沒抽到過~ :: >"
Jessy
Jessy 2012-09-12 09:30:13 #50F
 
樓上Eddie爸連發了幾個提問,我也有些看法如下: 到了大學(高等教育)後,或學士後教育(碩博班),指導教授的專門領域就分流得很細,在教學風格上也各有不同,學生有部分選課的自由,而到了碩博班還可以選擇指導教授,所以對教師來說,能否教到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是可遇不可求的。 現行國立或私立大學的學生,是由考試篩選出來的,而考試成果只能反映出智育的表現,而非創新的能力,所以有部分偏操作型的資優生在讀書考試上並不突出,可是一遇到實作的機會就會大放光明,令人刮目相看! 而這樣的優秀人才正好是符合業界需求的人選。 有些菁英高中或大學名列前茅的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卻是很薄弱的,這可能是花太多時間陷在分數的迷思中,其實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多,花在書本上的時間多,相對就壓縮在生活經驗上的時間,而創新能力經常是要走出書本外的世界,真正遇到生活中的問題才會激發出來的~~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