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分享好文~讓寶貝安心上學,不害怕! 作者:李坤珊

會平安的
昏天暗地 2011-10-20 09:29:44 版主 366

小寶貝初次離家要上學,怕他適應不良,哭著不讓你走?

大人的擔心,其實會加深幼兒的焦慮。如何選擇好的托育環境安頓他,也讓你寬心呢?

初次上學前,做些什麼準備,能減緩孩子的焦慮、安心上學?

開學了!不管你家幼兒是不是第一次上學,家裡的每個人,是不是都有些緊張呢?

你怕孩子適應不良、怕老師和學校不好好疼你的寶貝、怕孩子會想家、怕他會常生病、怕他沒有朋友、怕他趕不上學習進度(或許也怕他不會是最聰明的孩子)、怕他不吃飯……總之,你的擔心,可能佔據了你大部分的心思,讓你對孩子上學這件事,害怕大於欣喜。

其實,孩子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脆弱!你的不安和擔心是因為你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去上學,讓你有罪惡感!只是,罪惡感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有可能把你的擔心,在不知不覺中加諸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更加緊張和害怕。

沒錯,孩子會從大人的身上,學會大人的害怕和擔心!

而身為爸爸媽媽的你,是可以選擇的;可以選擇先認識自己的擔心、了解孩子的害怕。因為「了解」,能找到問題的根源,也能讓大人和孩子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在嬰幼兒期,能由自己的媽媽或爸爸照顧,是最理想的。但你的家庭型態,可能不允許你有這個選擇!所以不管你選擇回到職場的理由是什麼,先不要內疚,尤其是媽媽。

尋找安全、有愛的環境

不能親自帶孩子,孩子的「安全感」不會因此受到嚴重威脅,只要你能為他找到一個安全、能接納他和有愛的托育環境。因為幼兒只有在那樣的環境裡安頓下來,智能的學習和品格的培養,才能開展,也才能持久。近年來的大腦研究,已證實情緒對智能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尤其是幼兒,尋求安全感是他們的基本需求。出了家門,孩子首先會在「家外」,尋求他覺得安全、能接納他和愛他的成人。因為「人」是環境的創造者,唯有仁慈的成人,才能開創出一個仁慈的環境,儘管那裡的設備用的是二手貨。昂貴的器材、高雅的教具,並不會構成一個有愛的托育環境。唯有「仁慈的成人」,會化腐朽為神奇,會讓環境裡的每一個角落,對孩子都是友善的。

此外,因為幼兒需依賴成人來生存(生理和心理),而爸爸和媽媽與孩子間的信任和依附關係,從一出生已開始,就牢牢的建立了,任誰都無法替代。所以跟爸媽在一起,幼兒最安全,也最開心。

正因為「家」在孩子的經驗裡,是唯一賴以生存的根,所以一旦知道要離開自己熟悉的家;要離開爸爸、媽媽、哥哥或姊姊;要離開喜愛的玩具、床鋪……那個害怕和不確定感,是非常巨大的。

那個巨大,不但超乎成人的理解,連幼兒也無法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每年班上進來的新生,不管他的天生氣質是屬於比較樂天或羞怯,或早或晚都要經過一陣驚慌失措的適應期。他們不確定爸媽什麼時候會來接自己?甚至擔心爸媽會不來、或忘記?他們害怕這個新環境是這麼的陌生,裡面的大人和小孩是這麼讓人不信任?

所以,能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的首要條件,就是建立孩子和新環境的信任關係;也就是為他找到一個安全、能接納他和有愛的托育環境。

家的延長線

至於如何選擇那樣的環境呢?一一列出注意事項將是一長串,會讓你在選擇時,難以取捨,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環境是完美的。但只要了解一個原則、一個比喻,你就可以用常識來判斷哪個托育環境,能讓你放心的把幼兒交給他們。就是那個環境,能不能成為「家的延長線」?能不能像家一樣,接納孩子,正如一條延長線,把「安心當自己」、「足以完全信賴的成人」,從孩子的家中,延展到新環境。

而其中的最重要關鍵,首在孩子能不能與那個環境中的成人和小孩,建立正向的互動關係,而不在於那個環境能不能灌給幼兒大量的知識!因為正向的互動,會搭建孩子、成人和環境間的信任關係。更明白來說,就是當環境裡的成人,不僅能夠接納孩子,也很在乎培育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時,孩子從中獲得的信任關係也會愈強。

小小孩最大的特色,就是跟著感受走。只要他能感受到老師也像爸媽一樣關愛他,他就能信任的把自己交給老師,安心的學習。比如說,老師能平視和他說話,代表老師能揚棄威權,讓孩子覺得自己和老師是平等的、是重要的。再者,老師若能同理幼兒離家的恐懼,不以剝奪孩子的感受為方法(接納孩子的怕生和不信任),也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做轉變(等待),那他就會成為孩子「家的延長線」。

能信任成人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則是孩子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幼兒為什麼要上學呢?知識的獲得嗎?培養學習技能嗎?其實這些你都可以在家自己教。但唯獨與他人共處的快樂和能力這件事,孩子只能在人群中經歷和學會。

最吸引小孩的就是其他小孩

你有沒有注意到?不管是在公園或公共場所,小小孩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的眼光一直追尋的又是什麼?沒錯,讓他的眼神無法轉移的,就是其他的小孩!

看其他孩子開心,他也跟著高興;看其他孩子追逐,他也跟著緊張。膽子大一點的,就不請自來的加入玩耍陣容。內向一些的,也會站在一旁,專注的觀看其他孩子經歷的情境。

是的,每個孩子不管天生氣質為何,他都想生活在人群中。與他人互動,才是學校對小孩最大的吸引力和意義。

幼兒最關心的事之一,是在意自己和團體中的人有什麼關係。所以在學校裡,除了與老師外,和其他小孩間的互動品質,左右了小小孩對學校生活的喜愛與學習的成效。

為了建立孩子彼此的信任關係,從開學的第一天,老師就要幫助孩子解讀情緒:「你看起來很傷心」;「你是不是很害怕」;「你很生氣媽媽走了」……這樣的解讀,最直接的助益,就是讓孩子了解彼此的感受,讓他們知道他的友伴也有同樣的感覺,這就建立了同理心的基礎。

順利銜接至托育環境兩方法

有了同理心,老師才能導引孩子間互相了解、和學習彼此的不同立場,讓幼兒覺得自己的聲音被聽見和重視,也由此有了公平的認同,而逐漸信任他的友伴。

不安全和不放心,即是幼兒上學之前,大人和孩子共同的憂慮。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減少這樣的壓力呢?

方法1 事先告知和參訪

在孩子正式入學前,爸爸和媽媽要帶幼兒去參訪托育中心。參訪時,最好要求讓孩子在室內停留一陣子。這段時間裡,因為孩子知道爸爸或媽媽不會離開,所以不會覺得被遺棄,比較能安心的探索新環境的事物、成人和其他同伴。這樣的探索和交談,不但讓幼兒有機會接觸新的照顧者,建立首次的信任關係基礎;也讓成人開始了解孩子的基本特質,比如說喜歡玩什麼?對陌生人需要多久的暖身時間……孩子和學校雙方對彼此愈了解,適應的過程也會愈順利。

方法2 建立特定的說再見方式

不管用任何方式和孩子說再見,爸媽和孩子都會不捨。但只要有信任基礎,掙扎期就不會太長。

入學前的幾個星期,就預先和孩子商量好一套特定說再見的儀式。比如說:把孩子帶進教室後,抱三下,說我愛你,然後孩子看著媽媽離開教室門口。這個儀式,父母要說到做到,不容許孩子討價還價,這樣他才會安心。

然後,告知孩子接他回家的時間。因為幼兒沒有時間概念,所以先問妥孩子一天的活動表,然後以固定活動的順序,告知幼兒什麼事件後來接他回家。比如說:「午覺睡醒後,你會吃點心,老師會唸故事書,然後媽媽就來接你了。」

還記得那年三歲的查理,每天早上媽媽一離開後,就得在我懷裡坐上幾分鐘,我總是問他:「老師知道你好希望媽媽不會離開,現在你要我快快的數到二十呢?還是慢慢的數?」坐在我懷裡、數到二十、選擇快或慢,是查理和我之間的約定,這讓他安心,也讓他信任我。就這樣,兩個月後的某一天,他對我說:「我不用再坐在你腿上了,反正媽媽都一定會來接我……」給孩子程序,給孩子時間,他會找到生命的力度。

小慈0403
小慈0403 2011-10-20 15:30:01 #1F
 
謝謝分享.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媽咪投票趣

你家誰簽小孩聯絡簿?媽媽還爸爸?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