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必備「涼拌竹筍」DIY!盤點竹筍功效、禁忌、挑選法:減肥吃這種

夏天是吃竹筍的季節!台灣從北到南皆可種植竹筍,竹筍是台灣人常見的餐桌美食,也是每個家庭記憶中的味道,不論快炒、涼拌、煮湯都有人愛。《優活健康網》整理竹筍的小知識,包括竹筍種類、竹筍功效、竹筍禁忌、竹筍挑選與料理,炎炎夏日快一起來自製「涼拌竹筍」吧!

夏日必備「涼拌竹筍」DIY!盤點竹筍功效、禁忌、挑選法:減肥吃這種_img_1

文章目錄

竹筍種類有哪些?

竹筍是台灣人相當喜愛的一項食材,目前有綠竹筍、麻竹筍、桂竹筍、箭竹筍、烏殼綠竹筍⋯等,不同種類的竹筍口感跟外觀不同,根據料理方式也會呈現多變的口感,《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市面常見的竹筍品種:

  • 綠竹筍:肉質清脆甜美,適合作為沙拉筍或竹筍清湯之食材。
  • 桂竹筍:肉質稍硬,大部分用以製造桶筍或筍乾等加工品。
  • 箭竹筍:肉質鮮美,適合快炒、炒肉絲;也可以整支烘烤直接吃。

竹筍功效有哪些?

竹筍屬於低熱量的蔬菜,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纖維素,可以促進人體腸胃的蠕動,幫助消化。營養師夏子雯於臉書粉絲頁分享竹筍的營養價值:

  • 膳食纖維:每100克約有纖維1.6~2.4公克,能促進腸胃道蠕動避免便秘。
  • 酪胺酸:竹筍甜味的來源,更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減輕壓力。
  • 多酚類:如兒茶素、阿魏酸、綠原酸等能抗氧化。
  • 維生素:如維生素B、C、E及礦物質鉀、鎂、鋅等可維持生理機能。

此外,營養師李婉萍於臉書粉絲頁發文指出,「綠竹筍」具有豐富的纖維,每100公克包含1.7公克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腸道健康。綠竹筍的熱量與脂肪含量都不高,能提供相當程度的飽足感,很適合食慾旺盛又想維持體重的朋友。

竹筍禁忌有哪些?

竹筍含有大量的纖維,對於消化不良或者排便不順的人來說,確實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不過,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吃竹筍,像是胃腸潰瘍者、腸癌術後需低渣飲食者、腎功能不全者、高血壓者等族群,需注意竹筍的攝取量,才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竹筍不能跟什麼一起吃?《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飲食禁忌提供參考:

  • 羊肉:與羊肉同時食用會發生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導致腹痛。
  • 紅糖:與紅糖一起吃會形成賴氨酸糖基,對人體不利。
  • 糖漿:糖漿含糖量非常高,可能會引起中毒反應。
  • 豬小排:與豬小排一起吃,可能會影響鈣的吸收。
  • 羊肝:竹筍與羊肝同食相剋。

竹筍怎麼挑?

吃當季竹筍卻中毒?挑選竹筍時,只要記得「白、富、美」這個口訣就好。要注意的是,未成熟的竹筍或是筍尖部分是含有「氰酸」,所以挑選時最好選擇成熟的竹筍,而且一定要煮熟才能吃。

《優活健康網》整理竹筍挑選技巧,避免挑到爛竹筍:

  • 白:觀察竹筍切口平整,筍肉色澤純白無瑕,聞起來鮮甜清香。
  • 富:用手掌握緊筍的底部,觀察筍肉厚實度,底部肥大,筍肉的比例就比較多,筍殼的比例相對比較少。
  • 美:觀察外觀型態,包括筍殼顏色、筍尖端沒有出菁變綠、筍型彎曲度、基部沒有芽眼等。筍基部若有芽眼表示切筍部位太後端,纖維較硬不夠鮮嫩。 

竹筍要怎麼煮才不會苦?

煮竹筍時最大的難關,就是去除竹筍的苦味,為了吃到最鮮嫩的竹筍,買回家之後建議先汆燙起來保存。這裡也分享一個小撇步,竹筍除了要冷水下鍋之外,煮滾之後還要「換一鍋水」再煮約30分鐘;若沒有馬上要吃,建議放涼後密封冷藏。

涼拌竹筍DIY

夏天是吃竹筍的季節!買回家的筍子除了快炒、涼拌、煮湯,其實還有不同的調理方式,其中最消暑的絕對是「涼拌」,這個時節吃涼拌綠竹筍,吃得到食材鮮甜脆口,更是高纖低熱量的好選擇。《優活健康網》整理「涼拌竹筍」的料理方式,可依照自己的口味微幅調整:

食材
綠竹筍2顆
米粒一小把
鹽適量
水蓋過竹筍的量
美乃滋適量

作法

  1. 準備食材,將竹筍上的沙土洗淨。
  2. 將竹筍放入鍋中,加入可蓋過竹筍的水量,並放入適量米和鹽。
  3. 開火煮竹筍,水滾後再蓋上鍋蓋,繼續轉小火煮約45~50分鐘,時間到即可熄火。
  4. 放涼後取出竹筍,包覆保鮮膜放進冰箱冷藏。
  5. 將竹筍切成塊狀,再淋上美乃滋。

延伸閱讀
葵花油不能炒,沙拉油別油炸!營養師教你用「4大烹調方式」挑對油
韭菜功效有哪些?吃韭菜能壯陽嗎?一次搞懂功效、禁忌與推薦吃法

原文出處
夏日必備「涼拌竹筍」DIY!盤點竹筍功效、禁忌、挑選法:減肥吃這種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