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和大家分享我教孩子的過程和心得~(文長)

doremi
doremi 2008-03-23 21:26:37 #141F
 

最近我們的家裡蹲幼稚園多了一項喝下午茶的課程

看著兄弟倆學習如何當兩個小小的紳士感覺很可愛也很好玩呢!

和大家分享喔~^^

喝下午茶的過程:

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145046,cid122025731.htm

學習當小紳士:

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145046,cid122351361.htm

doremi
doremi 2008-03-24 16:10:43 #142F
 

Project 18~ 培養國際觀(世界篇)

~所需材料~

地球儀或世界地圖,全家及親友周遊列國的照片或紀念品

~活動步驟~

1. 先從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開始介紹

2. 看著地球儀或地圖,把要認識的地方及周邊有的特點講清楚,這樣寶貝很快就可以正確的指出所在地,之後在以這個地方為中心點慢慢介紹其他的國家。記得要常常重複找最熟悉的國家以培養方向感。

3. 盡量選孩子會容易印象深刻的國家介紹,例如曾帶寶貝去玩過的國家,或是親友目前居住的地方,甚至是親友從國外帶回來的紀念品等,都是很好記的目標。我會建議盡量不要重複介紹的指標,比方說迪士尼在很多國家都有,這就不要在第一時間告訴小朋友以免他們有混淆的現象。另外卡通人物和名人的成名地點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值得善用。

4. 可以把介紹過的國家寫個小標籤貼在地圖或地球儀上,讓小朋友更具體的了解自己對這個世界認識了多少。

~我們的活動過程~

半年多前,在我們的自學課程開始沒多久,我就開始幫小朋友上地理課。以介紹親友的住處為開場白,很快的讓兄弟倆對地理產生了興趣。我們最喜歡在沐浴的時候玩地理問答遊戲~我或爸爸會問他們"XXX住那邊?",他們就會很快又自信的給予回覆。只是孩子們熟悉的親友不多,一下子就介紹完了,之後我就拿卡通人物為題材,讓他們又多認識了幾個國家。不過因為小朋友很少看電視,所以知道的卡通人物也是屈指可數,還好來找我們玩的訪客也不少,兄弟倆對這些叔叔阿姨們都還記憶猶新,就這樣他們又認識了幾個新的國家。其實我們沒有每天玩這些地理遊戲,想到就玩,認識了新朋友就玩,或者找到了相關的地理書籍及教具就玩。玩到最近,我們最新的玩法就是在電腦上看照片,把散播在世界各地的親友們一一介紹給他們認識,然後在由這些親友所分享的旅遊照片去認識世界各地。小朋友對小朋友是最有吸引力的,所以我都盡量挑有小朋友的照片給兄弟倆看,結果真的很神奇,哥哥就這樣把我介紹過的地名都記起來了!當然之後還是要不斷的在地球儀上找這些國家,要不然還是會忘記的。既然兩個寶貝已經認識了不少國家,全世界七大洲(不包括南北極洲)及一些島國都接觸了,那我們接下來的學習就是把他們認識的地方歸類,然後更進一步的教他們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環境。

以下是我介紹每個地方的部份重點,供大家參考:

~亞洲~

*台灣=我們之前的家,各縣市就以親友居住的地方為主。像他們對第一次坐火車的印象深刻,剛好那一次我們去的目的地是高雄,從此他們就把火車和高雄畫上等號了!^^

*日本=哆啦A夢住的地方+介紹日本品牌的車子+日系樂器及其教學系統的起源地

*韓國=到這裡就要講媽咪教的"annyaseyo(你好),kamsahamida(謝謝),bali(趕快),salangeyo(愛你喔)!",還有這也是朋友目前居住的地方。

*越南=好吃的越南麵和春捲都是這裡的特色食物。

~歐洲~

*英國=豆豆先生住的地方,而且英國還有很特別的兩層式的公車呢!另外英國牌的車子Jaguar也很有名喔!

*丹麥=童話故事作者安徒生的祖國

*芬蘭=聖誕老公公的家(Santa Land)

*比利時=卡通人物丁丁(Tin Tin)的起源地,這裡還有丁丁漫畫博物館喔!

*西班牙=到這裡就講媽咪教的"Hola!(你好),rapido(快一點),gracias(謝謝)!"。還有這裡有好玩的鬥牛,叔叔都會穿的很漂亮拿著一塊紅布和鬥牛玩喔!

*法國=到這裡要講媽咪教的"bonjour!(你好),vite!vite!(快一點),merci(謝謝!)"。還有這裡有好看的單車大賽~tour de france,所有很會騎bicycle的uncle都會來這裡騎車比賽喔!另外法國的麵包和甜點更是好吃的讓人吃不停呢!

*德國=到這裡要講媽咪教的"guten morgen!(早安),danke(謝謝)!",還有這裡是很多古典音樂大師的祖國,包括巴哈、韓德爾、海頓、貝多芬、孟德爾頌等人。

*奧地利=這裡是莫札特的出生地,也是電影真善美的拍攝地點(我是告訴小朋友電影中的那首do re mi就是在這裡唱的)。

*義大利=兄弟倆最愛的pasta和pizza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捷克=到這裡要講媽咪教的"dobre den(安好),ahoj(你好/再見),na shledano(再見)!",這裡著名的古典音樂大師有史麥塔納(Smetana),德弗札克(Dvorak),Janacek等人。另外捷克的木偶也很可愛,木偶戲更是好看又配有好聽的童謠喔!

*俄羅斯=這也是不少古典音樂大師的出生地,如柴可夫斯基,Prokofiev(彼得與狼的作曲家),Rimsky-Korsakov(大黃蜂的作曲家)等。另外俄羅斯娃娃也很漂亮、很有趣喔!

~北美洲~

*加拿大=小熊維尼住的地方,還有加拿大的楓葉也很有名喔!

*美國=米老鼠和朋友的起源地,還有史奴比也是住在美國喔!(其他各州城市的特色我有另買地圖學習,之後會再介紹)

*墨西哥=墨西哥的大帽子就是這裡的特色之一。另外媽咪喜歡吃的tortilla皮也是這裡的特產食物之一。

~中南美洲~

*薩爾瓦多=朋友去過的地方

*宏都拉斯=朋友去過的地方

~非洲~

*埃及=朋友去過的地方

*甘比亞=朋友去過的地方

*賴比瑞亞=朋友去過的地方

*南非=朋友去過的地方

~大洋洲~

*澳大利亞=無尾熊和袋鼠的生長地

*紐西蘭=朋友居住的地方

~島國~

*馬紹爾群島=朋友去過的地方

*格瑞那達=朋友去過的地方

*聖文生=朋友去過的地方

QQ寶貝俏媽咪
QQ寶貝俏媽咪 2008-03-24 18:34:47 #143F
 

首先要謝謝doremi媽咪無私的分享,我常常在這裡和您家潛水,每次都有很大的收穫。

而現在我們也即將要加入您的家裡蹲幼稚園,目前正努力在整理和規劃手頭上有的資料和教具

doremi
doremi 2008-03-24 22:59:45 #144F
 

to:QQ寶貝俏媽咪~

好棒啊!又有一所家裡蹲幼稚園要開課了!

先預祝媽咪和寶貝玩的快樂

也鼓勵媽咪多多和大家分享

在家自學要多元化就是靠大家的交流

媽咪老師的創意靈感才不會斷喔~^^

doremi
doremi 2008-04-06 21:16:18 #145F
 

Project 19~培養國際觀(美國篇)

~所需材料~

美國地圖,相關的介紹資料,玩具車、飛機、船、貨車、卡車或相關的交通工具的圖片都可

~活動步驟~

1. 先學會拼好地圖,一邊拼一邊以相關資料介紹每一州。

 

2. 用拼圖玩分類遊戲。把五十州的小拼圖以顏色、大小、及第一個英文字母做為不同的主題,玩分類遊戲。這樣可以學習比較、認識顏色、及接觸英文。

3. 利用各式的交通工具教小朋友從那裡到那裡可以開車、坐船、或搭飛機,這樣除了增強地理概念之外,同時也可以順便讓寶貝認識貨物的運輸方式。

~我們的活動過程~

和小朋友一起玩這個拼圖真是勾起我許多回憶,雖然我自己去過的地方不多,可是有唸過美國歷史和地理,加上看過無數的美國廣告,教孩子們認識美國的同時,感覺自己也是舊地重遊呢!不過經由數次不同的地圖遊戲再次讓我看到,只要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他們的吸收能力是多麼的驚人。

我們第一次玩這個拼圖的時候,整個過程就是活動步驟一。當然他們不是對所有的介紹都感興趣,不過只要是他們喜歡的就會自己自動複習。像是阿拉斯加州的獨特文化~狗拉雪橇(dog sled),在Montana州出沒的大黑熊,加州的聖地雅哥動物園,還有小朋友最愛喝的牛奶竟是Arkansas州的正式州立飲料等都讓兄弟倆很快的就對美國文化有初步的印象。活動步驟二最主要是讓弟弟能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和成就感,而哥哥已經很會分類了,所以玩的更高興!活動步驟三算是複習對所學的一種好玩的遊戲,也就是從這個遊戲中我看到了兄弟倆驚人的記憶力。只要是他們喜歡的文化,他們不一定能正確的說出每一州的名稱,可是卻能毫不猶豫的把玩具或圖案擺到正確的位置,真的讓我自嘆不如!

分享美國五十州教學內容:

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145046,cid122565052.htm

睡眠一直不足
阿寶 2008-04-09 13:08:02 #146F
 

doremi好

上來給你拍拍手

真的很謝謝你

世界因你而更美麗

也上來好好的反省反省自己

並獻上我們滿滿的祝福

順便問一下你們家媳婦的條件

我想先幫我家女兒報名

ps.好想把alicia送到你家的幼稚園哦

或是去當童養媳也可以哦~

doremi
doremi 2008-04-09 15:23:35 #147F
 

阿寶媽~

妳實在是太可愛了啦!

妳是第一個要替女兒報名當我家媳婦的

而且還不計較當童養媳呢!

我真是太開心了

因為妳家Alicia真的活潑又可愛

完全是我家兄弟倆喜歡的那一型耶~ 和大家分享我教孩子的過程和心得~(文長)_147F_img_1

就不知道Alicia會不會喜歡跟皮蛋在一起ㄋㄟ 和大家分享我教孩子的過程和心得~(文長)_147F_img_2

還有謝謝媽咪滿滿的祝福

讓在國外的我們倍感溫馨^^

等我們回去玩一定要跟妳們約

好讓小朋友開始培養感情喔!哈哈哈!

doremi
doremi 2008-04-28 19:34:47 #148F
 

和大家分享我家哥哥和弟弟學做家事的過程~

Project 23: 學做家事

~所需材料~

做家務所需要的用品

~活動步驟~

1.一切從最簡單開始玩起

2.只要寶貝有興趣嘗試,都可以盡量安排學習以助成長。

~我們的活動過程~

其實兄弟倆很早就開始上家政課,他們都是從收拾自己的玩具開始。哥哥是約十個月左右可以邊爬邊拿東西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玩把玩具放到盒子裡的遊戲。這樣慢慢的教,等到一歲一個月,哥哥開始邊走邊帶跑的時候,他已經是個收拾玩具的高手了(那時剛好我也開始挺著大肚子,不方便彎腰或蹲下去收東西^^)!當弟弟出生之後,哥哥的家事任務除了收拾自己的玩具之外,還要當媽咪的跑腿及兼差當弟弟的臨時保母。這些事對一個不到一歲半的孩子來說並不難,只要放手讓他做,在事後得到的讚美與鼓勵會讓小朋友很有成就感,而且他會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做的更賣力得當(至少我家兩隻都是這種心態~嘻嘻!)。哥哥對照顧弟弟的事情很熱衷,所以是個很稱職的保母兼陪玩。也因為在照顧弟弟的過程中他嘗試去做很多事情,如幫忙拿東西和歸位(學習收納及歸類)、隨時報備弟弟的情況(練習言語上的表達能力)、甚至當弟弟的小老師(增進腦部分析解說的思考能力)等都讓哥哥從中學到了很多處事的經驗。就這樣哥哥磨練了一年多,等弟弟也約一歲半可以加入團隊,兄弟倆就一起嘗試更多的家務事了。

像是學用洗衣機自己洗衣服對他們來說,真的好玩又刺激。一來可以光明正大的拿板凳爬上爬下的,二來可以隨自己高興用丟的或塞的(再怎麼粗魯都沒關係)把衣服放進洗衣機裡。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真正的操作洗衣機和倒洗衣粉,這是很大人的舉動,讓他們很有成就感!之後晾乾和摺疊的工作他們也很樂在其中。我剛開始是把掉了不怕髒的襪子分配給哥哥練習夾和疊,之後等他覺得自己可以勝任,就教他如何整理自己和弟弟的衣物。輪到弟弟也要開始學的時候,哥哥也是照我教的方式教弟弟,現在只要兩個心情好,偶爾會從洗衣服到摺衣服全程包辦整理自己的衣物呢!其實在摺衣服的部份,我沒有規定他們一定要照我的方式摺。還有他們摺好的衣物我也盡量不重摺,除非真的還是一團球讓我不好放,那我就會告訴他們衣服要平平的才好放,看是他們自己要再重弄一次還是我可以代勞。如果怕他們把衣服摺的皺皺的,我會跟他們說,讓他們自己決定要不要改善。這也是一個教育他們自己要學習注重穿著儀容的好機會。幸好我家兩個還滿愛漂亮的,只要是會讓自己髒髒醜醜的事情,都會願意避免和改進。

除了玩具要自己收,自己的活動區域也要盡量學著去維持和保養。當小朋友可以墊腳把碗盤放到流理台上的時候(哥哥約三歲,弟弟約兩歲),每餐吃完把自己的碗放好就是最基本的善後工作(即使弟弟剛開始還太矮,我還是鼓勵他和哥哥一樣要把碗放好,現在長高了就會自己來了)。之後就慢慢擴張飯後自理的範圍到現在連洗碗都開始學了。還有,自己的房間也是要清理,所以他們都有自己專屬的抹布(還有分擦桌子的和擦地板的喔!^^),隨時想到就自己弄濕扭乾然後擦一擦。兄弟倆很喜歡拿著自己的抹布到處擦,因為每擦完一個地方就要把抹布搓洗乾淨,然後再重來。在這搓洗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明正言順的玩水,把抹布扭乾也是樂事一件!

要讓孩子學會自理,廚房的事情也要教。雖說廚房是危險的地方不宜讓寶貝靠近玩耍,但是只是一味的把危險事物隔離在外不是長久之計,教小朋友如何去操作和保護自己才是根本之道。所以兄弟倆先從洗米開始學(因為可以玩水),之後再學挑菜、切菜、和做菜。

另外,從超市買菜回來兄弟倆也都會幫忙拿東西,只要是他們能負擔得了的我都會給予重任。還有,現在天氣漸漸暖和,兩個寶貝也開始負責倒回收垃圾(回收紙和塑膠瓶)。總之,只要他們有興趣的我都盡量安排學習的機會,這樣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之心,同時也讓小朋友體會到大人的辛勞。不過學會做這些家事並不代表他們天天做(若真能不斷的做,我就出運了!^^),只有他們想到了才做,我也很少提醒(嘻嘻~有時我自己也會想省麻煩趁他們午睡時偷偷的做^^)。除了希望他們有自理的能力之外,教他們做家事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讓自己有生氣的理由。怎麼說呢?我發現在他們還不會自理的時候,我常會因為要幫他們處理善後而越做越氣,而且還會因此處處給他們設限,縮小他們的探索空間好讓自己省麻煩。後來想到我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既然不想幫孩子們善後,教他們自己去做就好了,這樣我就不會那麼易怒,而且也可以讓小朋友從中學習責任感。更重要的是,要減少限制才能有多一點的空間去發現新大陸。當然我現在還是要常常幫忙處理他們的一堆"不小心",但是因為小朋友已經有事先自己處理過了,我的部份就變的比較輕鬆。而且重點是,兩個寶貝不會每次闖禍就一副等著我來收拾爛攤子的模樣,這樣我就不會心理不平衡了。雖然為了不讓自己生氣我必須花時間教孩子很多東西,可是這些努力換來的是寶貝們的獨立、責任感、和對學習的熱忱,我覺得這樣就非常值得了。

附有照片的日記~

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145046,cid123356751.htm

doremi
doremi 2008-07-11 04:21:06 #149F
 

家裡蹲幼稚園滿一年喽!

時間過的真快呢!

這是滿一年的回顧

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145046,cid121986128.htm

以下是我自己對在家自學的體驗與感想~

7:00~8am 起床、吃早餐、盥洗、換衣服(媽咪做家事)

8:00~8:30 家政課(幫媽咪晾洗好的衣服)

8:30~9:00 全腦開發(玩Luk套書+背景音樂聽巴哈)

9:00~9:15 休息一下

9:15~9:45 數學(認數字)

9:45~10:15 自由時間(媽咪紀錄上課狀況、準備接下來的上課事宜、抓緊時間再做一點點家事)

10:15~10:45 英文課(玩字卡練發音、玩字母拼圖總複習、親子閱讀學認字+背景音樂改放莫札特)

10:45~11:00 休息一下

11:00~11:30 中文課(玩字卡、學注音、親子閱讀學認字)

11:30~12pm 體育課(晴天:踢足球、騎車;雨天:室內體能訓練)

12:00~1:00 親子烹飪(大家一起動手準備午餐+自己洗碗及餐具)

1:00~1:15 準備睡午覺

1:15~3:30 午覺時間(媽咪上網寫文章)

3:30~3:45 下午茶時間(媽咪為下一堂課做準備)

3:45~4:20 地理課/生活自然課(一起看世界小百科或生活小百科、玩其他相關輔助教材+背景音樂:輪流放不同風格的古典音樂)

4:20~4:30 休息一下(媽咪準備接下來所需的教材和用具)

4:30~5:00 音樂課/美勞課(認識不同音樂或藝術家、欣賞音樂或美術作品、學習音樂或美術基礎技巧)

5:00~6:30 自由時間(媽咪準備晚餐)

6:30~7:30 晚餐時間

7:30~8:00 自由時間+幫忙倒垃圾或摺衣服(媽咪做完家事)

8:00~8:30 外語課(親子閱讀認單字、用不同語言玩簡易認知遊戲)

8:30~9:00 全家歡樂時間

9:00~9:20 兄弟共浴

9:20~9:30 小朋友準備上床睡覺

9:30~12:00am 媽咪洗澡、上網、手寫日記、編排隔天課程、自修時間、及偶爾和爸爸看網路台灣新聞

這是我為第二學年所排的新課表,和之前排過的時間表大同小異。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上完一堂課就會休息一下,讓大家活動一下筋骨,同時也讓我有充分的時間準備下一堂課要上的教材。去年因為小朋友年齡還小,一般學習活動都不會超過十五分鐘(除非上音樂課),現在兄弟倆都大了一歲了,定力當然也大幅增加,要求他們一次坐滿三十分鐘,通常都沒問題。不過畢竟弟弟比哥哥小一歲多,所以只要看弟弟坐不住了,我就會讓他先離開上課的地方,等他想上課的時候再回來上。哥哥偶爾也會想要跟弟弟去玩,但是我會對他要求做事有始有終,就是把正在進行的活動完整的做完,再去找弟弟玩。像這樣每次專注半個小時,就一定要讓他們自由活動一下,才能再專心上課。其實不用我喊停,小朋友自己也會說想休息一下。不過不是我偏心,但弟弟就是明顯的比哥哥愛玩,所以如果是弟弟先提說想離開,我會鼓勵他再多做一點學習,等他再說想休息的時候,大概就真的是該停止的時候了。一般如果是哥哥說想休息,通常都是因為我們已經學習將近一個小時。其實我發現這樣上一堂就休息片刻的時間安排,也比較不會讓我懶散。因為我除了利用小朋友休息時間準備教材,同時也抓緊時間順便做家事,一直到小朋友睡午覺,才是我放鬆的時候。對我來說,這樣比較有一氣呵成的感覺。在實際的操作這個課表之後,我很快就抓到了新生活的節奏。有了固定的節拍,每天的生活步調就不需要一板一眼,可以非常有彈性又有規律喔。

以下是我們的生活節奏表:

*每一堂課=約30-45分鐘

*每堂下課時間=約15-30分鐘

*每餐用餐時間=約1小時

*午睡時間=約2小時

*下午茶時間=約5-10分鐘

*說故事&親子閱讀時間=30-45分鐘

*全家歡樂時間=約30-45分鐘

*沐浴時間=約20-30分鐘

*小朋友整晚睡眠=約8-10小時(加上午睡時間,一天睡約10-12小時)

*媽咪一天的睡眠=約6-7小時

這樣的固定作息,即使帶孩子們外出也不會變動太多。如果有出門,我們的上課的內容就是純複習,這樣就不會占用太多時間。如此一來,養成天天學習的習慣,大人和小孩也才不會常常有休假症候群的症狀發生。

學習科目的安排程序,很多專家建議利用早上頭腦比較清醒的時候,學習主科。另外,有不少研究顯示,長期邊學邊聽特定的古典音樂,可以讓學習提升效果。相信大家常聽到,把莫札特的音樂當胎教,生出來的寶貝會比較聰明。原因是莫札特的音樂整體來說,算是清新、活潑、有規律的,所以有助於腦細胞的活絡。除了莫札特,巴哈的音樂也被分析為有助於數學的學習。主要原因是因為巴哈的音樂從最簡單到最複雜的,幾乎每一段旋律都有同等數量的小節。基於如此,多放巴哈的作品當背景音樂,對小朋友可以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背景音樂的安排,我選擇上數學及全腦開發的時候聽巴哈,學習語言的時候聽莫札特。上地理課和音樂課就盡量安排聽和課程有關的音樂作品,上美勞課就依活動種類選CD,至於其他科目就看小朋友的心情喽。

在家自學的一大難題就是自律。在學校有老師、同學、和不變的課表讓小朋友慢慢養成自律,在家要靠的就是媽媽的決心。全職媽媽的工作內容包羅萬象,很多媽媽會因為要照料的事情太多,常常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我不算是個很自律的人,但是決定讓小朋友幼稚園在家唸之後,我的心態就完全改變了。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完全沒有後盾了,如果自己不教,等誰來教?去年還以為哥哥今年會上學,所以我只著重學校應該不會接觸到的東西。既然現在改變計劃,我的心情和心態就得有所調整。

這一年多來,我覺得在家自學要有效率,媽咪本身就真的要把家裡當幼稚園來規劃、經營。除了上課內容盡量效仿幼稚園的生動、活潑,時間上的規劃也最好是一靜一動(有上課就要有下課)。如果能在家劃分出不同的學習區域(有如學校裡的學習角落),小朋友就會更快進入狀況及專心學習。像現在客廳的大桌子就是我們主要的學習區域,我告訴兄弟倆,在這個桌子上只能做功課。如果想玩玩具,無論是什麼時候,都只能在自己的房間玩。要上美勞課的時候,我們就會到更寬大的餐桌上。有足夠的空間,才能盡情的發揮創意。習慣這樣的規劃之後,兄弟倆自己玩膩了也會自己說"我要做功課了!",然後相皆到功課桌上各自操作自己的學習書本或拼圖。把家裡的空間劃分清楚,除了讓孩子們慢慢學習如何讓生活井井有條之外,家庭的生活空間也可以回歸到原有的悠閒和清靜。不是每個全職媽媽都要這樣做才算盡責,但是如果有媽咪也想有效率的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與成長,可以試試以上的一些例子。雖然現在對兄弟倆的學習比以前積極許多,但是他們每天的笑聲與笑容還是我最重視的。兩人幼稚園的生活,快樂又充實喔!

(原作者於 2008-07-11 04:22:10 重新編輯過)

loly
loly 2008-07-11 10:27:09 #150F
 

doremi 媽

看到你的分享覺得你超厲害的 ㄧ人帶兩各小孩

雖然我現在放暑假 不過因為兼行政 所以中午前要待在學校

而且我只要帶宸宸一個 但是我都沒辦法像媽咪你這麼又計畫

又有規律 加上宸要四歲半才上幼稚園 之前兩歲半有上過一陣子

幼幼班 但是因為生了一場重病 所以就沒有上學 我也想要自己教

不過我大概也只有唸唸故事書而已 我要好好效法 不可以偷懶囉

布拉格真的很美 因為我和先生蜜旅就有去過 我家爸爸還說有機會要

再去呢 對了最重要是謝謝你的分享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