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本來無一物 2018-07-31 10:14:07 #91F
 

謝謝您,我知道的。 只是看多了很多分享都是捨財又得更大的財,總是會覺得,怎麼出發點一樣、做的事一樣,怎麼別人有好事發生,我就沒有。就像很多時候聽到有人分享助養兒童,多年不孕就突然懷孕。有人也是有助養,但肚皮依然沒消沒息。我還聽說有的人之前做奸犯科,金盆洗手後,就中樂透頭獎。不禁讓我深深感慨(望天) 不過長期下來,就看開了。如果真的是為了得到什麼好處才去幫助別人,早就做不下去了 很久以前看過一篇分享,單國璽知道自己得到癌症時,他一開始也無法接受,他覺得「他」怎麼可能會得到這種病,但經過禱告,他就悟了(看了太久,忘了內容)。那篇分享我很有感觸,世上沒有什麼絕對或不絕對,反正本著自己的原本的心意做事就對了。

GE723發表於2018-07-31 09:16:51在第88樓

行佈施心若有對價的觀念,心就很難得到平靜。
就像在我們身邊的人,若我們認為我對他很好,他對我不好,就容易心生怨懟。
付出不求回報很難,但我們可以先調整為,"沒有誰應該對誰好",
如果別人對我們好時,就會感到特別幸福,別人對我們不好也不會太失落。

因果法則是存在的,這世種下的善根,做的好事,這世沒收割,未來世還是會還給你的。

於2018-07-31 10:14:36 重新編輯過
GE723
GE723 2018-07-31 11:46:07 #92F
 

行佈施心若有對價的觀念,心就很難得到平靜。 就像在我們身邊的人,若我們認為我對他很好,他對我不好,就容易心生怨懟。 付出不求回報很難,但我們可以先調整為,"沒有誰應該對誰好", 如果別人對我們好時,就會感到特別幸福,別人對我們不好也不會太失落。 因果法則是存在的,這世種下的善根,做的好事,這世沒收割,未來世還是會還給你的。

本來無一物發表於2018-07-31 10:14:07在第91樓

看到您這段文字,不知道為什麼忍不住掉淚。

可能是因為有點不被理解的委曲,也可能是您的文字太溫柔。但後來仔細想想,應該是我覺得「來世」二字太虛幻

其實您說的我都懂,也了解,也能做到。所以....就這樣囉

 

匿名
本來無一物 2018-07-31 13:07:08 #93F
 

看到您這段文字,不知道為什麼忍不住掉淚。 可能是因為有點不被理解的委曲,也可能是您的文字太溫柔。但後來仔細想想,應該是我覺得「來世」二字太虛幻 其實您說的我都懂,也了解,也能做到。所以....就這樣囉  

GE723發表於2018-07-31 11:46:07在第92樓


拍拍!

我們都是來學習的,當人本來就不是來享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

時常觀照自己內心,清清心上的塵埃,正面思考的善循環會讓我們愈來愈好的。

adsnew

為何付出一定要得到回饋,這是我先生問我的

後來想一想,也是

佳園
佳園 2018-08-02 05:10:43 #95F
 

記住這個沒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匿名
唸經人 2018-08-03 06:03:43 #96F
 

淨空法師:有不少人以為每天把經念一遍叫受持,那是完全錯了

在《金剛經》裡面能夠『受持四句偈』,四句是一首偈,《金剛經》上任何四句都叫一首偈,並沒有指定哪四句。也就是說,當你在讀誦這部經的時候,你與哪四句有緣,你很喜歡,你下定決心要依教奉行,這叫做受持,是真的接受,真的要這麼做(實踐)。四句是一首偈,兩句是半偈,半偈一句說實在的話都是一生受用無窮。果然認真受持而不失掉的話,半偈一句都能證果,都能契入。你要問為什麼?因為一即一切,這是它真正的原理。一切即一,所以任何一句、兩句都可以。

「四句偈等,極言持說極少之經,尚福德勝前,則持說全經,其福更勝,不待言矣。」那還用得著說嗎?「受持,則能自度」,受持意思前面都說過,決定不能忘記,決定不能錯解。學佛的同修,有不少人以為每天把經念一遍,這叫受持,那是完全錯了,那個只叫讀誦,不是受持。讀誦的福很小,因為你讀誦還是有為法,受持才能轉境界,才能把有為轉成無為。受是完全沒有懷疑,沒有夾雜的接受了,完全接受。

接受之後就完全照做,譬如前面講的兩句,半偈,「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是半偈,兩句,你真的明白,我真的照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真正在學不住,學無住。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也好,待人接物也好,認真的去學菩薩的六度。認真去學,盡心盡力去學,那叫生心,這才叫受,這是受字的意思。持,永遠保持而不失掉,所以持就是相繼的意思。受,在淨宗裡面講,就是淨念,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淨念相繼」,淨念相繼就是此地受持的意思。你看淨,淨就是無住,有住就不清淨,應無所住就清淨。念是生心,相繼就是持,保持而不失掉,這樣能自度。

「為他人說」,隨時隨地真誠、熱心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他喜歡聽,給他講,不喜歡聽,也給他講。給他講了他罵你,罵你也無所謂,佛法當中常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聽進去,阿賴耶識裡落印象,那個印象他不會去掉的,這就是你把佛法真正介紹給他。他這一生不相信,那個種子永遠不會消滅,說不定來生來世,後生後世,他這個種子起現行,起作用,他發心學佛。

所以種子可以在這一生種,不一定在這一生成熟。很歡喜接受的,這一生有成熟的希望,不願意接受的,這一生不能成熟,我們曉得後來會成熟。這一生他罵你,到後來他會感激你,幸虧你在這一生給他種了種子。所以為他人說,則能度他。

「自度度他,是菩薩行,故福德極大也。」自度度他裡面,為他人說只是言說,言教,而自身受持,諸位要曉得那是身教。你自己這樣做了,做給別人看,讓凡夫看到佛菩薩的生活,怎麼會不羨慕?怎麼會不歡喜?我們跟人家說佛法,人家不肯相信、不肯接受,原因在哪裡?我們沒做到。你勸他,他一看你學佛學這麼多年,還不是一天到晚生煩惱,我們就沒話好說,沒做到。必須自己先要做到,自己的生活確實幸福、快樂、美滿,表現在外面,最低限度,佛經裡頭講的法喜充滿,一天到晚歡歡喜喜、快快樂樂,人家看了才羨慕。

如果你學佛,學得一天到晚愁眉苦臉的,人家一看你這樣子,佛不能學,你看學成這個樣子,那還能為人演說嗎?可見得受持不但是自度,自度是度他的根本,這個要知道。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叫你自己鄰居、你常常接觸的人,看到你跟別人不一樣,你一天到晚歡歡喜喜,快快樂樂,只要有這個表現,你不去度他,他就來找你。

摘自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三十三集)  1995/2  

美國聖荷西  檔名:09-021-0033

於2018-08-03 06:03:57 重新編輯過

請問,有人願意一起討論佛法嗎?

看了有時候有心得,想跟人討論

匿名
本來無一物 2018-08-03 13:13:58 #98F
 

請問,有人願意一起討論佛法嗎? 看了有時候有心得,想跟人討論

為何付出一定要得到回饋發表於2018-08-03 08:36:28在第97樓


可以在這版,或是開版討論,相信大家會很樂意分享的。

我有個疑問,為何學佛人或高僧大德,都比較清苦?以苦為戒不是太辛苦了,曾經聽說真正修為的人

是沒有帶任何東西來投胎的,什麼財庫啊、人緣啊,都沒有,來這世界只是過苦日子,倘若連日子都沒有法過了,修行的日子不好過啊,最近看一些文章與故事,有修為的人都過著清苦的日子,想起來就覺得難過....

雖然然錢財會令人著迷,失去了道心........

 

於2018-08-06 08:13:43 重新編輯過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投票趣

母親節最想聽到孩子跟你說哪句話?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