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高疑惑任你問!醫師專家線上來解答~

達達馬咪
達達馬兒 2022-03-22 16:06:47 #11F
 

舉手!舉手!選我選我~~

我有聽過長高跟「生長板」息息相關,想詢問生長板閉合有一定的時間嗎~

有什麼是可以延後他閉合的時間,讓身高繼續成長呢??

啾啾bob
啾啾bob 2022-03-25 14:10:43 #12F
 

醫師,您好

我家的兒子與同年齡相比身高偏矮,但因為他很愛打籃球,很希望身高可以高一點

從朋友那邊聽說可以喝中藥之類的改善

想問問醫師喝中藥有用嗎?

森林木
森林木 2022-03-25 14:34:34 #13F
 

家裡有兩個孩子,兒子15歲、女兒12歲

妹妹的身高明顯比哥哥高很多~

想問問男女的身高成長暴風期是不是有所不同嗎?

奶睡寶貝
奶睡寶貝 2022-03-25 14:36:43 #14F
 

我跟先生都很矮...

如果身高的最大因素是遺傳...

那我的孩子還有什麼後天可以補救的嗎?

grace!
grace! 2022-03-27 16:53:52 #15F
 

小朋友常常說腳痛膝蓋痛不能走路是什麼原因呢?之前有去檢查也都正常,但是時常就說痛不舒服,是在長高的意思嗎?

我家孩子和同年齡小孩比矮小許多(小一),請問需要去醫院照骨齡看看嗎?
目前早晚我會特別補充鈣片和牛奶2杯,想問醫生還有什麼是可以天天補充的呢?
 

BabyHome官方小編
BabyHome官方小編 2022-05-06 14:01:35 #17F
 

@小屁桃pp

黃世綱醫師答覆如下:

  • 造成疼痛的原因很多,若是疾病所導致的疼痛,往往會發生在同樣的位置,外觀上,也可能會觀察到腫脹等狀況。而您孩子小腿疼痛的位置不固定,疼痛的時間也不固定,若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孩子仍能正常上體育課,行走時也沒有跛行的狀況,那麼,大概就不是病理性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您所說的「成長痛」喔!

 

  • 成長痛的位置大多在大腿、小腿或是膝窩附近,其有兩個最重要的特性:「一段時間後,症狀就會消失」以及「不會影響孩子正常的活動」,以上兩個原則供您參考,若症狀持續讓您仍不放心,也建議讓兒科醫師當面評估一下。而當疼痛發生時,按摩、熱敷及伸展都有助於疼痛的緩解。人對於痛覺的敏感度不同,心理因素也是造成疼痛敏感的原因之一,爸爸媽媽邊幫孩子按摩邊跟孩子聊聊天,也能減緩孩子疼痛的感受。

 

  • 至於牛奶。的確是很不錯的蛋白質與鈣質的來源,然而,兒童成長階段的飲食重點在於「均衡」,均衡飲食的方法,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 ─ 我的餐盤」網站,內有詳細的介紹。

 

 

>>更多資訊可查閱黃世綱醫師BabyHome專欄:https://bbho.me/syoLIq

BabyHome官方小編
BabyHome官方小編 2022-05-06 14:04:01 #18F
 

@肚妮

黃世綱醫師答覆如下:

  • 成長的過程中,攝取足量的鈣質是相當重要的,一般建議從天然的食物中攝取足量的鈣質即可,每天早晚一杯約 250 mL 的鮮奶,一天約 500 mL 的量,配合均衡的飲食,就能讓孩子得到足量的鈣質。若孩子有乳糖不耐症,喝完牛奶後肚子都不太舒服,則可以從選擇起司、優酪乳、或無糖優格作為鈣質的來源。是否需要額外透過鈣片來補充,則依據孩子的飲食習慣而定。

 

 

>>更多資訊可查閱黃世綱醫師BabyHome專欄:https://bbho.me/syoLIq

BabyHome官方小編
BabyHome官方小編 2022-05-06 14:06:34 #19F
 

@希望小孩又高又壯

黃世綱醫師答覆如下:

  • 透過轉骨與中藥來讓孩子成長得更理想,是上一代流傳下來的觀念。以往孩子生得多,加上物質與經濟條件不如現代富裕,每個孩子能分配到的食物可能僅足以果腹而已,所以,特別注重兒童成長狀況的家庭,就會在孩子青少年的成長階段,多給予一些營養,「進補」、「轉骨」的這樣的概念也應運而生。

 

  • 不過,隨著經濟條件逐年改善,現在孩子所面臨的問題,倒不是營養不足,而是營養過剩加上營養失衡,傳統的漢方轉骨方是否能應用於現代社會的孩童,還需要多跟專業的中醫師諮詢。個人不建議購買來路不明的轉骨藥方,長期需要進到孩子身體裡的藥材或食補等,還是需要找專業的中醫師把關喔!

 

>>更多資訊可查閱黃世綱醫師BabyHome專欄:https://bbho.me/syoLIq

BabyHome官方小編
BabyHome官方小編 2022-05-06 14:08:15 #20F
 

@圓臉大頭媽

黃世綱醫師答覆如下:

  • 孩子有持續長高,加上身高在正常範圍,大概就可以放心一半了。

 

  • 不過,「體重都沒有增加」這點倒是讓人有點擔心,臨床上,也有不少會讓孩子體重遲滯的疾病,例如:甲狀腺疾病、發炎性的腸道疾病,甚至是慢性的心肺問題。儘管您的孩子平時活動都沒有大礙,我建議還是要讓醫師評估一下比較好,畢竟過瘦的孩子「體重都沒有增加」這樣的狀況實在有點不尋常。找醫師評估之前,請務必準備好孩子過去1-2年的體重與身高記錄(可以跟學校保健室申請),讓醫師能完整掌握孩子的體重變化與成長狀態。

 

>>更多資訊可查閱黃世綱醫師BabyHome專欄:https://bbho.me/syoLIq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