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要求會讓老師感到不舒服嗎 ? 也算是恐龍家長嗎 ?

豬仔弟
QQF 2014-10-23 10:09:31 #
 

Bay媽

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覺得你是一個很棒的媽媽,也很欣賞你不吝於分享你自身的教養經驗,不會流於說教指正,每一次的回文真的都正中我心懷,讓我深切去思考下一步的路該怎麼走。

其餘有意義的鼓勵與批評的回文,也都讓我體認到以後我要面對的問題,像是不認同我作法的媽媽,我從他們身上看到我孩子將來可能要面對的同儕壓力。

Bay媽說的學區問題,我深有同感。

學生時代我曾經當過私人家教,對方孩子是台北東區的明星小學,

對方父母是企業界的知名人士,學校裡的家長們各個都是相當有來頭的政商第二代,

每次我去接孩子時,總是聽到在相互比較家裡有甚麼,

像是我家有遊艇,我家有飛機,我們暑假去歐洲住多久,

再來就是批評嘲笑課業成績較差的,所謂的差是考試成績不到96分,92分已經是全班倒數第二名。

可以想見孩子在那邊所承受的壓力。

再來就是bay媽說的「好老師」。

我孩子三歲時遇到一位老師,三天兩頭對他咆嘯,好幾次我去接孩子都被她突如其來的獅吼嚇一大跳,雖然她也不是只有吼我孩子,雖然她是很多家長跟我推薦的好老師,但是我覺得不適合那個階段的他,就轉出了。

當時每一個接觸過我孩子的治療師都反對我的作法,覺得我剝奪他體驗社會情境的機會,但是我真的覺得那老師不適合我孩子,所以毅然決然帶回家自己教。

三個月後,我孩子變了,不會橫衝直撞,認知也變好了,語言更進一步了,也不再做惡夢半夜哭喊,那些治療師也很驚訝,而他們都是風評很好的老師,很有經驗的老師 ( 我挑老師很龜毛 )。

現在這位導師,也是幼稚園風評最好,有好幾年教學經驗,國立大學相關科系畢業的老師,我也聽過好幾位家長讚賞她,我雖然覺得她不好相處,但是我和先生其實都是一直肯定她的,甚至打定主意要念到畢業( 還有兩年 ),但是連要跟老師討論孩子的事情都已經在我心裡產生莫大壓力 ( 我想對她而言也是 ),於是我們心理漸漸動搖,真的要撐一年嗎?

開學前我開誠布公的跟學校坦白孩子的狀況,

我也把特教學校的學習評估報告 ( 很仔細 )提供給目前的學校,

學校也願意接受,那應該是比較能夠在遇到問題時可以讓我討論的,

結果也不是,老師不認同前一個學校的評估,這是後來才知道的 ( 參觀校園時只能跟園長接觸 )。

至於bay說的homeschool,

我以前超級想的,從我沒結婚前就在關注這方面的資訊,

七八年來,台灣在這一塊的資源依舊非常非常少。

就連台北市,在家自學的父母要申請文件和走程序,都會被教育局官員和學校刁難,其他外縣市更是,

現在台灣在家自學的父母比較多了,施壓給教育部,現在才要頒布一個法令,全國統一程序,但是也還沒開始跑的樣子。

再來就是台灣在家自學的部分,仍舊受限於很多規定,像是你一星期最多只能有幾堂課請老師,每隔一段時間要回去學校接受評量測驗等。

另外就是台灣這部分的人數仍舊是非常少,甚至多半是基督教團體做得比較多,因為他們比較容易聚集人,所以如果在家自學,團體生活這部分可能會不足,還有學校生活有它難能可貴可以觀察小型社會的機會,尤其是脫離家長目光時,小小人彼此間最直接的你爭我奪,搞個小團體,使個小手段,今天吵架明天和好等等互動,是在家自學的孩子比較無法去經歷的。

然後就是不夠穩定的孩子在家自學帶給父母的壓力,

看別人那樣很好,但是變成自己要一整天都在面對同一個人時,跟老師面對同一群,又是很不一樣的感受。

說實話,我辭去工作在家的這五年,我竟然懷念當老師的日子(以前曾經覺得很苦),尤其看到台中的老師跟台北比起來,好威阿!

不然屏除這些不談,其實我孩子在一對一的學習上,效果最快最好。

這就是抉擇之難。

對了 ! 在家自學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考量的是,父母只有一方可以工作,如果你被發現有在家接案做些兼職,可能會被取消資格,在這種情形下,經濟來源是單一的,萬一哪天工作的那方發生意外無法工作,家裡會陷入困境,孩子也會突然被迫立刻轉入體制,這些也都是必須先想好的。

 

 

 

 

(原作者於 2014-10-23 10:20:03 重新編輯過)

豬仔弟
QQF 2014-10-23 12:15:57 #
 

elegraphy

 

我可以理解妳現在的處境,我覺得妳讓大寶先離開你身邊是最好的做法。

媽媽一定要休息,尤其是全職媽媽,不但要休息,還要有時間做些跟孩子老公完全沒關係的休閒,那是屬於你自己的快樂時光,如果你有這樣的快樂時光,就會更理智更有耐心。

我想妳的憂鬱有很大原因是沒有人幫你分擔,看能不能找個助理幫妳備餐、打掃、陪孩子玩或是講故事,美國不是還滿多學生會去做類似這樣的家教工讀嗎?這是以前一個從小在美國生長的華人媽媽告訴我的,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地方都這樣。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覺得兩歲多的孩子情緒起伏不穩,跟他腦袋發育了,開始學習生活周遭,漸漸要脫離baby的階段有關。

這是一個相當混亂的階段。

妳感覺他好像開始懂事了,也會跟妳爭執,會反抗,甚至開始頂嘴,無所畏懼的表現他的自主性,

但是明明就是個不太懂的小小人,還一直要據「理」力爭,

而他的「道理」和成人世界的「道理」又是有很大的衝突,

看著那個小小的身軀,以各種幼稚的行徑做各種天馬行空的對抗,

真的讓人又氣又好笑。

夜深人靜想起白天的混亂,常常讓我不知道要生氣還是要笑,想著想著就把它紀錄下來。

我的心得是,如果妳有餘力,盡量找出他暴怒的原因,

其實小孩生氣都是有原因的,但是困難的地方就在於,我們往往不知道原因。

因為他們還小,表達不好,甚至表達不出來,或是認知連結出現錯誤,

這個錯誤往往跟他才開始認識這世界,人生經驗不足,無法完全理解有關,

也可以說是未開竅,然後他又表達不好,於是他就用最原始的方法表現。

這個成長過程是很複雜的。

我孩子差不多快三歲的時候(語言還不好),有一回在公園玩得很開心,突然指著遠方的箱子問我那是甚麼形狀,我看了一下說「正方形」,這時候他突然暴怒大叫「不是」,我當時正在整理東西,又回頭看了一下,然後回他「對啊!那個箱子就是正方形阿」,這下可不得了,他更生氣的大吼,並且不斷說著「不是不是」。

 

這時候我只好放下手邊的東西靠近他,試圖擁抱他讓他安靜,但是他很生氣把我甩開,我心裡疲了(因為這種情形已經持續好一段日子,一天要給我來個五六次不嫌多),我很無奈的承受著外人異樣的眼光,然後無力的望向他說的那個箱子,就在這時候我發現剛剛他的視野正好被我的背包擋住一角,所以那個我所認知的正方形,看在他眼裡是三角形,而那個階段我又正好在教他認識形狀,所以他有了認知上的衝突,於是他情緒就崩潰。

妳看了這段之後,或許會覺得問題很嚴重,

但是這階段我遇上一個20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她很有智慧,很有耐心,是我所不及的。

她不斷跟我強調,找出原因,就會發現問題變小,甚至不是問題,只是一個過程。

不要總往負面想,外人可以下個定論說他有暴力傾向,說他情緒障礙,說他家教不好,說他腦袋有問題,

但是媽媽不可以有這種心態。

他要我努力在每一次的暴怒中,仔細觀察周遭環境,想想前因後果,

如果當下無法或是沒有時間分析出來,妳就先轉移她的情緒,例如拿其他東西吸引她等等,至於這些方法怎麼操作也是有學問的,我常跟那老師討論很多,也觀察老師怎麼做。

如果你找出原因,當然就要想個辦法去破解它。

像在處理類似的事情,我就要意識到,不要在第一時間反駁他,

不要理所當然的用大人的道理和眼光去說他,

我改成用問句,

他問我是甚麼形狀,

我就假裝沒看到,

反問他「甚麼形狀阿?」。

發現他講錯了,也不要當下指正他,

再找生活中的機會去教導他認識形狀,

例如指著前方教堂的屋頂說「哇! 那個三角形的屋頂好漂亮喔」

諸如此類的作法天天操作,

他的認知連結越來越好,

漸漸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而在他成長的過程裡,語言認知情境越來越好,

一次又一次暴怒的情況越來越緩,

這個情緒不是病,是他的天生氣質,

他就是急性子的人,

只是還小,用最直接的方法去反應。

我們要引導他的就是用社會普遍能接受的方式去表達,

不管對方是不是可以接受,

至少人家只是覺得妳生氣了,妳反對,但不會覺得妳精神有問題。

生氣的衝突有時候也能將問題突顯出來,有些性子烈的人反而人緣很好,組織能力很強。

所以怎麼生氣也是有學問的,不是個性溫和才是好的個性。

再來就是,在這過程裡,我們發現他的思維模式和一般孩子的確有不同之處。

而且孩子是白紙,不會預設立場,看到甚麼說甚麼,

我們常常發現他總是能觀察到一般孩子觀察不到的細微不同,甚至大人也沒發現的地方,在這過程,他一次又一次的被誤解,心裡也產生很大的衝擊,所以他的教育之路是不好走。

但是我必須說的是,我在這邊提及的情境很有限,就像我前面提到穿鞋子的事情,只能呈現一條線路的因果,可是事情的原由是多面向的,觀察孩子生氣的因果也應該是要多面向的,這個就只有在現場才能知道。

我只能分享一種心情罷了。

另外你說的隨波逐流這一塊,也正是我們目前內心最煎熬的地方。

以當前台灣的普世價值而言,所謂的團隊精神就是跟大家一樣,妳不一樣妳就是不合群。

所以,大家都訂營養午餐,妳的孩子吃妳做的便當,就會有家長說妳不合群。

台灣的營養午餐不但不營養,而且難吃又髒,校長和廠商勾結的情況很嚴重,可以搜尋一下新聞。於是妳孩子的健康妳無權把關,只能交給學校去定生死,這一吃就要吃到18歲,包含幼稚園。

明明營養午餐是為了方便職業婦女,不然以前我們小時候全班九成同學都是吃媽媽的便當不是嗎?

然後,幼稚園妳如果讓孩子念半天,也會有家長說妳自私不顧其他孩子的感受。

我們小時候幼稚園不是也分半天全天嗎?那時候半天都是少數,因為多半回家都有爺爺奶奶照顧,現在只是社會型態變了。

而且另一方面是幼稚園的經濟考量,因為少子化,他們又想賺更多,這是不可說的秘密。

我從小是念公立小學、國中、高中,也非明星學區,接受的是很傳統的教育,老師對我們是又打又罵,但是我一路走來,其實遇過很多老師並不是採取完全統一的硬性做法,反而有去考量個別差異(我前面的po文都有說,就不贅述了)。

不公平嗎? 會讓其他孩子有樣學樣嗎 ?

我覺得這就是當前教育最須要去深思的地方。

舉例來說,為什麼妳的孩子看到別人念半天也會很想回家,因為他在這間幼稚園不是那麼開心,所以他根本不期待下午的時光。

還有幼稚園允許家長陪讀幾天,這個也會勾起其他孩子想媽媽的情境,但那也是意味著妳的孩子還不適應這學校。

我們念過的三間幼稚園,有的孩子中途接走去上課,有的媽媽會進班看,有的只到中午,這些我也都做過,但是班上孩子並沒有出現焦慮不安等情況。

以前我們念小學,學校有提供安親課輔。

有的人參加,大部分的人直接回家,沒參加的人一直在想他們好好喔 ! 有點心可以吃,下午都在做甚麼阿!還可以留在學校盪鞦韆。

參加的人也覺得我們好好喔! 都可以直接回家,可以看電視出去玩。

在安親班,在班上,或是在家裡,有的孩子會去爭論為什麼我要寫那麼多評量?別人卻不用。

為什麼他考70分老師稱讚他,我考80分老師要我再加油,又給我出其他作業等等。

這種無止盡的比較是孩子的天性,也凸顯這樣的孩子對自我要求低,學習企圖心比較薄弱,沒有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缺乏自發性的向上心,只喜歡往下比,對人生的方向感掌握得必較不好,非常容易被影響。

有些事情跟別人不一樣與合不合群無關,像是出了社會,中午吃飯沒和大家一起訂便當,跟合群有關嗎?

孩子的特質是家長要去努力激發的,如果連家長都一直幫助他們去跟別人比較,妳的孩子永遠在比較中得到滿足和挫敗,因為人生是不可能追求絕對的公平的。

至於elegraphy妳說萬聖節的部分,我沒有點進去看文章。

但是我對於台灣的學校現在弄了越來越多的節日,的確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現象,我還看過幼稚園帶著去商家要糖果。

有時候我會想,孩子會不會以為這樣跟別人要糖果是應該的阿!

當然這是要看整個過程才知道。

也有想過,以後學校都在過這種節日,我們要準備甚麼?

當然甚麼都沒準備,可能會讓孩子心理受到影響,

但是我覺得不須要擴大這種解釋。

所謂的兒童心理學,有時候似乎也會過度去放大問題。

回想我們小時候,學校也常常要我們回家帶個東西來做勞作,

而且都是今天講,明天就要帶。

那個時候的父母才不會像現在這樣照顧孩子,

去到學校也要常常面臨別人都有,自己沒有,或是準備得不夠好的窘境。

可是以前同學間的比較氛圍沒有這麼嚴重,我們也可以體諒父母沒有錢,

拿不出某些東西,這種體諒是現在的孩子比較缺乏的,也是當前教育的問題,

再來就是有些大人的心態也是一直在比。

不然的話,學校弄個節目玩玩,我們準備個便宜的小東西,玩玩就好,也不是甚麼大問題啊!

elegraphy 妳知道嗎?

最近日本公布了一個法令,明文禁止父母幫孩子做卡通便當。

因為日本媽媽幫孩子做卡通便當,已經讓孩子在學校嚴重相互比較,

同學會去嘲笑別人的卡通便當很醜,進而形成排擠嘲笑,

然後變成霸凌。

家長間也會因為某人的媽媽比較不會做卡通便當而形成一種嘲弄的氛圍,

加深了學校的霸凌問題。

這個凸顯他們的教育和社會都出了嚴重的問題。

連這個都要立法去禁止,將來是不是要立法禁止媽媽不准幫孩子做衣服,作包包。

我聽日本留學的朋友說,小孩在幼稚園念書,所有的媽媽都會幫孩子親手縫製便當袋,妳有沒有親手縫製,縫得好不好,關係到妳的人際,妳孩子會不會被瞧不起。

妳不覺得很可怕嗎?

日本人的「合群」發揮到這種程度,只要妳跟大家不太一樣,妳就會被貼標籤,甚至變箭靶。

他們整個社會就像是一個超大的壓力鍋一樣,

變態的社會案件層出不窮,卻不反思他們的民族性,不從教育著手。

所以想想台灣有這麼多人「不合群」,某種程度來說,也不完全是壞事阿!

 

我就說到這邊了,我竟然一整個上午在回你們,許多事情都沒有做,不聊囉!

(原作者於 2014-10-23 12:22:55 重新編輯過)

豬仔弟
QQF 2014-10-24 00:58:42 #
 

Bay 媽我很羨慕妳,遇到了解孩子的老師。

不過你提到專業老師這部份,其實我覺得就算是專業的老師,也會因為個性和人生經驗有很大的差異。

上面有媽媽建議我申請特教老師進學校,但是我們才剛從特教體系轉出來,轉出來的原因是孩子出現很糟糕的反應。

這公開的版面我就不談了,因為全力支持特教的媽媽尤其是某位治療師,

常常在bbh說著「你這樣就不治療了嗎?」「你正在耽誤孩子」「為什麼別人不會就只有你家的會」......

而且我遇過的幾個特教老師都好權威,還有些是照書教,又不聽我講。

我並不是說特教老師沒有用,而是他們有時候比一般老師更不願意和家長討論,

我兒子遇過好幾個治療師和特教老師都有被他們誤會,

然後他那時又表達不出來,結果每次都形成激烈的衝突,

這些衝突並沒有隨著上課次數的增加而漸漸減緩,

反而是越來越激烈,

最後他乾脆放棄一切反抗,隨你便。

因為他根本就被誤會,不然就是他誤會老師的意思......

我跟老師提起,他們都覺得你的孩子已經這樣了,

你還要繼續用你的方式教育嗎?

我兜了一圈就先轉出自己教,但是自費找了一個看得清我兒子的老師,

我有想不通的地方就問他,幫助很大。

所以我們幾乎沒有上什麼治療課。

直到他進步到某種程度時,我又我再一次使用特教資源。

這一次是真的有幫助,但是更權威了,所採用的作法有時候挺激烈的。

而我說的意見他們有九成不採納,所以我只能配合。

孩子從中學到很多,但是幾個月後開始出現不尋常的反應,是很糟糕的反應,

最後我們是離開。

一離開到一般學校,一切都更好,就學習的思維上須要協助 ( 這點我自己做就有效果 )

如果是跟政府申請特教老師,遇到不合適的,我總不能退貨,

如果這特教老師又不願意在某種程度上和家長協調一下,

又一直堅持他的作法,如果他是誤解,又不參酌我的意見,對我的小孩是更大的干擾,對學校生活也不會有幫助。

變成我們一直順從老師的作法,但是結果最後是我們和孩子去承擔。

也因此,我之前才會問你,在美國的特教,會允許家長發表意見嗎?

現在我只能利用上小學前的這段時間,自己抽空幫助他學習,

然後再看他的情況,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

至於你說的大人情緒對小孩影響的部份,的確是。

但有時候是天生氣質,而這天生氣質當然也是遺傳,像我兒子就是阿。

而外人永遠把這樣的孩子與父母畫上等號,卻常常忽略這樣的孩子跟一般孩子一樣,

在學校是看到什麼都學,尤其是他們對情境的解讀比較弱一點,學校的氛圍對他們影響更大,

這些應該都是很多父母也很頭痛的。

可是他們火爆又直接的反應常常被擴大解讀,

但是對於其他孩子的不當行為卻用很寬鬆的標準去看待。

有時候我覺得這樣直白的孩子很可憐,他們只是缺少了點手段,直來直往變成焦點。

對了,說到這個變成焦點,也曾經是讓我兒子情緒難以承受之處,會變成他的爆點,

有些知道我兒子的家長,不管是關心也好,看笑話也好,那種過度的關注和圍繞,

都是造成他不安和不解的來由。

我後來採取的作法就是不再去跟別人討論小孩的事,

除非我覺得對方合適,鄰居更是不可能提及。

我都用開玩笑的方法帶過去,或是我在修理孩子,妳們少管閒事的表情,

一段時間後,他不再因此而發狂,反而泰然自若的與人交談甚至上台表演,

這時候我想到童星的求學歷程,真是不簡單。

豬仔弟
QQF 2014-10-24 10:28:01 #
 

昨天很晚了,我忘了跟Bay媽說,你提到的大人情緒影響小孩這件事,

也正是我之前離開好幾位治療師的原因。

以我們媽媽的心情來說,尤其像我這種24小時全職,而且完全沒有人幫忙,

就這樣連續過了四年多之後,面對小孩的一切,我們都有情緒崩盤發飆的時候。

雖然在嬰兒時期,就知道孩子是這種性子,但是照顧者終究會累的,還要面對家人的不當處置,

面對家人一直以來對孩子的否定,越講越難聽(雖然沒有惡意),所以情緒有時也會失控,

但是我反而覺得爸媽反而反省得比特教老師多,會一直去修正。

而我遇過好幾個特教或是治療師,在他們與孩子相處的過程,有時我也看到他們的疲憊與瓶頸,

甚至有個治療師是帶著盡量壓制的怒氣在跟孩子互動,從眼神和肢體嘴型都可以感覺出來,

小孩也感覺出來了,

想當然這種互動的過程相當激烈,

出了教室他們下的結論常常是「你現在就讓他這樣,將來還得了.......」

他們怎麼這麼容易去斷定一個孩子的將來呢 ? 他跟我們還有其他人相處,常常不是這樣的。

剛剛我也看到特教老師或是治療師的不知所措,人非聖賢嘛 !

但卻都很單一的把問題推到我兒子和家長身上。

在這樣的心態下,孩子與老師間的衝撞都沒有減緩的趨勢。

後來我換老師,雖然剛開始也是激烈哭鬧,但是孩子卻很喜歡去上他的課,

漸漸問題就變小,很多個月過去了,我已經沒有再聽過嘶吼哭鬧,

還很會跟老師聊天。

然後在這教養的過程中,檢視自己的成長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有幫助的,

我在還是國中生時,就開始去思考家裡的事情,我還曾經停學一年,去找某位親人,

只是想釐清家裡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

所以後來面對孩子,有時候是用一種理解的心情去看待。

遇到不錯的老師,如果他有時間,也認同追溯自我成長有助於教育孩子的話,有時會願意聽你講,

也會給你意見,就不會一直朝著孩子被家長寵壞的觀點去思考。

不過就像我說的,孩子的事情,尤其是家裡的事情,我通常不太跟其他家長聊太多,

尤其是那種很會給妳建議指教,但是卻很少分享自己經驗的人,或是分享得很表

層,卻對妳的故事感興趣的人。

最後幾乎都會演變成,對方用一種高姿態去教導妳,建議妳該如何做?而且是以一種成功者的姿態,其實這也是一種欲望的抒發。

像我就曾經遇過一個家長,跟她聊了我的原生家庭之後,她很熱心的介紹書給我看,介紹團體給我參加,雖然我沒去,但是我覺得她是好意。

不過漸漸的我發現其實心裡尚未找到出口的人是她,沒辦法平靜的人是她,

只是藉由不斷的去建議別人來抒發自己的情緒。

對方不斷的要我面對自己,然後下個結論「我覺得妳還是沒辦法面對妳的家庭」。

突然間,我才意識到,她根本沒有跟我分享多少自己原生家庭的經驗,但卻一直不請自來當起我的老師。

接著我也發現孩子有特殊情形的家長,比較會有這樣的特質,

陷入了「過度關注問題,以至於使問題失焦」的情形。

特教老師或是治療師也是。

在bbh更多這類型的人。

所以有時候我反而會刻意去教觸不了解我孩子的家長,

帶孩子去接觸各個不同領域的老師,不要一直侷限在治療課程,

因為我的孩子不是中重度的,智力也沒問題,

我覺得多方接觸之後,才能夠跳脫出來。

很多老師都說我會害了孩子,很多這圈子的家長也很不認同我這樣做,

但是我有看到不少成功者的經驗,就去學習嘗試,至少他是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去啊。

Bay媽謝謝妳持續關注這個版,

不管你是怎麼想我這個人,

但是你的每一篇分享都帶給我很清新的感覺,

對我精神上和思考後路很有幫助,

因為妳比我有智慧,

我也希望漸漸可以做到像妳這樣輕盈,

謝謝妳這個短暫停留跟我分享的路人甲。

豬仔弟
QQF 2014-10-27 12:57:13 #
 

回應  elegraphy

最近我有計畫要去做,平常也很少會上來聊天,大概很久才會來看看了。

不過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去搜尋自己寫過的文章,如果你有感觸,想寫就寫,不用去在乎太多。

你提到的產前憂鬱、產後憂鬱,其實我很不喜歡這個詞,除非真的是因為身體造成了痛苦,進而影響到心理,我覺得才須要去求助醫生治療,不然應該去找出造成憂鬱的原因。

找出了原因,解決它,憂鬱自然沒有。

以我自己來說吧 ! 我有段時間很憂鬱,因為沒人幫我坐月子,沒人幫我照顧寶寶,老公被新生命的張牙舞爪嚇到了。

這也是我的頭一胎,我又是自小凡事都自己來,爸媽本來就不照顧我,再加上老公很省,沒人幫我準備吃的,奶水又因為營養不良急退,寶寶又精力旺盛,我根本就不能休息,即便是假日,我依舊是一個人照顧孩子,不分日夜。

你說,我不憂鬱嗎? 我變成了假性的單親媽媽。

我是產後憂鬱。

但這是看醫生,吃個藥,或是求助心理醫生就有用的嗎?

我很清楚源頭是甚麼。

我的爸媽不幫我,公婆也是使不上力的老人家。

所以,重點就在我先生了。

他不拈花惹草,但是他跟寶寶搶著當我兒子,搶東西吃,搶電視看,幼稚吧!

我花了很多時間讓先生明白,我們有共同的責任,你不可以只貪圖享受我給你的愛和方便。

但是我先生是罵不得的人,講我也講過了,都沒用,我只好寫了一本輕小說給他看 (我擅長寫文章) 。

我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沒有怒罵,沒有吼叫,但是他懂了。

我讓他懂得女人在東方傳統社會承受的理所當然不合理的對待,讓他懂得我對戀愛、家庭、婚姻、中老年期的願景,讓他懂得即便是黃臉婆、肥婆……內心深處都如同少女般會有憧憬,對美好性生活會有渴望,而且時時在找情慾的出口,手段功夫不亞於男人,年紀越大就越不把丈夫當成生命中的唯一。

 

我憂鬱了兩年多,夜深人靜時,淚水都往自己肚裡吞,我甚至有輕生的念頭阿!

但是現在他學習煮飯、洗衣、打掃、照顧孩子、接送,關心孩子的成長、課業、學習狀況、就學環境,安排出遊。

也關心我有沒有錢和時間去玩玩自己的興趣,然後他出手大方了。

而且也開始懂得夫妻之間的情趣生活了。

婆媳問題他也主動協調擋駕。

他和媽媽感情很好,但也不影響我們的婚姻 ( 當然我有退讓,以退為進嘛 )

那我現在還憂鬱嗎?

一點都不啦!!

那段時間我也曾經求助好幾個長輩、朋友、上bbh取暖,但是我被很多人罵不懂得珍惜,也沒有人教導我如何去突破困境,彷彿這些都該是女人生了孩子之後的宿命。

我很固執的,不想婚姻家庭就這樣下去,我咬著牙忍耐一切的責怪,但我突破了。

雨過天青,微風徐徐,春陽很暖和。

 

現在,我要突破的就是兒子的成長困境。

其實和你們聊到現在,老師的事情上星期解決了,因為我改變了我的心態。

我看了大家肯定與否定的回應,也細細去回想這事件經過。

我想真的是溝通出了問題,我也犯了我81樓敘述過的熱心過頭的問題,下次我會更謹慎。

但是我也再次跟老師澄清了,可是老師態度卻還是這麼硬。

我送孩子去,她沒抬頭,還撇頭不看,當我空氣。

我心裡想著以往在幼稚園,看到有家長只因為孩子的生活光碟中沒有多少照片就在親師座談會發飆,面對這種家長,園長和老師都小心伺候著。那我呢?

也看到園裡有攻擊性的小孩,家長都不管,直接丟給幼稚園,園長老師和家長溝通,家長就明言:老師你管就好,我沒意見,給你打,他不乖你就打。

面對這種家長,幼稚園反而很客氣。那我呢?

於是我後來也當老師是空氣,一改以往客氣的態度,也不額外參加活動了。

一天過後,老師突然變了,連小孩回家都會跟我講,所以我就讓他先待著吧 !

 

這時候我想到國中美術老師的媽媽,是一個很勇敢的媽媽。

我的美術老師從小學開始,就被老師當成白癡。

因為他上課永遠在發呆,老師叫上台做隨堂練習,他只能拿著粉筆發呆,然後被打,回家作業永遠是空白。

他的爸爸媽媽都是戰亂時北京大學肄業的學生,他的哥哥和姊姊都是北一女和建中畢業,台大的保送生,但是他永遠是老師搖頭嘆息的對象。

他的爸爸因為戰爭之故,工作範圍包含中國大江南北,包含內外蒙古、新疆、西藏、蘇聯(情報員),也在滿清皇室裡服務過,看過的世面多了,面對這樣的兒子,沒有責備,沒有否定,沒有失望,但也不知道怎麼教。

不過他每天都會跟他講歷史故事和他以前工作上經歷的事件,還有每個事件給他的啟迪、影響,還有這些事件中的各種錯綜複雜的厲害關係。

他的爸爸這麼做的用意正是要讓他明白人世間的各種面向,希望啟發他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而他的媽媽呢 ? 更妙了,竟然怕他被老師打,就每天幫他寫作業。

他說媽媽寫了一手好字,他每天放學回家都站在媽媽旁邊,看著媽媽用毛筆完成許多作業,數學的部分有時候請哥哥姊姊幫忙寫,就這樣寫到小三。

他說他對線條很感興趣,每天看媽媽寫字都很享受,他看得很仔細,看到小三時,他拿起筆開始自己畫,但是媽媽仍舊繼續幫他寫。

因為他畫得「亂七八糟」,去學校一定會被打,只有媽媽欣賞他的「畫法」,還會跟他一起畫。

就這樣,畫到小學六年級時,他已經開始可以使用雙手,同時寫出不一樣的字,而且越寫越好( 美術老師的書法和硬體字真的是超級美的),媽媽還把他的字蒐集起來,拿去鄰居家擺攤賣,竟然賣得不錯,於是他信心來了。

這個信心讓他也在畫畫上用了心,漸漸的在課業上用了心,哥哥姊姊也來幫他補進度,他也考上了建中,最後進了台大美術系,而且得過全國美展特優,然後到我們學校當後段幫、流氓班的導師。

在那個年代,美術老師是沒有地位的,甚至不可以擔任導師,但是因為後段班的打架問題很嚴重,所以就派他去。

於是他像爸爸一樣,讓學生合起課本,開始說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凡是他帶的班,都沒有打架的問題,漸漸學生能夠自發性的自習。

我雖然是A段班,但是全年級美術都他教,有幸聽他講了很多故事,每個故事背後都很耐人尋味。

 

如果我能夠像他爸媽一樣勇敢有智慧,我的小孩也能走出不一樣的路吧 !

以前我看過在家自學的孩子,其實很多像我美術老師這種人,因為他們思維和一般人不太一樣,也正是因為不太一樣,所以他才能做設計 ( 他後來離開教職去做賺更多的設計,也自己經營工作室 )。

可是在台灣不太重視這類孩子的學習空間,考試成績,統一的學習進度變得非常重要,所以台灣的制度不可能像美國允許孩子12歲上大學,15歲進音樂學院,有些在非學科上天賦異稟的孩子,反而被耽誤,或是被責備不合群,或是被老師、治療師、醫生等斷定將來可能無法達到社會最低規範。

家長和老師必須互信,所以前提是互信,但是我遇過好幾個特教體系都是不信任家長的。

孩子成長是漸進的,但是我遇過好幾個也是很急躁要硬「矯正」過來。

我前面講了很多否定台灣治療特教體系的話,但我並不是要大家都唾棄這一塊,因為我孩子的成長是我和先生,還有兩位治療師和一位特教老師,五個人一同努力的成果,我在其中有獲得幫助和好處,但那是因為我選了理念和我相近的。

遇到理念相差太遠了,對孩子而言其實很混亂,尤其是太小的孩子。

對於被責備不合群的部分,也是必須去面對的。

而我自己的成長歷程因為太合群了,全班都被老師壓著去補習,被強迫一直複習背誦科目,結果我理科都沒時間加強複習,可是我最強的是背誦,最弱的是理科。

可是你不去老師的補習班,你就是不合群,我們當中有一個學生選擇在家自習,結果被老師還有其他家長另眼相待。

現在看來很荒謬,但是在那學校、那年代、那地區,氛圍就是如此,你不參加,你就可能是降低升學率的害群之馬。

有些老師注重孩子的課業,是為了迎合大部分家長的胃口,因為孩子成績好代表他(她)是好老師。

這種氛圍也可以在公眾哺乳的議題上看到。

如果妳有興趣,妳可以搜尋一下bbh,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在責罵公眾哺乳的事情,但可笑的是,外國很多女星都公開哺乳,媒體卻稱讚有母愛,而且我們的政府還在推廣呢 !

以前我去做產檢時,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推廣支持公開場合餵母乳,那不是很自然的行為嗎 ? 看到bbh時,我明白了。

於是我就在想,政府要推廣這種政策,應該要找侯佩岑、林志玲等等氣質女星代言,或許十年後,那些在公眾場所哺乳的媽媽,就不會被排擠。

然後你可以想見這種排擠已經到了,即便是穿著哺乳衣,用布圍著,都可以被批評的地步嗎 ?

說穿了,有時候「過度的合群」只不過是隨波逐流、鄉愿、自私,霸凌的幫兇罷了。

另外就是,我雖然煩惱小孩的學校教育,不過我仍然肯定學校教育中可以帶給孩子的某些歷練,這也是在家自學中無法做到的。

不過現在台灣國中生的吸毒、販毒、加入黑幫問題相當嚴重,因為我先生從事相關工作,所以我知道這個問題比我們在媒體看到的數據來得可怕得多,政府不敢公布而已。

豬仔弟
QQF 2014-10-27 15:31:57 #
 

繼續回應  elegraphy

我上面提到產前產後憂鬱那部分,其實是要告訴你,不用太在乎對小孩失去耐性的事情,

更不用一直對小孩感到愧疚。

因為成長是一個過程,除非你未來10幾年,20幾年都一直對他失去耐心,不然怎麼可能因為

幾次的情緒失控,就讓親子關係崩盤。

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對我很有耐心,但是漸漸長大,她對我做很多不合理要求,直到現在仍是。

而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大部分時間缺席,10歲過後,爸爸才和我們同居,但是很兇,

成年後,爸爸才跟我們比較有得聊,我們反而現在跟爸爸比較能說話。

反正,事情沒那麼嚴重,不用一直反省啦!

你只不過是壓力大而已,又不是無知。

我跟妳們有點不同,

我的孩子上學前,跟我相處融洽,我很少很少有機會兇他,他也很少暴怒,

所以出門很受歡迎。

但是自從三歲上治療課和幼稚園後,情緒相當不穩定,

有陣子晚上天天做惡夢哭喊,長達半年的時間都在便祕,食慾也不好,也沒有學習動機。

這過程中我換了好幾個治療師和特教師,

也換了幾間幼稚園,

終於漸趨穩定而且比較少出現暴怒,

依舊活潑過頭,但是很喜歡上學,很喜歡學習了,

現在每天洗澡過後,會自發性的拿出作業要我教他寫,

也會主動複習老師教過的課文,還會向我提出問題,

每天必定要看一本故事書再睡覺,

會自發性的研究他不會的東西(以前不會),

而他現在不過四歲多而已,我覺得目前這種學習態度已經及格了。

只是他在學校學了更多不好的話,不好的動作,

會模仿年長孩子攻擊的行為,

我是頭痛極了。

而在一般園所,形形色色的孩子比特教學校多,

他不懂事的話就隨便學,老師又重視課業,

我現在是這個比較頭痛。

人格養成的階段很容易長歪,這才是我的煩惱。

(原作者於 2014-10-27 15:39:17 重新編輯過)

(原作者於 2014-10-27 15:41:31 重新編輯過)

豬仔弟
QQF 2014-11-05 15:58:12 #
 

沒想到你們兩個媽媽還在回我,很謝謝你們有建樹的回應,其餘的媽媽也是,只是最近繁忙,沒能一一感謝。

我的孩子當初要去做治療,是因為幼稚園不想收他,我為了他將來就學的考量,所以配合學校去做治療。

他語言發展較慢,認知也慢,而且完全坐不住,

也不會聽大人講話,我當然是非常累(很混亂的一個時期)。

聽朋友說去上治療課可以用健保的錢玩到很多教具,所以我就去了。

但是我和先生根本就不認為他非得上治療課不可,而且我沒有徬徨和困惑,雖然過程受過無止盡的質疑。

不過那時他也不過三歲,在我看來,只是發展的階段比較慢而已,這種慢並不是毫無進展。

再來就是他會鑽進死胡同的情緒,曾一度讓我壓力很大,不過就像我前面說的,我冷靜過後幾天,

想出原因,改變作法,也會漸漸解決。

不過我也曾經對治療課有很多期待和幻想,所以我也嘗試很多課程,但最後我只有留下一位老師,

那位老師也因為常常缺課,所以他對我來說應該是教育顧問,很棒的顧問。

跟這位老師在一起,我在教育孩子上面的手法更成熟,更穩重,也思考得更深入。

上面媽媽說我總是想得很仔細,我想是我天生個性,也是我成長經驗。

我九歲就開始照顧剛出生的寶寶(我妹妹),餵奶、換大便(那時還是用尿布,要洗的),要幫忙用木炭烤曬不乾的尿布,哄她睡覺。

我小一老師就安排一位智能障礙的男同學坐我旁邊,要我叮嚀他寫字,協助照顧他自理生活方面。

我國一有位同學被全班排擠,出現自殘自殺的情況,老師就安排她坐我旁邊,還要我協助她課業。

我不止要協助她,還要協助班上最後五名的同學,就這樣到畢業。

我是體制外的老師(安親班),這種老師有時候比學校老師更辛苦,因為你要同時照顧不同年級,不同學校,不同版本的教材等等,而且地位比學校老師還低。

然後我的老闆總是分配成績不好的學生給我,分配過動的給我,分配情緒不穩的給我,分配有暴力傾向的學生給我。

就是其他老師不帶的,都給我。

我帶幼稚園時,也被園長叫去帶已經三歲了,但是完全沒有語言,只會叫爸媽的。

也帶過聽力受損,常常被誤解就用拳頭解決的。

後來當家教時,就帶了一個有自閉症,但是很會作曲的小男孩(但是他連自己過馬路都有問題,已經小伍了)。

我從小教導的妹妹又有學習上的困難,小學六年數學永遠考不過20分,國語永遠不到30分。

但是這些人,除了我小一那位智能不足的男同學,其餘都過得很好,沒有問題。

所以我看待自己的孩子,常常想告訴老師,他不是問題,只是不夠穩,而且他才四歲,性子又急,有些事情他真的理解不好,轉不過來,但是我和他都會努力。

要不是因為兒子很渴望跟其他小朋友玩,我也可以不用送他去念幼稚園,要入小一前再去就好。

在這過程中,我後悔一件事,就是總是誠實的告訴老師和學校他上過治療課,去過特教學校。

儘管從事20多年特教工作的老師(目前也是某位大學老師 )告訴我:你的孩子很棒,未來他能承擔的比一般人都還要強,彈性很妙,思維邏輯很好,對周遭人的同理心甚至超齡,只是現階段他跟不上,腦中的鎖還沒打開,會很辛苦。

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一旦跟學校說他上過治療課,常常同學間的爭執都指向他。

而他表達能力又不好( 跟智力無關),常常被誤解,也會被「設計」,我以為告訴老師兒子目前的情況,老師可以協助他,結果好幾次卻是變成眾矢之的。

像他3歲時,因為同學會偷拿走他的水壺,偷藏他的外套,當時他不是那麼靈活,只會驚慌得大叫大哭,會出手打人,但是老師不去處理其他同學的行為,卻只跟我說妳的兒子總是在打人和發脾氣,擾亂上課秩序。

最近我想通了,我兒子適應新學校和新朋友只須要3-4天,而且他總是非常主動加入同學和跟老師撒嬌,如果情況不好,我幹嘛執著呢 ?

換就換阿。

(原作者於 2014-11-05 15:59:48 重新編輯過)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