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嬰兒噴泉狀吐奶,竟因「這裡」太狹窄!醫示警:好發出生「第●●週」

一名男嬰豆豆從出生到滿月,都是爸媽餵他喝奶、拍嗝,雖然偶爾會輕微溢奶,但在他滿月之後,喝完奶卻常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才剛喝進去的奶通通都吐出來,有時還像「噴泉狀」的嘔吐,吐完後更是像還沒喝奶時一樣嚎啕大哭,讓媽媽相當困擾,不知道到底該不該再泡奶給他喝。

嬰兒噴泉狀吐奶,竟因「這裡」太狹窄!醫示警:好發出生「第●●週」_img_1

這樣的嘔吐經過幾天折騰下來,情況越來越嚴重,媽媽更發現豆豆尿液明顯減少,活動力也變差許多,因此焦急地來到小兒科就醫。衛福部新營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張經旼評估後,幫豆豆做了超音波檢查,證實他患有「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Infantile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安排病人住院後,會先接受點滴輸注,矯正小孩因嘔吐所造成的脫水及電解質失衡問題,再會診由小兒外科醫師開刀,進行幽門環狀肌切開術,術後進食良好,住院7天後順利出院。 術後兩天,豆豆不再吐奶,出院回家又能開心地大口喝奶了。

肥厚性幽門狹窄 好發首胎足月嬰兒

張經旼說明,「幽門」是胃通往十二指腸的關口,奶水在胃中初步消化後,需經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再繼續消化。而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則是指,因幽門肌肉層增長的肥厚現象,使得管腔相對狹窄,加上幽門肌肉無法放鬆,造成奶水堆積,無法順利進入十二指腸,因而引起嘔吐;但為何嬰兒會有肥厚性幽門,原因至今醫界仍不清楚。

曾有文獻指出,台灣出生嬰兒的肥厚性幽門狹窄發生率,約為兩千五百分之一,男嬰發生率約為女嬰的4~6倍,尤其容易發生在第一胎的足月嬰兒。而父母如果也曾經罹患此病,其小孩發生的機率也較高。

張經旼指出,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的典型症狀,是出生後半個月內喝奶後都算正常:

●出生2~3週後,幽門的肌肉層開始肥厚,管腔狹窄漸漸嚴重,吐奶症狀也日漸明顯
●出生4~6週時,幽門管腔幾乎完全阻塞,吐的情形更嚴重,有時還會像噴泉般的嘔吐

手術前先穩定脫水、電解質失衡

此病的發生原理為,奶水因尚未進入到有膽汁參與消化的十二指腸,故嘔吐物中,多不帶有綠色的膽汁;若頻繁嘔吐,會導致胃和食道黏膜受損,嘔吐物中也可能會出現血絲。且寶寶吐完之後,仍感到飢餓,一直很想喝奶,這與伴有厭食、噁心等其他原因症狀,所造成的嘔吐表現不太一樣。

張經旼說明,當嬰兒持續嘔吐,身體內的水分、電解質會持續流失,也常會造成代謝性鹼中毒。家長對這些症狀應保持警覺,發現寶寶問題儘快就醫,避免嚴重脫水。

嬰兒若發生肥厚性幽門狹窄,目前可以透過超音波檢查準確診斷,在現今治療上也已有成熟的手術技術;醫師會在術前,及時幫嬰兒補充嘔吐流失的水分及電解質,待病情穩定之後進行「幽門肌切開術」,術後即可恢復正常喝奶。

但家長仍須注意,引起嬰兒吐奶的原因其實很多,從輕微的拍嗝不良、脹氣、胃食道逆流、腸胃炎,到嚴重的疾病如敗血症、腸道阻塞、腦部及代謝性疾病等等。如果嬰兒嘔吐的症狀持續或較嚴重,例如出現噴射狀嘔吐、含膽汁的嘔吐、尿液減少、活力下降等,一定要帶寶寶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或出現嚴重併發症。

延伸閱讀
嬰兒便秘竟跟「喝什麼奶」有關!醫:寶寶有「這些情形」就是便秘
寶寶吐奶怎麼辦?餵奶瓶如何消毒?新手爸媽必知「新生兒照護3重點」

原文出處
嬰兒噴泉狀吐奶,竟因「這裡」太狹窄!醫示警:好發出生「第●●週」

adsnew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媽咪投票趣

你家誰簽小孩聯絡簿?媽媽還爸爸?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