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高中師失言「好好學習才不會變低收入戶」,有一技之長,待遇未必比好學歷的人差

近日一名高中老師於課堂上說出「好好學習,不至於變成低收入戶」,頓時引發學生譁然。有學生提醒該班正好有來自低收入戶家庭的同學。事後,老師體認到說法不妥,僅表示會向低收入戶的同學私下道歉。學生將影片上傳後,許多人認為有歧視低收入戶的疑慮。

高中師失言「好好學習才不會變低收入戶」,有一技之長,待遇未必比好學歷的人差_img_1

雖然老師初衷良善,僅是為了激勵同學認真念書,才說出這樣的言論,但激勵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藉由更正向的言詞來鼓勵與督促同學。例如,多念書能獲得更多職涯選擇的機會,或看到更不同的視野,而非以歧視貶低某個族群的方法來「負面激勵」。此外,低收入戶也未必與個人學習成就有絕對關係,有些人即便在學業成就上表現不錯,但突然遭逢不可抗力意外或疾病,經濟也會突然陷入困頓的情況,把念書與低收入戶做連結顯然失當。

也有人認為這位老師的說法影射低收入戶就是不好好念書,但早年不少人的情況則是缺乏念書機會,由於家庭環境不許可,因此需要犧牲升學機會幫助家裡的經濟,並非不認真念書。從此現象也可看出,不少師長或家長在學生求學期間,時常把個人學習成就與未來經濟情況做連結,給予學生錯誤觀念。事實上,即便沒有好的學歷,但靠著技術性工作獲得高薪的人比比皆是,如水電師傅或高級飯店主廚,有一技之長的人,待遇未必比擁有好學歷的人差。

筆者求學時期也曾遇過學校教師在理組班級授課時,對文組班的學生有歧視言論,只因理組班學生未來獲得的薪資待遇比文組同學好的機率高。更甚者會拿著班級成績單,對排名後段的同學進行言語羞辱。幾年前台灣某間升碩士補習班於宣傳文宣上,公然把沒有頂大學歷的人視為社會底層,直到現在,這種價值觀依舊存在,整個社會風氣只在乎學位與金錢,而不是鼓勵學生追尋自己興趣與發展所長。

雖說重視學歷與金錢屬個人價值觀,但身為教師將此種觀念傳遞給下一代相當不妥,更傷害了無法選擇家庭、出身於低收入戶家庭的學生。把個人刻板印象加諸在學生之上更是不當,教育工作者更應謹言慎行,同時學會尊重不同情況的家庭。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