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好就是聰明嗎?每個人資質不同,真正聰明的青少年要提早了解5件事

最近陪著女兒準備考國中入學考,母女間有了不少關於考試成就和人生的對話,其中一個,就是「成績好就是聰明嗎?」

成績好就是聰明嗎?每個人資質不同,真正聰明的青少年要提早了解5件事_img_1
什麼是真正的聰明?5個思考關於「真正的聰明」:比起考試選對答案,能為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才是聰明!@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女兒認為,能夠考高分的同學,絕對是聰明的孩子。而這樣的聰明,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其他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和「天生註定」抗衡。

我贊同她提出的觀點,「嗯,成績好的孩子,的確容易被認為是聰明的孩子。但對我來說,他們更像是『願意比較認真的孩子』」

每個人的資質的確天生不一樣,但如果願意認真努力,天生條件較差的孩子也可能拿高分,有璀璨未來。

如果憑藉著小聰明一路向上,可能到了一定程度就無法再往上攀升,也只能成為泛泛之輩。

「所以,媽媽覺得,聰明的人,應該是知道自己的長版和短版在哪裡,然後願意好好努力,堅持到最後的人喔!」

5個真正聰明的思考方式

關於「什麼是真正的聰明」,你心中的答案是什麼呢? 

日本「全民教育家」齊藤孝在寫給國、高中生的著作《什麼是真正的聰明》裡,總結出84個如何「增加聰明的狀態」的思考方式。

我整理出5個「真正的聰明」重點,很適合分享給家有青少年的家庭:

1. 為什麼要讀書?答案是投資未來的自己,盡可能為將來預留多一點可能性。

如果對將來還沒有目標,就先把書讀好,讓自己擁有「做什麼都可以」的淵博知識,未來心想「接下來該怎麼辦」時,能有不同的選擇。

2.「會讀書」的人,並非毫不費力就能考出好成績,而是用功學習,孜孜不倦地持續努力的人。

3.先找到一個擅長的科目為自己建立信心,就能湧出肯定感,不再覺得「我不夠聰明」。

一旦在某方面有了自信,就能提高對自己的評價,從而產生肯定自己的「自我肯定力」

4.為什麼要上學?除了學習外,去學校更重要的是為了與人相處,培養在校規下生活,成為團體的一員,懂事地與其他人相處的能力。

5.結束學生身分出了社會,衡量聰不聰明的標準會從「會不會讀書」變成「能否適應社會」。

再怎麼會讀書,如果不懂得人生在世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本質上就一點也不聰明。

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除了智商高、成績好的答案選項外,我們應該讓被成績所困的孩子、苦惱的家長們及早明白,其實「聰明」有更多深沉的意義。

成績好就是聰明嗎?每個人資質不同,真正聰明的青少年要提早了解5件事_img_2
什麼是真正的聰明?5個思考關於「真正的聰明」:比起考試選對答案,能為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才是聰明!

#本文經「張念慈」授權轉載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