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資源班是用來讓小孩加強功課的嗎??

kristine
kristine 2013-01-09 22:18:42 #41F
 
資源班有編制的,要有手冊或診斷書才能進去。 一般生的補救教學會在晨光,或下午的攜手班。 一年級到期末成積很差的話,跟幼稚園沒關係, 一定有其它因素,版媽要找出原因才能協助孩子。 我看了那麼多小一生,功課好不好,跟有沒有提早學習沒關係, 那種差距只是錯覺,期中以後就慢慢拉近,期末差距不大了, 到二年級,提早學的不見得佔優勢。 提早學習有時反而有反效果的!
匿名
oO水果藍子oO 2013-01-09 23:18:32 #42F
 
資源班其實沒什麼..也沒什麼標籤..老師會把你上過的課再複習一遍.不懂地方再加強..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頭腦很好講一次就懂..所以資源班老師會在教一次讓你更清楚...所以我覺得老師出發點很好阿..不用什麼疑慮...... 或許你可以跟爸爸解釋.去資源班並不是丟臉的事..是讓他學習會更好點...有問題就問老師.不會就問...
F媽咪
F媽咪 2013-01-10 09:46:15 #43F
 
有人誤解快樂學習的意思 他是找到方法適性適學 而不是"零學習"
匿名
qu 2013-01-10 10:05:31 #44F
 
快樂學習是讓學習變得快樂 在生活中自然而然變成一種習慣 不應該是不快樂得就不學習 我家哥哥也只有上大班,學校功課維持得不錯 日前媽咪自己觀察,孩子有學習上的問題 也拿出來跟老師討論,並不排除將來上資源班的可能性 反而是自己客戶的孩子,像版媽一樣的情況 家長心有疑慮,不願意上資源班 認為只有智力不正常的孩子才會去上資源班 現在都國二了,客戶煩惱孩子的課業 他自己說 "連班上智力略低的孩子都考贏了他的孩子" "感覺上孩子已經呈現放棄的狀態" 他依舊堅持不讓孩子去資源班
匿名
^^ 2013-01-10 10:05:46 #45F
 
是我認知錯誤嗎 資源班不等於啟智班不是嗎 我家大寶 我會希望他去上耶 而且資源班是只有國語 數學 一天抽出一堂課去上資源班 由資源班老師幫他加強功課 如果這樣的資源班可以幫助到孩子 我願意讓孩子去 至於被貼標籤 家長心態正確 這些都不是問題 學校也要好溝通 一切都應該要以小孩為主 我家大寶領有手冊 一開學時就找了輔導班老師談了 資源班的事還是輔導班老師主動找我提的 資源班不是家長想上就能上的 還要經過鑑定...由學校去申請..然後會有鑑定的人員到校去幫孩子鑑定的 突然忘了那叫什麼 =.= 我家大寶下學期才會送出申請表等文件 有些專業的..一般的普通老師並不會用 不過學校老師們會進行評估 我的心態是..只要對孩子在求學上是無害的 我就願意去嚐試 當然也會跟孩子多溝通 當父母跟非專業類的老師無法真正幫助到孩子時 為什麼還要拒絕專業老師門外呢
F媽咪
F媽咪 2013-01-10 10:56:28 #46F
 
.. 小三沒讀好 高中輟學率多四倍 .作者: 文●林君純 | 商業周刊 – 2013年1月4日 下午12:52.. . 人的一生中,哪一段求學經歷影響最重要?這是學術界辯論不休的問題。最近有一項研究清楚定義:小學三年級最重要;另有一份支持性論述則強調,教育年齡越小的兒童,塞越多、越適得其反。 《時代》(Time)雜誌報導,安妮‧凱西基金會(Annie E. Casey Foundation)發布一項學習力報告:小學三年級學生若未能培養熟練閱讀能力,到了高中階段因為讀不來而輟學的可能性激增四倍。這個結論是研究主持人,紐約市立大學社會學教授赫南德茲(Donald J. Hernandez)所下。 課業變難,強弱分歧關鍵 但是,為什麼是「三年級」?赫南德茲解釋,這一年是學生從辨認字母以學習閱讀,轉入透過閱讀上下文吸收知識的階段,可說是學習吃力的「馬步年」。也正因為越來越多門功課需要廣泛閱讀背景、理解語意,倘若能力弱的學童未能趕上,多數就因此踏入了「低迷的四年級」,落後的學科越來越多,最後往往是在高中時為了逃避失敗而放棄學業。 他把這種關聯比喻成「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源於《聖經》詩句,意指三年級是學習能力顯現細微差異的起點,漸漸分歧走向優者越優、差者越差的兩極,最終擴大成難以跨越的鴻溝。但他強調,適時干預可以把惡性循環變成良性迴圈,例如某些州正在研議的強制留級做法,或是教師和家長為三年級生制定個人化的閱讀學習計畫。 超前教育,反揠苗助長 此外,去(2012)年12月,科學雜誌《認知》(Cognition)也刊登一篇關注孩童學習能力的研究結果:想要兒女贏在起跑點,太早教育孩童不是好做法,直接給答案的方式最糟,不僅會抹殺孩童的好奇心,還會埋葬創造力。 路易斯維爾大學(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研究小組說明,當孩童知道可以從長輩、老師口中得到答案,確實是催熟學習特定事務最快的方法,但隱藏的風險也就在於它抵消了範圍更大、眼界更寬的自發性學習。「習慣聽到答案的孩童就算順利升上小學、中學或大學,往往也都不會主動學習,表現在閱讀、書寫與思考邏輯等方面都落後一等。」 知名評論網站石板(Slate)說,這是個注重教育的時代,焦慮的父母都想盡可能教給孩童「別人還學不到的事」。如果把幼稚園當小學教,期望大班幼兒學會小學生的知識,反而錯過黃金期,那可能就真的是應驗「馬太福音」所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 .
匿名
斑斑 2023-07-07 12:05:10 #47F
 

現在資源班很多學校已經改名了

避免替小孩貼標籤或有不好的觀感 

有的改為學習教室、潛能發開班

或是學習教室等名稱唷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三大最受歡迎的嬰幼兒羊奶粉評比:卡洛塔妮、貝比卡兒、惠氏啟賦羊,配方、特色、口碑一次看
三大最受歡迎的嬰幼兒羊奶粉評比:卡洛塔妮、貝比卡兒、惠氏啟賦羊,配方、特色、口碑一次看

三大最受歡迎的嬰幼兒羊奶粉評比:卡洛塔妮、貝比卡兒、惠氏啟賦羊,配方、特色、口碑一次看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