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回小雲朵兒的問題: [因為煮湯都是高溫。。不然就是長時間去熬~ 蔬果的營養~還剩多少? 那些營養素是耐高溫的? 哪些則會消失? ] 一:煮後蔬菜的營養剩多少...每樣蔬菜類型不同~很難一一講 不過煮時可以把握幾個原則: 1:菜不要切太細~切塊比切片好~切片比切絲好 2:平常炒菜加的水量要少~湯汁也有營養~也要食用~ 但一般用油炒的菜湯汁..較少人會喝..因為會油和鹹.. 但用水煮菜的湯~大家反而比較願意喝~ 3:煮熟就起鍋~不要一再燉煮 4:煮好馬上食用最佳~不要久放 我個人判別法是蔬菜若是根莖類(馬鈴薯~山藥~菜頭~洋蔥.大頭菜之類)可以煮久一點 它們的成份大多是澱粉類~有的有些維生素A之類(像紅蘿蔔)... 這樣根莖類本來就是要煮久一點才會熟軟 若是葉菜類(若高麗菜~白菜~) 就是盡量先放肉煮湯~等煮好湯快好了時 再放葉菜類一起煮~ 稍微煮到葉菜類蔬菜熟軟就可以吃了 這樣蔬菜類的營養素會保留較多 新鮮香菇類也容易熟~可以等湯都熬差不多~肉都熟了再放香菇類 通常煮個3分鐘左右就熟了~就跟炒時差不多~ (若是乾香菇類就得先泡水~再一起跟肉同時煮~好煮出乾香菇特有的香醇風味) 花椰菜類也是等湯煮到差不多快好了!再下花椰菜稍煮幾分鐘就可起鍋 如此這樣做法就不用擔心營養素流失太多 許多維生素往往在烹煮的過程中溶解在湯汁 所以湯汁應也要一併食用 煮蔬菜湯的好處就是蔬菜的營養就算流失~ 也會多少流失在湯裡 而且湯汁甜美好喝 有些小朋友若不愛直接吃菜的 可以請他們喝湯~多少加減補充到營養素 二: 五大類食物每一類都提供維生素 水果是提供維生素C最主要的來源 蔬菜主要是提供維生素A的先質 油脂類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 五穀類主要提供維生素B 奶豆魚肉蛋類主要提供維生素B2.B6.B12.B1和菸鹼素 維生素B和C是水溶性 維生素A和D是脂溶性 ( 所以煮蕃茄或紅蘿蔔類像是做蕃茄炒蛋可以加點油幫助維生素A溶出 比生吃時較易吸收維生素A) 耐煮的: 蔬菜類的葉酸在煮過後反而活性更強 泛酸煮上兩~三天還破壞不了 維生素B6要溫度高到可殺菌的程度才無法保留 就維生素B中 維生素B1.B2.較易收到破壞 B2比B1較易被熱破壞~B2也怕光 菸鹼素比維生素B2堅強~一般烹飪通常不必擔心 維生素C在炒煮的過程受到高溫高熱會被破壞很多 所以建議不用煮就可食用的水果~直接吃比煮的好 (以上參考美食當前談營養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