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summer time
summer time 2012-01-04 14:14:59 版主 1143

最近有兩次帶兩姊妹外出,姐姐看到有一伯伯的臉上長了很多痘痘,就大聲的對我說:"媽媽妳看,那位伯伯的臉好醜喔,有好多痘痘"當下害媽咪好尷尬,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只能私下跟姐姐說:不要公開批評別人的外表,那位伯伯只是皮膚比較不好而已。

不知道其他媽咪有遇過這種情況嗎?

於2012-01-04 18:46:09 補充發言
姐姐大班
於2012-01-05 10:51:49 補充發言
3F媽咪的方法我也用過,不過我家兩隻可能沒有羞恥心,都會回答:"不會阿,我不會難過." 媽咪我無言了.
於2012-01-06 10:08:12 補充發言
謝謝大家的分享.
Linda Lu
Linda Lu 2012-01-04 14:45:11 #1F
 
版媽孩子多大? 我兒子五歲左右時也做過類似的事情, 我真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當時帶小孩去大賣場買東西, 結帳時, 小孩忽然說"媽媽, 這個收銀員好醜喔"(那位小姐外表確實不太優又很胖), 當場氣氛盪到最低點, 收銀員臉色翻白, 我傻眼的頻頻跟她道歉, 邊跟小孩說不可以亂說話, 沒禮貌. 真是丟臉丟大了, 還好那位小姐並沒有真的翻臉, 唉 , 養到這麼白目的小孩, 真是......
JuJuBe媽媽包
JuJuBe媽媽包 2012-01-04 16:14:28 #2F
 
恩... 要教她有些事只能在心裡想...
胖熱媽
胖熱媽 2012-01-04 17:38:26 #3F
 
機會教育呀。 跟他說, 「如果有人走路走到一半, 看到你,就大聲說 (唉呀,這個小孩怎麼這麼矮冬瓜呀!) (這個小孩的眼睛好小,真醜。) (這個小孩看起來就很笨,一定考不了100分) 你聽到這個話的心情怎樣?一定很會難過或生氣吧。 那別人聽你講這種話當然也很會難過或生氣呀。 所以以後不要再批抨別人囉~~~~~」
機會教育+1 只能說小孩真的太天真了 有啥話就說啥~不會說謊 有次我家小孩(5Y)看到胖胖的人 也會跟我說她胖胖的 但我會跟他說~不可以這樣說人家,人家會傷心 但小孩會反問 但是他真的胖胖的丫 為何不能說之類的 所以要當下就跟孩子清楚,之後就會改進 前鎮子遇到試喝羊奶的 小孩也不會拒絕 推銷員一直倒各種口味給小孩喝 喝完之後回家路上~ 小孩在我耳邊小小聲的說:媽咪~好難喝喔!!我快吐了
JJJJJJJ
sandra-lin 2012-01-05 13:28:53 #5F
 
機會教育+1 請她將心比心,不要在當下說出來 因為難過的不會只有自已,還有其他的人(爸爸媽媽) 而且以貌取人是不對的
正常哦... 我家也有遇到過,也會說不怎麼難過, 於是我改用說成媽咪... 因為我知道我家孩子很愛我, 如果說成媽媽希望或者媽媽如果變成那樣,你會如何??? 所以,妳要先找出孩子最在意的人事物, 才能讓孩子瞭解何為將心比心!!! 如何與孩子談同理心 被同理的經驗很重要 我們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又是如何看待這些霸凌現象?他是否有足夠的同理心和正義感?是默默無聲,還是成為「助燄火勢」者?甚至孩子已成為強勢者或是弱勢者,而我們並不知道呢? 《同理心的力量》(麥田出版)書裡描述,同理心讓我們可以變得「更誠實、謙遜、接納、包容、感恩、希望、與寬恕」。「我們將不再容易處處挑剔對方、抱怨、責怪、嘲笑、譏諷……取而代之的是讚賞、鼓勵、諒解、相扶持。」這些寬厚且正向支持的人格特質,相信毎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具備。 這本書的作者之一亞瑟.喬拉米卡利( Arthur Ciaramicoli)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講師、也是心理師,他在書中說明,同理心會讓人產生想要改變自己與他人生活的力量。我的詮釋是,這樣的力量,是孩子內心正義感促發所產生的行動力。 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與正義感呢? 口語教條的教育方式,對於培養孩子同理心的成效很小。也就是說,不是光告訴孩子:「你要諒解別人、為別人著想,要做一個感恩的人……」孩子就會自動變成一個有同理心的人。真正能夠改變孩子的,是他自己常感受到「被同理」的經驗,才能滋生同理心的能力。 所謂「被同理」,是一種深度被理解、被支持的感受。我們從許多調查中發現,台灣父母與孩子的對話,常常只圍繞在「課業」、「才藝學習」、「生活規範」等話題,較無法碰觸到內在的感受,也就容易失去被同理的經驗。家長增加多元話題以及改善傾聽方式,都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重要方式。 傾聽孩子的感受與心情時,很重要的原則之一是保持「不批判」的態度。傾聽的過程不要急於「糾正」,不要急於告知「應該」如何。就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發表想法,再說出他的情緒狀態,讓他認識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像「你現在很生氣嗎」、「你是不是很不喜歡那位老師」、「那的確會讓人很害怕」、「誰遇到那種狀況,都會難過」、「你很開心呢」、「你真的很喜歡那位同學」、「你滿高興自己的表現喔」這樣的話,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被人了解,而不是被糾正或批評。當一個人內在的感受被描訴出來且不被批判,會有一種窩心、被了解、被支持的感覺,這就是一種同理的過程。 跟孩子聊聊價值觀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被同理的需求,需求愈被滿足,滿足感愈會帶出包容、尊重、接納他人不同的生命特質。因為已經「認識」了情緒的感受,他就能體會與了解別人的感受,有接納包容的態度。 「弱勢者」會被排擠或是歧視,往往是因為他們跟多數人有「不一樣」、「不同」的特質,他們是「少數」。人類很容易把多數與「正常」畫上等號,於是非主流或少數就被歸類為「不正常」。有了「正常」與「不正常」的好壞價值判斷,就會影響我們對人事物的態度。 我們可以從孩子的對話中看出他們的價值判斷。像是「他很笨」、「她好醜」、「都是他害我們比賽拿最後一名」、「都是他跑太慢,我們才會輸」「他好『娘』喔」「他家好窮,書包都爛了還不換」……。孩子也會用正向描述展露出他的價值判斷:「他真厲害,毎次都第一名」、「他長得好高好帥」、「他家好有錢喔,爸爸開賓士轎車」等。 孩子的評價出現時,都是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好時機。例如,你可以問孩子:「功課不好,就是笨嗎?」再接著和他討論,許多孩子學業成績不好,是因為做功課或複習時,家人沒有能力或是時間給予足夠的協助,以致孩子學業成績不如人;有些孩子可能有學習障礙的問題,必須用特殊的方式吸收知識;有些孩子是因為「注意力缺乏」的問題,需要矯正治療與藥物的搭配才能改善。 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功課不好」的背後有各種可能的原因,有許多原因都不是個人努力就可以改善的,他們需要很多協助。如果家長本身能展現同理的觀點,孩子自然就會學習到換個角度去看待同學的行為,而不會將自己負向的情緒轉成對同學的人身攻擊。 至於「有錢很棒,貧窮很丟臉」這樣的議題,或許是連我們成人都需要再去省思整理的。錢財與物質的多寡,不需要拿來做價值判斷,更不需要拿來做為人身攻擊的題材。重點是無論處於富裕或貧窮,都能過著愉悅、有意義的生活內容,這才是父母應該教給孩子寶貴的人生態度。也因此,父母必須常常檢視自己的價值觀,並與孩子聊聊生活中常會碰到的價值觀,從與孩子的對話中,協助孩子建構正向的態度來看待世界。 如果我們希望社會的氛圍互助、友善、有人文味,就應該從家庭生活做起。讓孩子從和你的對話及互動過程中,產生同理心與正義感,進而產生力量,改變自己的行為與態度。再讓這樣的效應擴大,影響班級氛圍及校園文化,讓更多的孩子都能夠在一個被同理、友善、包容的校園環境下成長。在良性氛圍的循環運作下,使得強勢者變謙虛,弱勢者變堅強,未來都能成為社會的優秀公民,對社會有正向的影響,那理想中的「世界大同」就慢慢實踐出來了! (原作者於 2012-01-05 13:46:45 重新編輯過)
白目孩子毒舌派,怎麼辦? 2010-02 親子天下雜誌10期 作者:李佩芬 孩子有話老實說,但往往不分場合,也看不懂別人臉色?面對讓人尷尬無比的「童言童語」,甚至「白目毒舌」,父母怎麼辦? 交通尖峰時間,一位滿臉痘痘的女高中生上了車,剛好就站在小光母子前面。七歲小光抬頭看了看她,大聲脫口而出:「媽媽,這位阿姨的臉好奇怪,好醜喔!」 只見這位女學生嘴角下垂、臉色難看,但小光卻依然睜著無邪大眼看著對方,渾然不知有什麼不對勁。媽媽則面露尷尬苦笑,巴不得有個地洞立刻鑽進去…… 從小光的角度,也只不過是「真心話,老實說」,把心中想法全盤托出罷了,或許並不了解這可能會造成別人內心不舒服,或引人側目。 當然,你可以明白孩子「童言無忌」、「神經大條」,甚至「白目」的無心之過,但除了對無辜陌生人深感抱歉,向親友抱怨今天實在有夠丟臉外,對孩子太過直接的表達或情緒性字眼,家長還可以做些什麼? 同理心,是關鍵 如何幫助孩子適切表達,口出善言?最根本的方法,「先從關心別人開始」。在兒童人際關係領域耕耘多年,友緣基金會專任諮詢老師詹純玲觀察,隨著孩子年紀增長,通常會更容易了解、關心別人;當孩子愈能體會、同理別人感受,才會有改變行為的動機,「想讓孩子不毒舌,更適當的表達,幫助他們了解別人感受,是不可或缺的。」 無法體會別人感受的孩子,很容易在社交上吃虧。「我又不是故意要讓他難過,我根本看不出他很火大啊!」或許,你的孩子會用無辜的語氣辯駁。但小孩神經大條、直言不諱的狀況仍持續不改,很容易在交友路上吃閉門羹。 美國知名教養諮詢專家與教育工作者蜜雪兒‧玻芭(Michele Borba),在《快樂交朋友——25招幫助小孩建立人際關係》一書中,曾引述研究指出,父母親若能明確表達對傷害別人感受的觀感,並解釋為什麼自己會這樣看事情,較能教養出善解人意、容納異己的小孩。 針對「神經大條」、「對他人感受麻木」的孩子,玻芭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察覺他人感受,學會判讀「情緒線索」,並經常問孩子「你的朋友覺得如何」,幫助他們思考他人感受、需求與考量,深化「從對方觀點看事情」的同理心。 增強對他人的情緒感受能力,是提升同理心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平時多教導孩子,人在不同情緒下,會有不同的臉部表情、聲音語調和姿勢舉止,練習用具體方式,描述周遭人的情緒:「你注意到表哥的臉嗎?剛剛你們聊天時,他皺起眉頭,握緊拳頭,我想他可能在生氣」。多利用書籍、新聞、電視劇、卡通電影或真實生活中的情境,丟出類似「你覺得○○○現在有什麼感覺?」的問題,「愈鼓勵孩子留意別人感受,他的敏感度就愈可能增加,」玻芭指出。 了解朋友的觀點 如果孩子「毒舌」的對象是同儕,往往會引發更大的衝突。 經常輔導兒童團體的詹純玲就曾親身經歷:在某次營隊中,老師邀請孩子寫提議事項。小安看到小明不熟悉注意符號,老回頭問要怎麼拼,就忍不住發難:「怎麼這麼笨!這些我們老師早就教過了,怎麼到現在還不會!」小明不甘心被批評,於是立刻反擊…… 面對類似情境,詹純玲建議,大人可協助雙方冷靜下來,用對話方式將事件重演一遍。透過對話,由小明說出當時生氣或難過的心情,也讓小安有機會明確了解,自己的說話方式,的確會引起別人不滿情緒。 對「不體貼字眼」所造成的惡言衝突,玻芭則指出,當某位小孩一再讓其他小孩深感受傷等類似行為,不應等閒視之。不妨問他:「你這樣說能幫人,還是傷人?」「你說對了,這的確傷人。現在你的朋友覺得很受傷,你可以怎麼做?」他可以當面或打電話道歉,或做些事情來彌補。最重要的是,大人需引導孩子體認自己的言行,是否對別人造成傷害。 你可以這樣引導孩子…… 回到一開始的小光媽媽情境。面對孩子在大庭廣眾下說出的「白目」話語,家長可以怎麼處理?詹純玲指出,當下的斥責或說教,只會讓孩子知道自己說錯,卻無法讓孩子知道該怎麼說。針對當場與事後的處理,詹純玲提出五道處理建議,讓「說話白目」的孩子,逐漸脫離惱人的「毒舌俱樂部」: 尷尬當下,如何化解? ◎ 以身作則,關心對方感受 若一句「不好意思」或「抱歉」可以化解當時的冷空氣,當然不能吝嗇。接下來,你可以輕描淡寫的告訴孩子:「姊姊只是皮膚比較敏感,所以會長痘痘,隔一陣子就會好了」。 若孩子依然目不轉睛盯著對方,可用車外風景、討論待會要進行的事情等話題,轉移孩子的注意焦點。 毒舌之後,如何處理? 離開現場後,才是父母引導的重點。家長可以從下列問題來引導,讓孩子思索,下次再碰到類似的情況時,可以怎麼說、如何做: ◎ 協助孩子釐清自己的想法 問問小光:「為什麼你那時會這樣說?」「你是好奇姊姊的臉為什麼會這樣嗎?還是擔心自己的臉也會變成那樣?」 ◎ 幫助他設身處地,體會對方立場 問他:「你最不喜歡自己什麼地方呢?」「如果有人說你醜,你會怎麼想?你會希望別人怎麼說呢?」進而告訴他:「你知道嗎,說別人醜或胖,很多人聽了會很難過。」 ◎ 學習找到合適的表達時機、地點、方式及音量 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如果你對別人的外表感到好奇,你可以趁對方不在時,小聲的問我」;或者也可以更進一步:「你也可以先小聲問我,看可不可以問對方怎麼回事。我們一起想想能怎麼問,既能解開你的疑惑,又不讓別人難過」。 ◎ 若孩子能做出適當的表達,給他鼓勵 鼓勵孩子:「你剛剛用○○○○的方式來表達你的看法,這樣說很棒。」以具體的方式,引導孩子做出適當的表達。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媽咪投票趣

你家誰簽小孩聯絡簿?媽媽還爸爸?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