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出了什麼事?一個數理教師的真心話"

青
2012-01-13 17:54:14 #
 
我家小孩大概在四五歲的時候, 就知道負數. 他的理解是依據數線的位置. 所以一次搭電梯, 他說 "媽, 原來 B1 是 0, B2 是 -1". 若問他 -2 - 2, 也會回答 -4. 會他 (-2) - (-2) 他會回答 0. (自己減自己就是 0) 那時他也很輕易回答 96 + 8 = 104. 但後來我發現, 他的理解還是不夠全面. 如果倒過來問他, 8 + 96, 就顯得吃力. (8 往上挪 96 個位置, 很吃力) 這是因為他的加法並不是以 "量" 來操作, 所以加法交換率就顯得不直覺了. 那時候他愛問大數字相加, 一次我不耐煩, 就說很多很多是無窮大. 他問我, 無窮大加 1 是多少. 我說: "還是無窮大", 他又問, 無窮大減 1 是多少. 我說: "還是無窮大", 他又問: 無窮大減 無窮大 是多少, 是 0 嗎? 我說: "不是". 他再問: "那無窮大是 number 嗎?" 當時我覺得自己孩子的數學天賦是很明顯的. 但不急著去培養, 應該發展更全面的能力. 但這些年下來, 已經看不到當初的特質. 更看不到他從思考得到樂趣. 我認為是學校教育不夠啟發性. 曾小二還是小三暑假送他去蔡坤龍一對一上過幾次, 我雖喜歡教材, 但不喜歡預備檢定考試下又回到制式的學習方式. 這部分也放棄. 但國中是否要補習, 我還在考慮. 最大原因是補習班可以挑選, 任教老師卻不行. 當孩子不夠自律, 老師是誰還是有很大影響. (原作者於 2012-01-13 17:55:28 重新編輯過)
青
2012-01-14 10:08:09 #
 
這是我的想法, 數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基礎, 就是它的一般性, 讓各領域的人可以獲得有力的分析工具. 一般孩子建立數學的感覺, 是從 "量" 的基礎. 對於一些孩子, 可能是發覺這些數字在數線上佔有某個 "位置". 我提過, 負數的理解以此觀點就很容易想像. 但這會使得加法交換律不再具有直覺意義. 0 這個數字, 固然是代表 "沒有". 但其實在座標系統裡, 代表的是 "原點". 我們做座標轉變, "平移" 代表可以調動原點的位置. 所以此時 0 並不具有實體的意義, 只是位置的標記. 我之所以在孩子小時候未培養他進入更難的數學思考. 也是因為發覺他以不同的角度切入數學, 有其天賦, 但也有限制. 高年級學生的數學表現開始拉開. 即使我常對小孩的數學表現 (回答我問題時) 不甚滿意, 但遇到大考, 即使他有粗心, 只要不是看錯整大題那種, 還是和許多小孩形成差距. 所以我覺得此時不分級, 其實是很可惜的.
青
2012-01-14 10:49:12 #
 
我的助理曾經幫我跑過模擬. 標準差的理論值是 0.001, 但她算出的是 0.004. 一看就知道程式寫錯, 但我以為她理解沒多做解釋. 後來她困惑很久, 我才知道他認為兩者只差 0.003, 誤差很小怎麼叫有錯. 後來講給學生聽,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理由. 因為標準差或是變異數, 測的是 scale. 助理估出的是原來的四倍. 也就是本來很瘦的分布, 胖了四倍. 本來是顯著的結果, 帶入錯的估計量就可能變得不顯著了. 平均數看的是 location. 統計學裡老師教很多的測度. 但真正應用的時候, 是要挑選適合反映真相的測度. 拿選舉話題好了, 如果大台北兩大黨只差 1 萬票, 代表勢均力敵. 小鄉鎮差一萬, 就可能一面倒. 所以此時要比較比例, 而不是相減. 但如果遊戲規則是一對一單挑. 大贏與小贏, 都是贏. 此時, 一點票都要把握. 那種一面倒的, 就放棄算了. (原作者於 2012-01-14 10:53:40 重新編輯過)
青
2012-01-16 17:02:34 #
 
在初學乘法應用問題時, 為了讓小孩理解相乘後的單位, 要求順序在我看來不算太不合理。 但度過此時期,往往對此就隨便些。 中低年級要孩子寫算式用尺,為養成整齊習慣。 但高年級應強調列式的條理。 我小孩的導師連很簡單可一眼定奪的算式, 沒提供直式運算都扣分(六年級)。 這是錯放了好習慣培養的重點。 說來說去還是專業師資的問題。
青
2012-01-16 22:09:33 #
 
教師的統整能力是教改後的產物嗎? 不太懂為何導師通常包辦國語數學. 差很大呢!
青
2012-01-17 13:25:41 #
 
知道教育現場的實況,頗為無奈。 我覺得教育最重要的本體是的 "人” 即使教簡單的國小數學, 老師還是得受過更完整的數學訓練, 才能傳遞知識的真正的意義, 也能正確判讀出孩子問題的層次。 別的科目也是一樣。 原來老師們的證書也很重要。
青
2012-01-17 19:58:54 #
 
蚊子媽咪 我很訝異㚷會如此解䜖。 同一個人,在國語很專業,但同時教數學就不一定是。 這是體制的問題,怎是個案? 從六年的陪讀經驗,我認為教材本身已在做橫向連結, 自然有數學圖表,國語內容包含各類文章。 但師資,我認為要專才專用。 老師自己也應喜歡如此。 (原作者於 2012-01-17 20:17:22 重新編輯過) (原作者於 2012-01-17 20:18:15 重新編輯過)
青
2012-01-18 07:48:30 #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橫向”的連結並非平行對等的。 數學做為科學之母, 別的科目如自然社會健康甚至英文, 都可以利用數字圖表呈現該學科的概念。 但我認為數學教育除了在應用問題生活化外, 在國小層級還是該放重心在本業上。 因為此時(尤其高年級)建立的邏輯思維、分析習慣, 才是未來各學科共同需要的基礎能力。 數學教育真要橫向的,是教材各單元靈活的連結。
青
2012-01-18 22:34:43 #
 
我有一次做惡夢, 夢見我現在的學校關門, 政府要分派我回到原高中教數學。 我想到自己很多東西都忘了(尤其是三角函數和與差公式) 計算速度又變慢,就嚇醒了!
青
2012-01-19 07:26:01 #
 
我有壓力畤的考試夢都是國文科。 但這個教高中數學的夢來自學生。 早期我們單位畢業的碩士生,多半進科學園區。 少數選擇當高中數學老師。 也能進不錯的高中。 但曾幾何時流浪教師愈來愈多,謀個教職也不容易。 我做惡夢那畤,剛好指導的碩二生也進入這波競爭潮。 她大學是高師大數學,論文給她簡單的 review, 尃心準備考學校。筆試口試都要。 只記得一家家落榜,看來只有一家水產學校錄取。 還好一家台中公立高中是最後的結果。 (我會問他們三角和差公式除硬背外,還有何好訣竅) 現在的壓力來自博士生找不到教職。 有位台北名星高中老師來唸博士班, 考完資格考,要求指導教授找台師大老師聯合指導, 因決定保住現有工作,改做與數學教育有關的題目。 此人還是幸運者, 其他的人成為流浪博士後, 到新加坡美國的都有。 (原作者於 2012-01-19 07:28:24 重新編輯過)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媽咪投票趣

母親節最想聽到孩子跟你說哪句話?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