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 媽
Kimi 媽 2010-08-15 23:31:04 版主 804

小牛妹妹8/11發燒,至診所檢查只說是發燒,拿了退燒藥就回家按時服用,但是到了8/15開始小牛妹妹就開始咳嗽流鼻水,到診所看才得知是腸病毒因為口內有二個破洞,在這期間小牛妹妹的食慾有比較差,可喜的是醫生說已經在結痂了。

想請問一下

1.在 8/11 發燒後小牛妹就和哥哥隔離了,這樣哥哥還有可能被傳染嗎?

2.這樣二個小朋友的衣服我都用漂白水泡過再到大太陽下曬,這樣有消毒的功用嗎?

3.玩具和家俱是否用漂白水稀釋再洗過擦過是否就達到消毒的功能?

4.這樣請問小牛妹還要再隔離多久?

再請媽媽們幫忙告知,網路上的訊息我已有爬文,但訊息很籠統,還請幫忙,謝謝

匿 名
好想匿名~~ 2010-08-15 23:43:33 #1F
 

我的醫生說

發燒後五天是大傳染期

發燒後一個月都有可能透過糞便和口水和水泡傳染

但傳染力有減弱很小

牙刷 毛巾 等個人用品也別忘了換ㄛ

祝平安

小晴
小晴 2010-08-16 16:30:52 #2F
 

1.哥哥有可能會中,但如果先前哥哥已得過這型 的就不會

2.可以的唷~腸病毒要用漂白水會臭臭的那種,增豔的不行唷!

3.OK!我同的的做法,也問過醫生

4.8/15以前都是隔離期,因為發病後5-7天都還會傳染唷,大便更久,會有一個多月的傳染力,如果不幸哥哥也得了同一型,那麼您的小妹與哥哥不用隔離了,因為同一型的再得的機率不高,祝福您的小朋友早日康復~

小剛媽咪
小剛媽咪 2010-08-20 19:00:25 #3F
 

再請媽媽們幫忙告知,網路上的訊息我已有爬文,但訊息很籠統,還請幫忙,謝謝 +1111111111111111111

瑄瑜的媽
瑄瑜的媽 2010-08-23 00:17:42 #4F
 

腸病毒症狀

1.泡疹性咽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至6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2.手足口病: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為7~10天。

3.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

4.流行性肌肋痛: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病程約1週。

5.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持續4至14天。

6.發燒合併皮疹:與各類型克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四)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

(五)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腸病毒潛伏期為2到10天,平均約3到5天。腸病毒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多數感染者(約50﹪至80﹪)沒有症狀,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少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症狀,包括手足口病、?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心肌炎等。

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 疾病管制局

瑄瑜的媽
瑄瑜的媽 2010-08-23 00:22:32 #5F
 

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腸病毒消毒方法:

1.消毒方法的選用:

(1)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抗微生物製劑、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

(2)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

(3)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

(4)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

(5)紫外線可降低病毒活性。

2.含氯漂白水之使用方法(使用時請穿戴防水手套並注意安全):

(1)一般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之漂白水。

(2)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1000ppm之漂白水。

(3)以泡製5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

a. 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5到6%)5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15至20cc)。

b. 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250cc,8瓶即等於10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3.環境消毒重點:

(1)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

(2)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

(3)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 疾病管制局

除了預防腸病毒平常的身體保養也是很重要的喔

我小孩平常都有在吃康貝兒乳酸菌來提昇身體免疫力

幾個月下來的調養真的比較不容易生病囉

常常吃好菌;腸腸不生病,腸道照顧好,百病不來找!

常常吃好菌,提高免疫力!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