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所謂夫妻,就是要一起經歷「不理想的生活」

或許就是曾經經歷那些,甚至會在心裡懷疑,彼此的愛情是否還存在的日子,對於婚姻會有高低起伏,不是跟對的人結婚,幸福感就能持續漲停的這項事實,好像也更有能力去接受了。

所謂夫妻,就是要一起經歷「不理想的生活」_img_1

努力的想要「和大家一樣」

每天早上,送孩子去上學之後,就是我一個人在家寫作的時間。我可以盡情地寫,寫到頭暈腦脹、腰酸背痛,才站起來為自己煮個簡單的午餐,吃飽,休息一下再繼續。有靈感的時候我會盡可能全心寫作,沒有的時候我就多完成一點家務,採買、備料、打掃,直到小孩和先生回來。

雖然寫作的收入並不穩定,多數時候我只是一直寫,也不確定出版的機會何時會到來,但是能夠用自己的步調度過大半天的時間, 即使有著「這樣的生活能持續多久呢?」的些許不安,還是感覺自己相當幸福。

在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應該是從青春期之後,就非常的想要跟別人一樣。特別是聽到父母說什麼職業好、收入穩定有多麼重要、誰誰誰都在哪裡上班了,就會覺得那樣的生活才叫「正確」, 努力想把自己塞進一個主流的框框裡。

只要覺得不適應或者痛苦,就會懷疑是自己不好,大多數人都能適應的辦公室文化自己卻適應不來,或者表面上看來適應,其實心裡根本無法想像一直這樣下去,我時常懷疑是自己太過幼稚,認為忍耐才是大人,所以總是在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努力的想要「和大家一樣」。

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三十歲成為母親,而且是全職母親,反倒讓我開始想要珍惜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了。為人父母是一個能讓人徹底轉變的人生經驗,度過一段全職帶小孩,徹底不被別人看見的生活,我才發現,其實根本沒有人在乎我是不是跟別人一樣。

突然想通過去一直無法認同自己的癥結,就像保羅.科爾賀在《維若妮卡想不開》裡,讓精神科醫師講的一段話:「妳是一個和別人不同的人,但是妳卻要和別人一樣。在我眼中,這才是一種最嚴重的病。

明明是很久以前看的書了,對這段話也默默喜愛到這麼多年依然可以背誦的程度,卻是在成為母親、做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之後, 才懂得把握這句話,讓它給我「接受自己和別人不同」的勇氣

所謂夫妻,就是要一起經歷「不理想的生活」_img_2

誰能保證結婚後一定過得更好?

短暫工作,經歷過工作和家庭的拉扯之後,我重新定位自己的目標是全職寫作的家庭主婦,能夠用自己的步調朝這個方向努力, 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就是幸福。

儘管這樣的幸福就和其他事情一樣,不知道是否能夠達成,也不知道能否持續,但不再糾結於自己和別人不同的我,覺得不管過去如何,未來又會有什麼變化,當下的幸福就是幸福

結婚後有機會實現這樣的生活,也對另一半感到感激。雖然每個人都抱著婚後應該要能過得更好的想像踏入婚姻,但已婚的年資久了就會自然知道,要能在婚後維持自己原本喜歡的生活,甚至是實現更喜歡的生活,需要非常多的條件配合,除了彼此的誠意和努力,也還是有運氣的成分

因為這樣看到網路上有人說:「如果沒有過得更好,那我幹嘛結婚?」覺得某個角度來看是有道理,人不是為了為難自己,或者明知道會過著每況愈下的生活而結婚的,但如果這句話從已婚者口中說出來,好像那是一個想要回過頭去,註銷這段婚姻的理由,就會覺得有那裡不對勁。

誰能保證結婚後一定過著更好的生活呢?人生所有的保障都是不確定的,可以把握的只有自己。

談戀愛時嚮往的理想婚姻, 多半是不切實際的

在婚後第一年,曾經因為某件意外,先生付出了所有存款才解決問題,剛辭掉工作,試著朝接案工作者目標邁進的我,也被長輩期許 ( 或說要求 ),去考自己毫無興趣的公務員。

受到這樣的壓力, 還有想替先生解決問題的心情, 我開始一邊翻譯,一邊翻看高普考教科書。想到未來卻覺得茫然,考試、背誦標準答案,這類事情從學生時代就難不倒我,所以幾乎是我一說「好,我去考」,家族中所有人都相信我會考上,就連我自己也這樣認為。

可是那不是我要的生活,我很難想像一旦踏進某個辦公室,至少要等三年才能申請調動,也對即使個人效率再高,也必須朝九晚五、和同事比賽加班的職場文化很早就感到厭煩。

尤其又是完全沒有興趣的工作內容,如果是跟文字有關的或許還有興趣⋯⋯就這樣,我一邊覺得自己「只想著自己想要什麼,真的很自私」,一邊被動地扮演考生的角色。

那段時間和先生的相處,現在想起來也耐人尋味。聽到我答應去考,感覺經濟擔子即將減輕的他,當然有高興的成分,但是他也覺得內疚,結婚沒多久就打破了「婚後妳依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承諾,讓自己的經濟狀況影響到我,也讓他感覺男人的自尊受到傷害。

那應該是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我們結婚了」的事實。

所謂夫妻,就是要一起經歷「不理想的生活」_img_3

一旦對方有狀況,自己不可能置身事外

結婚並不是拍完婚紗照、辦完登記、辦完喜酒就算是完成,在經歷共同的考驗之前,我們的心態其實還像是未婚,也像一對情侶終於開始同居,只想著每天要一起吃些什麼、周末要去哪裡,為新家添購家具⋯⋯那像是扮家家酒一樣。

首次遇到問題,而且是突然這麼大的資金缺口,我才突然明白從此之後,一旦對方有什麼狀況,自己不可能置身事外。

還在談戀愛時,不管是什麼狀況,多半也只是拍拍彼此的肩膀, 說幾句話安慰鼓勵後,就各自回自己的家。

但是從結婚開始,對方缺錢就等於是自己缺錢、對方生病就等於自己要照顧、對方沒有能力實現原本的婚前承諾,自己就要努力學習適應 ( 當然,也有人會重新考慮這段關係的存續 )。

結婚,並不是單身者認為最理想的愛情狀態——跟這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能更接近真實的自己。而是相反,因為彼此的生活緊密相繫,也有互相支援的責任和義務,有些時候不要說做自己了,稍微任性一點,都可能讓自己感到負疚。

當然,結婚也不是單方面地受到對方影響。

自己的經濟條件、健康狀態、和家人朋友的關係也會擴散,所謂擴散就是把對方拉了進來,夫妻很難在一個屋簷下只是各做各的事情,過各自的日子,講白一點,我們都有可能彼此拖累。

接受這種「可能」會彼此拖累,而不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的事實,一切都不再「盡其在我」而需要另一半配合的意識,是結婚之前就應該要有的覺悟。不過這種想法多半是在婚後才產生的,可見得人在面對生活的時候,總是經驗比理論先行。我們總是讓生活教會自己什麼而不是相反,在事情發生之前所做的心理準備,總是在事情發生時,才會發現還遠遠不夠。

而我也是在當時,才發現人一旦不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至少是能夠適應的生活,在情感上要對別人柔軟,就會變得如此之難。

我察覺到自己的自私,不只一次想著早知如此,絕不會在此時結婚,但這種想法又讓我無比羞愧,好像我根本就不夠愛他,我以為是足夠的愛情讓我想步入婚姻,卻是遇到現實的一點點考驗,就發現自己的準備是如此不足。

所謂夫妻,就是要一起經歷「不理想的生活」_img_4

我準備好承擔另一個人了嗎?

準備好把我們的生活綁在一起,只要明白對方也不願意如此, 就能做到體諒,改變自己去配合現狀嗎?

我好像是看了太多心靈雞湯式的、對理想婚姻的描述,讓那些憧憬帶著我走進婚姻,奇怪的是我還自認為自己足夠務實,一直以來,時常看父母爭吵的我,認為自己對婚姻並沒有不切實際的想像。基於責任感,在和對方相處的時候,我會要求自己體諒,並且做出毫無埋怨的樣子,但是心裡卻不斷反省,自己過去對結婚的想法真的太過幼稚,我好像應該在自己更有能力可以幫助對方,同時又不需要改變自己的時候,才踏入婚姻。

但那種想法其實也是不切實際,就像我的一位大學教授,眼看我們這些年輕人都老大不小了還只是戀愛,他總是說,「錢?錢永遠都不會夠。心理準備?準備好了才要結婚生小孩?我跟你講,你永遠都不會準備好。

我們都會想要在準備周全,風險降到最低的情況下才去結婚,但是人生沒有「沒有風險」的時候,先生一直以來都相當節儉,誰知道那一筆在我們看來不算少的存款,遇到問題也是瞬間就見底了。

夫妻是必須共同面對風險的一種關係,就算只是基於義務和責任感而這麼做,我也感受到婚姻將兩個人綁在一起的力量遠比愛情還大,人們雖然歌頌愛情,但是一旦愛情讓自己不快樂,就少了堅持下去的力量。

但已經是夫妻了,在事情發生,先生因為沮喪而躲在被窩裡, 用棉被把自己的頭蓋住跟我講話時,我立刻覺得自己有責任義務, 要讓這個人從挫折中振作起來,抱著他的頭安慰,讓他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人

身分的轉變會讓我們逼自己去做很多事情,雖然偶爾也會懷疑, 自己能做多少、撐多久,但我是到那時才開始懂了,結婚,本來就不只是為了「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而結的。

本文節錄自:時報文化《在婚姻裡孤獨》
所謂夫妻,就是要一起經歷「不理想的生活」_img_5

adsnew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投票趣

你家誰簽小孩聯絡簿?媽媽還爸爸?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