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分享~老師的管教是可以不一樣的。

平凡的MA
平凡的MA 2012-02-03 11:49:54 版主 272

塔爾說:「數十年間,很多可以被幫助的人,沒有得到幫助,因為沒有提出正確的問題!」

最近因為一篇網路文章,吹皺一池春水,在我平靜的生活中,內心暗潮洶湧,很想有些回應,和大家一起來討論出問題的所在。

⋯⋯ 文章作者是一位老師,字裡行間大嘆現在的教育:孩子不能打罵管教,老師們紛紛明哲保身,文中還敘述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生的惡劣行為(罵三字經),老師的管教情形。他大聲疾呼這一切都是教改惹的禍,要大家記住台灣的教改罪人─李遠哲和史英。要大家用力轉傳文章,讓台灣人都知道。

我明知那位老師的論述是有問題的,但該怎麼回應呢?當我上了「哈佛幸福課第二堂」,大概就理出一個頭緒來了。

塔爾提到積極心理學的由來,讓我對應出過去大家關注的問題,認為孩子們不受教,老師沒有管教權,所以台灣教育愈改愈差。但我卻看到真正的關鍵,在於過去台灣的教育並沒有提供給老師和家長管教孩子的知能及「積極」的方法,所以面對孩子罵三字經時,只會用負面責罵(責打)或高壓的方式,要求他不要罵,或認定他會罵三字經就是壞孩子,貼他標籤。沒有人問過這個孩子,是不是太憤怒了,所以用這種方式來宣洩。沒有人想過問題不在孩子太壞,而在大人要改用積極聆聽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情緒及問題。

就像塔爾提到要用健康的心理學思維模式,開始來帶動改變,聚焦在正確的問題點來締造現實,幫助美國的孩子們。我很想邀大家回想我們自己成長的過程,父母及師長對我們的態度,有真的做到「尊重」嗎?整個教育體制是先用分數把會考試和不會考試的孩子貼上標籤,老師們在教導他們的同時,已經在心裡先給孩子打O和打X了;當孩子和老師互動時,如果老師認定他是打X的,跟他說話就先冷嘲熱諷一番,偏偏孩子是敏感的,即使不懂教育,都可以感覺出這個老師是打從心底看不起他,試想,尚在成長的他,有可能用理性的方式去和老師互動嗎?

而老師,以為孩子不禮貌,但你能想像這孩子在教育現場裡,已經被大人們用有色的眼光看多久了,他內心其實是充滿負面情緒的,連老師都一開口就用情緒性的口吻來嘲諷謾罵了,何況是孩子,能回答什麼?所以,如何學會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孩子,才是老師們的積極行動、當務之急。

不好意思,這次我多言了,但我想告訴大家,老師的管教是可以不一樣的。

幾年前在我的協會裡開辦守護學園。一天,有個孩子來到學園時,已在路上先打了同校的同學一頓,到學園時,一臉怒氣,走過學園老師身旁時竟大罵五字經,學園老師氣不過,把他抓來要我處理;我開頭就問他:「你一定很生氣,不然你不會對著老師罵五字經,對不對?」他被我善解後當下回道「對啊!真是超生氣的!」所以,他根本沒有注意到發洩情緒時老師在他身邊。我沒有貼他標籤,反而很關心他的情緒,問他願不願意說給我聽,他真的詳細說出在校被同學出賣,密告生教組長,所以他在犯錯被處罰後,就去把「爪耙仔」修理一頓。我立即同理他:「你一定是個很講義氣的人,你不能接受好友出賣你。」這時他覺得他的心情居然完被我了解,他的氣已消一半了。我告訴他,他若願等我,我也想要去找被打的孩子問清楚,既然大家都是多年好友,怎會任意出賣朋友呢?是不是有什麼原因?經我一提居然也表示願意了解,其實他在學園一直是個頭痛人物,所謂的大哥級,已經在學壞的當中了,學校老師家長都很頭痛,但在當下受到我的尊重,讓他壞不起來,因為他的情緒被安撫下來了,他願意冷靜去了解事情的緣由。

後來那個被打的孩子在和我談過之後,我帶他來到這個打人孩子面前,要求他們把針對這件事他們最想向對方講的話在我面前說出來,於是打人的說「你這個爪耙仔,怎麼可以出賣我!我真想再痛揍你一頓!」被打的說「我是不得已的,我被老師逼的!」他倆重複這句話,向對方發洩幾次後,我問他們夠不夠,他們都說可以了,氣消了。我告訴他們離開之前可以向對方發洩,一旦夠了就一筆勾銷,不能再向對方報復了。他們都答應後,我讓他們離開,學園老師在旁觀摩,就很疑惑地問我:「妳怎麼不要像學校一樣,在離開前讓他們相互道歉,相互擁抱表示和好?」我告訴她,那些叫做表面功夫,在他們沒有真正原諒前,你要求這些只是一個表象,用來滿足大人的虛榮心,以為已經處理好了,豈知這些孩子學會了應付老師,假裝和好給你看,等一下你前腳走,他就把人抓去再打。

我用這個方法,不到半小時,老師訝異地看到兩個人有說有笑的勾肩搭背走在一起。我們大人用對方法,孩子就能釋懷、能和樂相處了。至於教導他們分辨是非對錯,可以留在平常他們沒產生激烈情緒時,再心平氣和地說,他們會聽的。

重要的是:多年之後,孩子已經讀高中夜校,白天工作,他沒有變壞,和媽媽一起回到協會來,捐了他的薪資要給協會,因為協會在他最需要幫助時,拉他一把,他懂得感恩回饋。

塔爾說:「只有專注在研究積極的問題上,真正的問題才會被提出。」

「數十年來,一直都在眼前的東西,就在眼前,顯而易見,等待被發現。但是他們完全被忽略了。」

我覺得這句話用在教育上真對味!教改的核心真的在老師,老師您尊重孩子、說對話了,用對方法,孩子就教好了。學一些積極的方法,請用健康的眼光來看孩子,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教出好孩子!

...................................................

最近在上哈佛 幸福課 好多同修的夥伴們都是老師

分享 顏振寧老師 所寫的一篇文章

平凡的MA
平凡的MA 2012-02-03 11:55:10 #1F
 
另一位幼教老師-茉莉(暱稱) 茉莉因為幼教工作的經驗,身邊有很多家長,也有和我一樣家有特殊孩子的父母,所謂特殊乃因和一般不同,有些父母非常專注努力朝一個目標前進,即如何讓孩子變得跟正常孩子一樣,因此出現要求過動的孩子要能安靜學習、要學習障礙的孩子不斷透過補習加強,企圖他能跟上一般的進度,因為太專注在孩子不能的面向,反而看不到孩子其他面向,殊不知在這個過程往往更加重孩子的挫折,喪失學習的興趣,情緒受影響,連親子關係也變得不好。 反之觀察孩子的學習強項給予更多支持與肯定鼓勵,協助孩子往他適合的方向學習,孩子被關注到的美好面向增加,同時也補救他弱勢的部分,不以一般的程度要求他,而是以適合他的方法與進度來幫助他學習成長,孩子必能快樂學習,展現專屬於他自己的特色。 因為家裡老二的關係,我也在思索那些各種鑑定對孩子們的幫助及侷限,過動、智能不足、自閉…當這些鑑定結果出來時,會不會我們同時被它限制了,我從一開始得到那個鑑定結果~中度智能障礙,曾經不由自主的以那個看待孩子(感謝老天,我沒一直呆在那裡),到如今我知道我的孩子比起『中度智能障礙』多更多,他絕非『中度智能障礙』可以侷限的,因為我看的是他這個個體,而不是『中度智能障礙』這個標籤。鑑定必有其幫助,但不能只是專注在鑑定的結果,正如tal教授說的『我們能集中注意力是件好事,但是我們也要記得,這種集中精神的能力帶來的後果,卻不總是好事或者有益的。』
要求老師怎麼做,是所有專家最直覺的反應..... ^_^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都不同,思考與行為模式也都不同,A老師的方法若套用到B老師身上,是畫貓還是畫老虎?還是畫狼的時候變成畫狗呢? 同理,適合甲孩子的教養方式,真的就適合於乙孩子嗎?答案很明確。 ^_^
平凡的MA
平凡的MA 2012-02-13 09:22:23 #3F
 
這篇的大義是說 "尊重"二字 方法當然因人而異 每個家長不同 相對老師也會用不同的態度應對 所以對孩子應該也是
平凡的MA
平凡的MA 2012-02-13 09:28:55 #4F
 
http://v.163.com/special/positivepsychology/ 哈佛大學幸福課 線上收看 http://download.v.163.com/dl/open/00DL0QDR0QDS0QHQ.html 下載收看 以上是英文及簡體字暮 我將重點轉為繁體 在第二課 有段話 Marva Collins,Marva Collins20世紀30年代生於阿拉巴馬州,她父親是非洲裔美國人,母親是印地安人。她出生的時候,種族岐視風行,幸運的是,對於Marva,她父親對她非常有信心,從小他就對她說,“Marva,你將會有所作為,你可以成為一名秘書。”他之說以說秘書是因為那就是無形的障礙,或者說是有形的障礙,鑒於於她的種族背景,鑒於她的性別,Marva Collins努力工作,她很聰明,她成功了,她成為了一名秘書。做了幾年秘書之後,雖然幹得不錯,她覺得這不適合她,不是她的使命,她真正的熱情在於教書,她想成為學校裡的一名教師。於是她上夜校,幾年之後,她得到了教師證書,她結婚了並和丈夫搬到了芝加哥。她在那加入了芝加哥內城的公立學校,她在那裡看到的現實,是大量犯罪,毒品氾濫,最重要的是沒有希望。老師們的希望是讓孩子們在學校裡盡可能呆久點,為什麼?因為這樣他們就不會12歲加入街頭幫派,這樣他們就不會接觸毒品,不會犯罪。“我們怎樣讓學生呆在學校裡?”,老師們問,Marva Collins面對這種現實說,“事情將有所改觀”。 在上課的第一天——她教一年級到四年級——在上課的第一天,她對學生們說,“我們要練習自信。”她不斷地重複地說著這則資訊,整個學期猶如不斷重播的唱片,最後堅持了整年,幾年。“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你能成功,承擔生活的責任。停止抱怨,停止抱怨政府,停止抱怨老師,停止抱怨父母,成功與否全在你自己。”她繼續不斷地重複著這則資訊,她對學生們充滿期望,把眼光放在他們的長處和優點上,並加以培養、奇跡開始發生了:這些被老師認為是”不可教”的學生,到了四年級便可以讀歐裡庇得斯、愛默生和莎翁的作品;這些”不可教”的學生在十歲時,便可以做高中的數學。關於Marva Collins的謠言開始傳播,她怎能讓這些學生在教室裡呆這麼長時間,而其他學生卻想著離開學校?她一定是在強迫他們。 Marva Collins受夠了謠言的中傷,她離開公共學校成立了自己的學校,就在她的廚房裡。開始只有四個學生,其中兩個是她的孩子。逐漸地,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了Marva Collins學校——她稱之為西岸小學——一開始進入這間學校的學生都是從公共學校退學的,Marva Collins是他們成為街頭混混前最後的希望。奇跡繼續發生,逐漸地,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她不得不搬出去,他們在芝加哥租了一間小室。冬天寒冷無比,夏天酷熱難當,然而學生們被他們的熱情所驅動,他們繼續學習,奇跡繼續發生在他們身上:Marva Collins所有的學生都從小學畢業了,所有學生都上了高中並畢業了,她所有的學生最後都上了大學,並從大學畢業。沒錯,那些”不可教”的學生。Marva Collins數十年生活困苦,然而她努力平衡收支——畢竟,她的學生都無法付學費。但是,月繼一月,她熬過去了。 1979年,情況一夜發生了變化:CBS《60分鐘》的製片人得知了Marva Collins的故事並製作了15分鐘的節目,她一夜成名。1980年11月,新當選總統羅奈爾得雷根打電話給Marva Collins,請她做他的教育部長。我想她父親是對的。Marva Collins拒絕了邀請,她說,“我太喜歡教書了,我屬於教室。”恰好八年過去了,新當選總統老布希再次打電話給Marva Collins,請她做他的教育部長。再一次,她說“我太喜歡教書了,我屬於教室。”1995年,一位富裕的慈善家損贈了數千萬美元給Marva Collins,現在全國都有Marva Collins學校,數千名學生在裡面學習。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教師,前來目睹Marva Collins的奇跡。今天Marva Collins的學生裡有政治家,商人,律師,醫生——而最多的就是老師,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老師的功勞。 我要展示這位傑出女性的一個片段——請把聲音調大一點,它聲音不大——Marva Collins “積極學習法”:我想我做得很好,我想我很聰明,我很特別,我會教每個孩子這樣想。當他們不守規矩的時候,他們的懲罰就是要寫100個原因,說明為什麼他們棒到要做那樣的事。而且它們要按字母順序寫,我很可愛,我很漂亮,我很勇敢。我給他們例子直到他們明白,我令人快樂,我很興奮,我很厲害,我很棒,我是榜樣,我無與倫比,我很熱情,我很可愛,我很重要,我從不調皮,一直寫到最後一個字母。如果他們再犯,他們必須要用另一個同義詞,他們不能再用可愛了,現在孩子們會對新學生說,我知道你為什麼不守規矩了。 因為我厭倦告訴Ms Collins我有多棒了。她非常棒,這是她的書,對於那些——我知道,你們中有些人對教書有興趣,如果有一本你要讀的書,就是這本;對於那些對做領導有興趣的人,如果有一本你要讀的書,就是這本;對於那些已經是或以後想做父母的人,如果有一本你要讀的書,就是這本;對於剩下的人,如果有一本你要讀的書…… 她傳遞的資訊是什麼?首先,她本身就是榜樣,她和孩子們學習榜樣。他們讀小說,歷史書,他們讀關於英雄的書,談論英雄的事,他們都認清了誰是榜樣。他們從社區裡挑出榜樣,在家庭裡挑出榜樣,不斷地這樣做,這就是你培養適應力要做的事。首先,她就是榜樣,她有著很高的期望,我們要大量練習自信,我們要表現優秀,我們要成功。她有很多期待,她能看到潛力,她欣賞每個人的潛力,停止抱怨別人,承擔自己生活的責任。Marva Collins並不是軟弱的人,教室裡的她要求很嚴格。同時,她尊重每個人,她不是不切實際的”感覺良好”,我們不惜一切代價讓他們感覺良好,根本不是。她相信他們,她尊重他們,而且她要求很嚴格,這是領導的重要因素——這就是為什麼我之前提到,它是一本好的領導書籍,有很多非常和善的前總裁,他們的主要目標就是和善和受歡迎——完成工作的關鍵,完成事情的關鍵,同時也要尊重他人。她有樂觀精神,你可以做好,你會做得很好,幫助他們為自己和社區設立目標。最後,從專注缺點到專注優點,來自教育學校的Howard Gardner 談到了多元智力。他說我們要停止問一個學生是否聰明,我們要問這個學生有什麼優點,認清這個學生的優點,長處之後,我們便欣賞它。當我們欣賞它的時候,優點和那整個人都會增值。假如有一粒種子——種子是有潛力的,它會長成花草樹木——假如有一粒種子,如果它沒有受到灌溉,沒有陽光照耀會怎樣?它會枯萎死去。人類的潛力也是這樣,如果我們不灌溉它,如果我們不照耀它,它會枯萎死去。 人際關係也是這樣,如果我們——我們會經常談到關係,如何培養健康長期的關係——如果你不灌溉它,不照耀它,如果你不欣賞它的好處,好處就會貶值。本質上,Marva Collins所做的,也就是適應力的作用,就是締造一個與傳統智慧不同的榜樣,范式轉移實質上是從被動接受者——也就是政府沒有投入足夠資金,這是一個問題,應該重視。用外部條件,比如資源,影響內在性格很重要,但那並不足夠——從一個不積極,被動的受害者,成為一個主動的人。她改變了看法,你並非“不可教”,你可以發展,你可以做好,你可以成功。而她所做的實質上就是把他們帶到連續體的極點,因為每件事每個人都處於連續體的某處,我是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事物。想想你自己的生活,你是哪種人?各種情況的被動受害者還是主動者? 例如,假如說我女朋友離開了我,當我還是這裡的學生的時候,我主要想的是,我女朋友要離開我了——是的,那點我們以後再談,當我們熟悉彼此之後,現在我有點害羞——但是假如我女朋友離開了我,如果我是被動受害者,那我只會自憐,為自己感到難過;思考,思考這種情況以及它有多糟糕,我從一個被動受害者變成抱怨者她很糟糕,都是她的錯;我怨她,我抱怨我的父母,他們養育不當,我抱怨她的父母,我抱怨布希總統;抱怨之後,我變得沮喪和憤怒,對她生氣,對我父母生氣,對她父母生氣,布希總統,希拉蕊。總之我很憤怒,結果呢,很少結果。因為我沉迷於反思和自憐中。 我們再反觀積極主動者。首先,從定義來看,我會行動,我承擔責任,經歷痛苦之後我會到處走走,它很痛苦——下節課我們會談談經歷痛苦的重要性,談談允許自己人性化——但是我經歷痛苦之後,我會行動。我去能認識他人的地方,我去匹諾曹(哈佛的比薩店),或者另一個約會地點——我想時世變遷了,現在的哈佛和我畢業時的不同了——我承擔責任。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們會談談自我認識理論,它是Daryl Bem的研究,我們會詳細討論它,你不用現在把它寫下來——我會行動,行動會增加我們的自信,結果是更多的希望和樂觀。就像在自我應驗預言課程中所說的,希望和樂觀會變成自我應驗預言,我更容易找到伴侶,我更可能變得開心。重申一次,作為積極主動者,並不意味著不給我們自己時間、空間去讓自己感受痛苦的情感,以及擺脫這種情感。沒錯,我們一定會擺脫它,然而,我們要在適合的時間——它可能是現在,可能是一兩天后——去行動,去承擔責任,去做事情、這樣,我們對希望和樂觀的自信就會增加。我要說幾件關於做一個積極主動者及責任的事,它可以融入你的哈佛生活,這取決於你。讓你的哈佛時光充滿意義是你的責任,從這門課程學儘量多的東西是你的責任,我們作為教師,肯定會為它創造條件,我們會以各種方式支援你們。
平凡的MA
平凡的MA 2012-02-13 11:35:46 #5F
 
我們會以Marva Collins的故事為例——她的例子很典型,能說明很多觀點這些觀點會貫穿我們整節課——Marva Collins所做的就是幫助她的學生從消極的受害者——你是成長環境的受害者,是你的家庭教育,鄰里關係,和社會環境的受害者……諸如此類的,從消極的受害者變成積極的作用者。是的,那很困難,艱辛,不公平,但這是你自己的責任,沒人會來幫你,能否改變自己的人生,由你自己決定。但她改變了千千萬萬人的人生,現在還在這麼做,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看看芝加哥學院體制,Marva Collins就在那體制下執教,還是那個老問題,“怎樣才能讓學生們在學校,留得久一點?如何讓他們在10或12歲後還留在學校,讓他們遠離街頭幫派,讓他們遠離毒品和犯罪?”“如何使他們安全地留在學校?”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但還不只如此, Marva Collins重新定義這個問題,她提出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培養學生,激發他們的潛能?”這問題改變了一切,因為她看到了每個學生的潛能。她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和品德,潛能,優點,品德,能力,這些是其他老師沒看到的。因為他們沒提出這個問題,打個比方,他們只會問,“你在螢幕上看到多少個幾何圖案?”他們完全忽略了車上的孩子,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潛能。如果我們看不見學生的潛能,不去栽培它,它就會枯萎而死。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媽咪投票趣

你家誰簽小孩聯絡簿?媽媽還爸爸?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