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爆「食人菌疫情」該取消旅遊?解析症狀、傳染與預防:做好2件事

近期日本爆發嚴重的「食人菌」疫情,截至6月為止已經有977人感染,且超過去年的人數,創下1999年統計以來最高紀錄,也讓不少民眾人心惶惶,甚至引發「日本旅遊該取消嗎?」等討論。《優活健康網》整理食人菌的相關資訊,包括食人菌症狀、好發族群、預防與監測狀況,只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就能避免被傳染。

日本爆「食人菌疫情」該取消旅遊?解析症狀、傳染與預防:做好2件事_img_1

食人菌是什麼?

「食人菌」是A型鏈球菌的俗稱。A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若身體免疫力不佳,造成皮膚傷口感染後,傷口就會出現組織壞死僵硬的情況,外觀像是被挖掉一個洞,看起來好像「傷口被吃掉一塊」,所以也被稱為食人菌。

食人菌感染有哪些症狀?

A型鏈球菌感染症狀包括喉嚨痛、吞嚥困難,並合併發燒、噁心、嘔吐或是腹痛等症狀,有別於一般病毒感染所產生流鼻水、咳嗽、結膜炎等症狀;若要確定是否感染A型鏈球菌,必須做喉嚨細菌培養才能診斷。

A型鏈球菌最主要可能引發A型鏈球菌咽喉炎,其症狀可依年齡區分:

  • 3歲以上:喉嚨痛、吞嚥困難、高燒、頭痛、腹痛、噁心等症狀。身體檢查時,也可能發現扁桃腺腫大、草莓舌、淋巴結。
  • 3歲以下:症狀較不典型,喉嚨痛相對不明顯,通常會出現鼻塞、流鼻水、低燒以及前頸部淋巴結有壓痛感。

食人菌會傳染嗎?

A型鏈球菌會傳染。A型鏈球菌主要為飛沫傳播,以感染上呼吸道為主,若沒有適當治療容易引發併發症,包括猩紅熱、風溼性心臟病、急性腎絲球腎炎、及化膿性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因此,若有相關症狀請盡早作喉嚨細菌培養,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投予抗生素。

食人菌好發族群?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過去受訪時曾指出,A型鏈球菌好發於小學以下孩童、運動員。其傳染途徑類似於感冒,都是在人和人接觸的過程中,經由呼吸道及飛沫傳染,因此在密閉環境或人多的地方,例如捷運、學校與軍營等,感染A型鏈球菌的機率都比較高。

食人菌如何預防?

北市聯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於臉書粉絲頁指出,A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容易寄生於喉嚨、生殖器黏膜、直腸和皮膚,平常較常見的是咽喉炎和局部皮膚感染。面對A型鏈球菌須保持警惕但不用太恐慌,也不用害怕去日本旅遊,戴好口罩和洗手就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食人菌監測現況

針對國內疫情狀況,A型鏈球菌感染不屬於法定傳染病,但依據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LARS)監測,2024年第1週至第22週,每週A型鏈球菌檢出件數介於22至36件,與近4年趨勢相當。

疾管署持續針對A型鏈球菌感染個案的菌株做基因定序,以了解主要病原株致病力與傳播力狀況。許多民眾擔心台灣是否會爆發食人菌疫情,對此疾管署回應,目前國內病毒株與疫情都未觀察到異常。

延伸閱讀
腺病毒多久會好?「燒久姬」腺病毒症狀有哪些?治療、預防一次看
腸病毒症狀有哪些?一定發燒嗎?感染徵兆、潛伏期、預防方法一次看

原文出處
日本爆「食人菌疫情」該取消旅遊?解析症狀、傳染與預防:做好2件事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