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出去曬太陽
P. rubra 2011-06-10 13:28:31 版主 2819

(轉貼自世界日報)

《社會切片》為情自殺 究竟傷害了誰?

作者:卓以定

June 05, 2011 06:20 AM

今年母親節前,中文媒體登載著兩件令人扼腕的傷心事件。台灣考試院長關中的獨生女兒關雲娣在上海墜樓身亡,留下家中才六個月大的女兒,一個才34歲的美好生命就這樣消失。關中夫婦疼愛有加的寶貝,就從父母替她買的房子跳下,猝然離去。

子女自殺 痛不欲生

幾乎同時,世界日報和世界周刊都報導,女作家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出了一本英文新書,紀念她的女兒。在2004年11月,因「南京大屠殺」而享譽的作者張純如,開著自己的白色汽車,帶了一把骨董手槍,用自己的手開了一槍,結束了她短暫又精彩的36年生命。留下了一個才兩歲有輕度自閉症的兒子、先生、還有深愛她的父母和弟弟。

兩位女性都是中產名門之後,本人更是才貌雙全,享盡寵愛的獨女。不論她們的婚姻如何,但都擁有事業和深愛她們的父母,卻仍然用如此激烈的方法結束生命,讓年邁的雙親,白髮人送黑髮人,人間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

當關中夫人邊哭邊趕去上海,她在機場哭叫:「請天下子女不要再傷父母的心」! 這樣的錐心呼號,令每個人的心情沈重。關中熬夜寫下2000多字的悼女文,其中幾句如「一向對女兒充滿信心,為什麼竟讓妳在關鍵時刻孤立無援?」,「女兒,妳為什麼不再向爸爸訴說心事?」,「妳這一跳,把爸爸從天堂摔入地獄,把爸爸一生從此變成灰色…」,「如果能換回妳的復生,爸爸寧願哭死…」這一切的一切,不能不讓我們認真地想想,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這種子女一再讓父母傷心的事?

親人自殺 創傷一輩

親人自殺,家屬的心靈創傷是一輩子的!自殺者家屬有強烈的心理衝擊,如果還得目擊自殺現場,更會產生震撼的可怕經驗。由於死者和延續生命的信仰完全違背。社會對自殺者家屬的注意和好奇,都令家屬感到羞恥和罪惡。

在我數十年的門診所生涯,每位新來的病患,我都會仔細地問過原生家庭歷史。甚至會問父母是如何認識,如已往生,會問如何死亡?什麼樣的疾病?一般說來,患者都十分合作,侃侃而談,什麼痛苦都可以很自在的說出,唯獨精神疾病較難啟口,而難中最難的就是家人的自殺,甚至有些人會說「家父是意外去世的。」說到此,就已痛苦地說不出話來。

如深問是為何意外?如何結束生命?此時的病人早已眼淚汪汪了。「自殺」帶給家人的是終生的遺憾、責備、內疚 創傷,也成了家人的「忌諱」(taboo)!家人的遽逝,造成家庭重大的危機,承受多重創傷,家人之間的互動立即改變,甚至面對家人關係破碎的危機。因為太多層次的負面情緒都會一再出現。包括害怕、傷心、焦慮 憤怒 冷漠、罪惡,自憐和否認等等呈現。

2004年的8月,就在雅典奧運剛開始時,擔任模特兒的徐子婷因為同居男友變心而跳樓自殺。她的父母都是公眾人物,母親應采靈是電影電視明星,父親徐明曾經是籃球國手,明星和催眠研究推廣者。當時的徐子婷是因她初戀的男友移情別戀,愛上了子婷最信賴的乾妹。讓她在死前幾個月十分痛苦,而選擇自我結束了短暫的一生。當時她的遺言給父母,是「請讓我自私一次」的遺言,真是帶給她父母的哀痛欲絕的追憶。

應采靈和徐明這對銀色夫妻,攜手走過喪女之痛後,最初幾年有了一百八十度生活大轉變。在喪女陰影之下,徐明酗酒失控與妻子發生衝突,波及前來協調的鄰居,眼見兩人婚姻瀕臨破裂。後來又破鏡重圓,兩人努力大和解收場。這幾年,兩人攜手度過最為慘痛時期,轉用正面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和鼓勵其他的悲劇當事人。

徐明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恨沒有力量,愛才有力量。更多的愛才有更多的機會去幫助別人。大家都有痛苦難過的時候,就像我曾經失去最愛的女兒,所以我要教大家如何找到快樂。」。應采靈這次看到關家失女,說「十分同情關中夫婦,請大家給他們時間去癒傷,我自己更是經過五年多才慢慢回復。」

衝動自殺 為情所困

因感情突然遭受背叛時,有些人會一時衝動的想尋求死路。這種因走不出情關的自殺,也是男女分手前後一個十分可怕的危機。尤其是對年輕男女,常會以為這段男女關係夭折,就是人生從此完蛋了。這樣子衝動自殺的人在個性上往往有些人格的特質。他們倔強、剛烈,又極端敏感,要求完美。因為衝動又固執,容易孤立自己,更會想不開鑽進牛角尖。其實他們為情所苦,遽然失去生命,影響至深的不僅是情人或配偶。最深的是生養他們的父母,還有其他的家人也會為此影響終身。

X是一位受了著名大學女博士教育的中年母親。曾經打過數次電話諮詢,很害怕來後對自己的未來事業影響。後來經過掙扎,終於現身在診療室。她戴著流行的金邊眼鏡,未施脂粉,頭髮梳剪得宜,穿著大方。最令人難忘的是,她說話一旦講到家中情形,臉上流露出悲苦,眼淚在眼眶內,一直控制的沒讓它落下。

她直接切題,講她的長子痛苦。當我想問她家中情形時,X也不想長談,並說:「其他的家人都沒有問題。」其實,當家庭都生病了,難道家中別人都不會感染嗎?她才耐心地娓娓說起。她和先生在美國的科技職場各有一番天空,兩人都有極為光輝的事業前途。

兩人都是來自很好的家庭,是長子和長女。婚後在攻讀研究院時結婚,又先後生下了一兒一女。女兒現在已經大學畢業,攻讀醫學院,並已有了未婚夫。這次來是為了兒子Y。Y從小內向,極端聰明多感。從來在校都是位居學業尖端,得獎無數也是所有老師的寵兒。長相更是斯文又高大,沒有結交異性的經驗。

一直到進了某大研究院遇到了一位實驗室的女同學開始戀愛。X和先生都很開明,不會為了對方的種族不同而反對,總是多方鼓勵Y的感情生活。沒有想到兩人戀愛了兩年不到,突然女方要求分手。Y平常很少打電話回家,都是用電子信報平安。

那天居然在深夜打電話回家,開始和父母交談。說到和女友分手之後,反應怪異,居然很久無聲。X忙問兒子在幹什麼?原來兒子Y在哭泣。X對我說,這是她第一次聽到兒子的哭聲,兒子在印象中是個不會被打倒的人,令她震驚不已。X於是從那天開始,天天都在睡前打電話給兒子問安。並且飛去兒子的學校鼓勵兒子去尋求心理醫生的諮詢,把心中的痛苦都說出來。

此時的X,突然大哭叫了一聲,眼淚開始大量流下臉頰。邊哭邊問我:「請問我這樣子的做法對嗎?兒子會不會自殺啊?」我反問她,「做得很好啊。為何有如此的想法?」

X這時才開始說出自己心中最大的隱痛和害怕。原來在她的原生的家庭之中,她原有兩妹兩弟,都很優秀,後來也都先後出國留學。比X小一歲的大妹,功課雖不及X,但是個美人胎子。但是在研究院的第一學年,結交了人生的第一個男友。她還帶了男友來找過X。後來不知為何,兩人感情很快告吹,當時X妹並沒有告知X。而是從小和X妹最親的小弟在電話知會,說二姐(即B妹)很suffer,給他打過一次電話。

X當時正在忙於準備自己的Ph.D.資格考試,想考完再好好開導自己的妹妹。沒有想到一天半夜收到大妹學校的室友好友通知,大妹已經跳樓自殺死亡了!X後來要求博士資格考試延期,趕去大妹學校辦理所有一切事宜。然後才通知留在國內的父母趕來….

這件年紀輕輕大妹自殺的事件,雖然已經發生了數十年,父母後來看著其他的兒女都已在美成家立業,也來美移民生活,可是一家家人迄今都不常再度提起。這幾年老人先後過世,大家也只有在歡樂時偶而提起,希望她如果在世該多好?也不知道她真實結束生命的失戀原因,提多了深怕大家傷心,都盡量不再深究。

X說一直到自己的兒子Y的失戀發生,才感覺自己絕對不能再失去自己深愛的家人了!想著,說著,難過得一再落淚…

遺傳因素 不可忽視

所以,家人自殺豈止是一個寶貴生命的結束?它帶給摯愛的家屬是永遠的心碎,不斷地譴責和終身的遺憾!在2001年台灣知名作家吳淡如的「昨日歷歷,晴天悠悠」(方智出版)就是誠實又坦白地敘述多年前作者的小弟,在剛分手的女友家的大樓頂跳樓自盡,小弟和她在台北同住,於是她第一人趕去現場,小弟的死對她們一家人所帶來多年的痛苦,自責和憤怒,在書中寫得十分詳盡。這是我讀到一本最為客觀又坦誠的談自殺的難得好書。最值得細讀的是書中前半部,她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都是常考第一名的好學生成為著名教師,尤其父親還曾經留美回國,雙親俱在,是所謂健全的家庭。作者形容就是「父母受過高等教育,擁有良好職業,自律又保守,生活嚴肅無創意,兒女一言一行都不能馬虎」。所以他們的兒女表面聽話,內心反骨,吳淡如和小弟更都是考進台灣大學第一志願的高材生,但是都不聽從父母轉系,堅持做自己。

小弟死後,她經過七、八年的靈修,靜坐,她才可以真實面對小弟的死。最開始是先試著剖析自己,作者說她就具有憂鬱的的天生性格,心情起伏很大。在台大時,一位男友曾經批評她「心情變化,翻臉就像翻書這麼快。」後來她閱讀小弟的日記,發現同樣的心情高低迴盪,和她極為相似!

於是她開始理性分析自殺者內外兩種因素,除了外在的小弟遇到人生波折之外,也有家族遺傳的內在因素。作者開始細研自家家族史,她坦誠她的家族性格的確容易悲觀。而且採取自殺的家人中,其實小弟並不是第一人。她的外祖母在她出生不久,就喝農藥自殺,留下了八個孩子。為什麼會丟下這麼多兒女而急著結束生命呢?老人家是因為玩牌,輸了一百元,被外祖父罵了,她就採取如此絕裂的方式結束了一生,留下一大堆小孩。

可以想見這八個兒女,一下子沒有了母親,有些也無法控制情緒。她承認在童年時的記憶自己的母親也很不快樂。當時教師賺錢不多,父親為了養家糊口,日夜加班。教完書的母親回家還得準備明天課業,又得照顧他們。常常一邊幫她和大弟洗澡,一邊不斷唸著:「媽媽去自殺,你們叫爸爸再娶新媽媽…」。作者吳淡如說母親的低落心情,令她從小痛恨洗澡。

母親為了一點小事,就會如此悲觀。但是父母親照顧兒女無微不至,不論是營養,品行和學業,家境也一直是小康。但是為了母親的不快樂,她在14歲就選擇到台北去讀北一女,以為自此可以脫離家中的憂鬱情緒。後來小弟吳育誠也自己選擇和他一樣到台北讀建國中學,兩姐弟同住。但是她如今回想在台北的那些年,自己還是常常陷入不定期的憂鬱裡。

這本書主要是在寫她小弟死前的身心發展。當時死前一天他還在當兵的放假日,從花蓮回到台北姐姐的小公寓(就是作者),他和一群台大的好朋友,包括他前女友A,大家邊喝酒,邊抽菸。作者看出小弟情緒不好,就拿了一千元叫他們一起去喝咖啡。小弟很高興,還說「謝了!」這就是最後一次姐弟對話。

小弟原本女友A,後來大學畢業前結交新女友B,當時B才大一。小弟到花蓮當兵,才剛讀大二的B,因兩地分隔要求分手。當時小弟還故作瀟洒的說,十年後再見。天真無邪的B,作夢也沒想到的是,小弟會在台北她住處的大樓躍下。作者和B一起在警局抱頭痛哭。作者說小弟的死,受害最深的是父母家人,還有就是B,作者對她一直很愧疚。

可想而知,小弟死後,最感歉疚的就是這個和他多年生活的姐姐了。她當時自己剛剛結束一段痛苦又短暫的婚姻,長期躲到國外剛剛回國。她有整整一章就在想「如果我在這裡,會否及時知道問題…?」「如果有一刻可以抱抱他…」,「如果我敏感一點…」。最後她的結論是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如此,所有的如果只是增加嗟嘆而已。作者的母親也責怪她「如果我不讓小弟在初中到台北念建中,必然不會如此偏激」,一講到這,作者又會覺得是不是自己把小弟帶「壞」的?內心被所有的負面情緒包圍。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她發現自己在14歲到25歲,其實不知有過多少次自殺的念頭。現在回想起來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無聊理由。只是當時就是想不開,這些理由就從螞蟻變成了暴龍。她才總算明白原來小弟不過只是因一時一念之差,心存報復,又鬱卒而衝動地結束生命。

難怪連最後和他一起喝酒抽煙的好友,和前女友A等都沒有預感到小弟即將不測。所以吳淡如從此開始寫和愛情有關的雜文。她覺得自己既然救不了自己的小弟,至少可以幫助有些別人受困在愛情蛛網中的難弟和難妹們,因為人類太容易失去耐心,太容易動一時的意氣,企圖以一了百了的方式解決情感問題。

她的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是,她只是想寫出助人,但處處都能體會珍惜和感恩,沒有責怪。她在書中後半部提到她的幸運,和她家人們的幸運。小弟走後,一家人都痛苦萬分。接著就是每個家人痛定思痛,開始反省,「我們這個家和我們每個家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人生誰都有輸贏的考驗,除了先天不能避免之外,值得成長的是後天心理的改變。人生是一個奧秘,不是要解決全部的謎題。但是一定要學會能夠經歷,學會愛和被愛,學會歡樂歌舞,愉悅地生活。

如今的吳淡如結婚育女,有著幸福的家庭,再次搬回宜蘭家鄉。她的父母都有著自己選擇的生活和嗜好,也都喜愛自己退休的生活。她的大弟一家和兒女都在加拿大,過著安穩的生活。最難得的是她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著更為正面的溝通,比以前更為美滿的親子關係。我真是從書中佩服作者的十年成長。她是選擇面對自殺的問題,誠實的接受問題,包括內在和外在的,又很有層次,有系統的解決和處理問題。同時也能幫助別人不要再選擇自殺,誠實面對為情自殺的家屬該如何繼續走下去。

感到絕望 女比男多

自殺的人因素很多,每個人都有他(她)自殺的原因。本篇文章僅僅探討年輕人為情所困,而為此結束生命,犧牲大好前途的。大部分的人是有了多年的心理疾病,在美國很大的比例自殺者有諸如憂鬱症,躁鬱症等。平均在美國自殺者有75%在自殺前一年內曾經為此心理問題看過醫生。除此之外,嗜藥包括酗酒和抽煙者,甚至好賭博者,家族有自殺者也是容易為自殺的高危險群。

自殺時,一定是對現況感到絕望。自殺者,年齡從青少年到35、36歲是高峰期,女性遠比男性多很多。以地理環境來說,種族中以亞洲族群是最高危險群,其中又以華人、印度、日本和韓國等人最多。

自殺案件每天都發生,每個自殺者的背後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一定也有著悲痛欲絕的親友。死者不顧至親好友的痛苦而選擇自盡,一定也有著他(她)無法對抗的原因。不可否認,大部分的死者自殺是心智疾病的結果,是可以治療的,這也是我為什麼要花了如此長的時間來解說這兩個案例。

及早察覺 採取行動

第一個案例,X母親體會兒子有可能有嚴重的心智問題,及早察覺並採取行動(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立刻選擇經常陪伴在難過的兒子身旁,並且半強迫又鼓勵地要求他持續去看心理醫生。所以只要我們能夠認出些微自殺意圖的人,自殺是可以預防的。大部分自殺者(超過2/3)都會在語言,文字或日記表示他們想死。在行為上也有徵兆,如睡眠混亂、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等。一定要及早找出他釋放壓力的方法,說出來,才有辦法解決。一個方法不行,再找別的方法,不要放棄。

一般防止方法有:

一.家人不給意見,傾聽他的求救信號,當忠心聽眾,時時關懷和傾聽。

二.給予他安全環境,甚至改變他現在環境,拿走所有自殺工具,遠離大樓,隨時陪在身邊。

三.持續尋求外援,不少父母會跟長大的孩子說任何感情挫折要跟父母講,別做傻事。但是兒女大了,再怎麼跟親近,兒女感情的事是無法觸碰的秘密,只有專業人士或是知己好友才能傾吐。

四.避免任何可能精神心理疾病,應該及早就醫治療,生命才會得救。降低自殺最可行的方法,該是把自殺當成疾病,不僅以為是個人意志力薄弱。要早期預防,診斷和治療。

由吳淡如弟弟的死,我們更明白自殺即使是為情,也摻有多種因素合和而成。除了他個人的人格衝動特質,生活方式,剛剛由學生轉變成軍人,改換環境,女友變心,解決問題的偏激,對死亡觀念的不確,又加上一夜喝酒抽煙,和天生憂鬱多感,才匆匆結束生命。

吳淡如的敘述,更能教會我們,即使家族有著危險的遺傳病例,我們依然可以面對問題,尋求專業幫助。個性衝動或是心情憂鬱都是會遺傳的,但都可以用心理和藥物治療改變。早早學會勇敢地面對生活和情感關係等問題,自殺是可以避免的。吳家彼此互相修護過去的瘡疤,讓時間來治療,照樣可以把家庭維護健康不再成為是想不開的問題家庭。

父母慣於照顧兒女,很自然將兒女的幸福也化為是自己的職責,父母應該是子女的終生守護者。子女如果選擇自殺,更使得父母質疑自己失職,不然怎麼會幫不上忙?其實為人父母能做的,或許是讓沒長大的兒女早早就看到人生的不同樣貌,易變的人生變化包括感情。社會上多少人生活在環境惡劣,依然可以忍受煎熬。愛情的變幻,並不是自己一人可以控制。失敗為成功之母,不論成敗,父母親都會百分百支持兒女。

父母親在和成長的兒女也不要避諱談到自殺的任何事件,因為這絕對是「親者痛,仇者快」的父母最大痛心。受傷最深的,永遠是最愛的家人,而不是所謂的敵人。因為一段感情開始都是美好的,但如果因為感情變質或遭背叛,就想著要對方一輩子難受或懊悔,賭氣自殺。以為對方和第三者一輩子都不會幸福,而結束生命。常常受害者不是對方,而是自己最親近的人。除了包括雙親,還有兄弟姐妹和兒女!而且會讓家人一生都常想「如果及早發現就不會結束生命… 」地永遠遺憾。如果留下兒女,等他們長大,知道真相,這又該是多麼沈重的遺產啊!

從1950年代開始,全世界到處都有自殺熱線,在台灣還有張老師熱線,顯然對於自殺率的下降並沒有意想的成效。專業的設置都沒有成功,何況是平凡的家人?所以自殺者的家屬不要過份自責或內疚,或是後悔沒有及時阻止不幸發生。事實上,逝者的生命並非其他人可以控制,沒有人要為此負責。

最後,要引用吳淡如在書尾的形容的轉變(transformation)「只有我了解,我的心中還有一個病號。我把它放在只有我知道位置的精神療養院裡,且在四周裝置了隔音軟墊,保護它,因為它太脆弱。然後我經過了一些年,一些挫折,經歷了甚至會讓自己不認得的昨日自己那樣的轉變。直到有一天,我心裡有個聲音,告訴我,它該出院了。我終於能把不見天日的悲傷釋放出來,感覺它在陽光下,以最強壯的姿態與速度長大。」

對於家人自殺,是人生一大哀慟,療傷哀慟過程必定漫長。但能夠在親友和家人陪同下,隨著時間和空間,對於死者的病態逐漸認同,逐步走過悲傷,人間到處還是有藍天的!

●防止自殺機構列表●

機構名稱 電話 語言服務

全國防止自殺專線 1-800-273-TALK 24小時,提供超過150種語言服務

紐約市「心理安康一線牽」專線 1-877-990-8585 普通話、粵語

加州聖荷西心理健康局自殺危機服務 1-408-279-3312 24小時,華語服務

加州聖荷西心理健康局電服中心 1-800-704-0900 撥通後按4,可接通華語服務人員

徐 徐
。快樂就好。 2011-06-10 13:39:46 #1F
 

謝謝分享

推~

出去曬太陽
P. rubra 2011-06-10 13:40:33 #2F
 

台灣憂鬱自殺防治專頁

http://www.jges.tpc.edu.tw/s04/page9703.htm

助人之道

◎當我們面對憂鬱情結或有憂鬱傾向的伙伴時,我們可以這麼做:

※ 意識到有想不開的念頭時,要先行釋放壓力。

※ 務必向家人/朋友/老師求助。

※ 說出心中的痛苦與恐懼就能鬆一口氣,別讓自己孤單的扛下全部的負擔。

※ 對自殺念頭喊停,找專家協談,找出活下去的理由。

※ 安心專線0800-788-995或直撥1995

◎只要活著,就有時間對事物重新評估,可以遇到其他的人,學到一些東西,走向夢想的地方。

1. 關懷與傾聽

*周圍有人談及自殺念頭時,請傾聽他的心聲與感受,那是他的求救信號。

*不必害怕伸出援手會惹麻煩或無法承擔,當他的聽眾即可。

*不給個人意見或批判。

2. 安全的環境

*如果處在危險階段,將可能的自殺工具拿走,隨時陪在身邊。

3. 尋求外援

*聯繫當事人家屬、較親近的相關他人、專業輔導機構或報警。

4. 醫療藥物的治療

◎聽聽他們在說什麼,並立即回應,如此,生命才會得救。

 

Angelina的娘
Angelina的娘 2011-06-10 13:41:09 #3F
 

幫推

雖不算是切身

但心理真的很痛很痛

巾&圓&芯的媽
巾&圓&芯的媽 2011-06-10 14:09:56 #4F
 

推~

謝謝分享!!!

BEBE的媽
BEBE的媽 2011-06-10 15:07:25 #5F
 

哀!上星期才聽到一個認識多年的同行為情自殺

和我同年未婚的一個女孩子

本是一個開朗活潑小姐

因為男朋友而得了憂鬱症

去年底還見過她

想不到竟然自殺了

真的很令人枙埦

(原作者於 2011-06-10 15:09:08 重新編輯過)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投票趣

你家誰簽小孩聯絡簿?媽媽還爸爸?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