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佔了人體的70%,而身體對於水的流失卻是斤斤計較,只要身體水分流失超過2%,就會開始減少出汗、心跳加快;尤其是爬山健行活動中,行走、流汗、排尿都讓我們持續流失水分。如果流失超過4%的水分,就會發生「脫水」而昏倒的情形。
在夏天的一日健行活動中,大人應要準備2000c.c以上的飲用水,小孩也要超過1500c.c 。我們家曾在一天的行程中,未攜帶足夠的水量,而開始限制飲水的次數及用量,在乾渴中行進簡直是度日如年。
而在多天數的行程呢?不管是喝水、煮食、泡咖啡等,事事皆要用水,但不是所有的路線都有規劃良好飲水設施及自來水,而這麼多的水也無法經由背負的方式帶上山,所以如何在荒野中找到合適、安全的水源,是所有參與戶外活動的人們都要學習的重要課題。山泉水甘甜可口,所以常會在山上看到老一輩的人直接生飲,但看似清澈見底的溪水,事實上水中可能存在細菌、水蛭、寄生蟲或蟲卵等,直接飲用是十分危險的事,輕則腹瀉,重則造成寄生蟲寄生體內造成更嚴重的疾病,所以絕不可生飲。
以下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水的來源,二是如何把水過濾乾淨。
水的來源
雨水
山屋儲水槽的水大多是以此方式取得,通常是從屋頂引流進山屋邊的儲水槽。由於來源單純,雨水接觸的設施也少有髒汙,只要初步的目測檢視水面無問題即可使用。如是在野外紮營,在下雨時可在帳篷水線下方取水,就可收集到乾淨的水源了。
流動水源
在山裡,如在行程中有溪水或山泉水可以取用,那可真的是五星級的營地了。取用時要避免撈起接近溪床的水,此處容易撥起泥沙、石頭一起放進飲水之中。選擇在稍急的流水下方裝填,通常可以接收到不錯的水質喔!
不會流動的死水
在完全無水可用的場合、萬不得已的情況,湖水及黑水塘的池水就不得不考慮了。湖水的水面有各種水面生物及油汙,在撈水前要先撥開再取水,並在容器的進口先放置紗布或頭巾做水源的初步過濾。
如何過濾水
看得到漂浮物及泥沙的水,可先使用紗布或頭巾做初次的過濾,讓之後進一步處理更為容易。
使用過濾器來進行濾水前,最好能先經過上一步驟,減少濾水器堵塞的情形,也可以延長其壽命。濾水器品牌及種類眾多,一般分成陶瓷濾心及中空纖維濾心,在經過過濾後都已達到生飲的標準,只有口味及顏色無法完全過濾到最佳的情況。
我們家最常使用的消毒方式,就是將水煮沸再飲用。只要有攜帶煮食裝備,就可以使用此方式將細菌、寄生蟲殺死。較為麻煩的是,在每次煮沸後,都要等到冷卻後才能飲用。
台灣山區的水資源十分匱乏,而每個人都希望能在山上喝到甘甜的飲水,因此節約用水及維持乾淨的水源是每一個健行者都應具備的責任。勿在山屋使用儲水槽的水來清洗鞋子或碗筷,勿將廚餘倒至溪水中,大小便要遠離水源超過60公尺以上等,這些都是登山客應有的基本道德,才不會因為一個人的貪圖方便卻汙染下方的飲用水,影響他人使用乾淨水源的權利喔!
《第一次親子健行好好玩!:新手家庭也能輕鬆入門,登山知識×行前準備╳路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