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同事朋友跑來問我,為何已經三年多都不參加她們的聚會。我很現實的想,過去我參加是增加人脈安全感 學習工作。我也在那一個團體練習當領導者,盡力服務過,無愧我心。
現在我在自己的單位,已經升上去當領導者,就打算維持在現有狀態,不想太忙,也不想去那邊認識人來拓張事業(事業心不強)。去那邊團體的利益不多,反而要花時間聽別人說話。(有的人很愛自憐...聽他說就夠了,即使很想吐......有的人愛表現自己很懂, 不方便回嘴, 二者都讓我覺得內心受到壓抑)
我寧願回家陪老公小孩。因此,很客氣的說自己現在很懶,沒啥動力。所以就不參加了。
接著,晚上跟念大學的孩子聊天,暑假她從海外醫療回來。她跟我說她接下來不參加海外醫療團,覺得已經服務夠了。因此慶功宴不想去去。怕被指派工作。想在家休息、舒服、念書、自在。我覺得沒啥問題,也沒說甚麼。
但後來在臉書,看到慶功宴照片,突然覺得孩子這樣是否正確? 全團只有她沒參加。一堆職場學長學弟妹都參加。
她顯得很怪,還是其實也還好?
問一問老公,他覺得還好。但我先生比我更孤僻。他甚麼都是孩子正確。並認為跟家人以外的人吃飯,從來就是浪費時間。
孩子應該不是有甚麼問題,純粹就是孤僻,更專注於書本。她國中高中畢業旅行.......都不參加。我們也沒勸說。就讓她這樣。
但想想,(突然良心發現) 是否我們身為父母,太放縱小孩隨著自由意志,繼續孤僻。
因為我們也是這種人啊/// 孤僻者之家~~
我自己覺得多少都有一些影子吧!
但他們的表現比我小時候更青出於藍~
像小毛荳明明就是學資工的孩子,但她怕別人覺得她像宅女,就一直掩飾她的學習性向,讓同學誤以為她喜歡資管...
坦白說我就是老宅女,不愛出門交際哈啦...可能帶給她比較負面一點的想法吧XD.
所以一直給外人冷冷嚴肅的感覺~
熟一點的就不會,可是在家中我們都像麻雀一樣,晚餐時非常喜歡分享一日有趣的事情...
我還滿珍惜這樣的家庭相處時光!
不知道這樣的感覺能否傳承下去
(像麻雀嘰嘰喳喳愛說話XD)。
不會
小孩小一就會說我不信
我到結婚公公說會把我當自己女兒和先生亂報氣象我都信耶 !
認識兩例是自幼分離,沒住一起,關係淡薄,但言行神情性格都很像,所以我相信性格會遺傳,當然也有沒遺傳的。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警覺是.......老二約國中的時候,我常抱怨工作上的事情,等這孩子高中, 發現孩子抱怨的方式跟我好像喔....
真糟糕。那時才趕緊跟他解釋,像我這樣是不對的,只會抱怨,沒想出解決之道。
會吧!
一直覺得我家老二不是個太好搞定的小孩,
只是我常講中他心中所想,所以跟我有種"同類"的感覺吧(?)
當老師訴說他的搞怪行為、
當班導認為他故意的、
當主任認為他在反抗……
我默默聽著,回家後一一問他原因。
他從小三開始比較多事件,但一開始是不說的。
我見他不說,便猜測他背後動機,詢問是否如此。
他很驚訝!
我說因為我以前也是這樣,然後就覺得為什麼大人都要以為我故意,
其實我只是想……
看當時是什麼事件,把我小時候的、記憶中的感覺,講給他聽。
似乎從那個時候起,他漸漸比較願意說出他在想什麼了,
有時候他好像也不太清楚自己在想什麼,我便幫他釐清,
是1?
是2?
還是3?
都不是?
都是?
這幾年下來,覺得他到目前還算聽我的話,
比較特別的是,相對於老師,這孩子比較聽媽媽的話。
雖然我常在BBH說開扁小孩之類,可大部分都是輕輕小手幾下。
看著他,就想到我以前,對我媽有著滿滿的憤怒,
我說過,
小五開始跟我媽吵架,
小六要我罰寫,我就不寫,滿滿的叛逆。
這樣子到了高中,終於在我抓住了她的雙手,制止她巴我的時候,終止了。
雖然繼續吵到大學我搬進了學校宿舍才休止,但她從此沒有動手。
想到以前和我媽的經歷:如果老二這孩子不是個性像我,
我能說中他的想法嗎?他到現在能聽我的話嗎?我不敢肯定。
有時在孩子身上看到我自己,想想,覺得老媽也是不容易,
面對一個邏輯和她大相逕庭的小孩……
就像我家老大,我真的無法理解他到底在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