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高曼:從靜坐呼吸開始鍛鍊你的專注力

noxcean.owo1
noxcean.owo1 2020-12-24 15:02:45 版主 3974

丹尼爾高曼:從靜坐呼吸開始鍛鍊你的專注力

傳簡訊、滑手機、上臉書、打電玩、逛網路、大量的資訊、二十四小時的媒體……,現代人幾乎無時無刻不分心。「注意力不足,已經成為我們社會的『新常態』(new normal),」《情緒智商》一書暢銷作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感嘆。

我們需要專注,才能追求卓越,但注意力卻成了愈來愈稀有的資源。該怎麼重新鍛鍊,讓這項隱形的心智資產,為工作與生活加分?

高曼在去年底出版的新書《專注力》(Focus)裡,為每個想要成功的人,提出了有用的分析與建議。

寫這本書之前,有一天,我趕著參加一個會議,卻遇上了塞車。情急之下,我一邊開車,一邊傳簡訊通知對方,「我已經在路上。」

打字的時候,好幾次都忘了注意旁邊的車輛。很糟糕對不對?後來,我看到一項新研究才知道,開車時傳簡訊,就跟酒醉駕車一樣危險。

這件事讓我驚覺,現代人的注意力發生了很大問題。

這個問題無所不在。你會看到:坐在餐廳裡共進晚餐的夫妻,不是相互凝視,而是緊盯著自己的手機。公司開會時,大家都在看簡訊或上網。車站裡,青少年忙著上臉書,而不是互動聊天。


各式各樣科技產品,讓我們愈來愈分心,無法專注進行手邊的工作,或專心對待他人。注意力不足的現象,已經成為我們社會的「新常態」。

就連我自己也不例外。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很專心地埋頭工作,需要查資料的時候才上網。問題是,一上網就會看到當天的新聞,我又很愛看新聞,常常不自覺地連看四、五則,完全忘了正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希蒙說過,「資訊會消耗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資訊過多就會造成注意力的匱乏。」確實,注意力已經成了一種愈來愈稀有、但也更加珍貴的資源。

我認為,現在該是我們採取主動,從日常生活開始,設法因應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舉例來說,我認識一對夫婦,他們晚上回到家,就把手機放入抽屜,不再使用。美國最近流行一種聚會方式:一群人坐下來吃飯時,先把每個人的手機放在餐桌的中央,當天第一個忍不住拿起手機的人,必須付錢買單。(全場大笑)

領導人需要三種專注力

注意力愈集中,做任何事情的表現都會更好。我在書中提到,每個領導人,或每個想要成功的人,都需要培養三種專注力。

第一,聚焦於自身(inner focus):聆聽自己的聲音,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釐清什麼事情最重要。

第二,聚焦於他人(other focus):能夠以同理心去了解別人的內在想法與感受,並願意幫助對方。

第三,聚焦於外在世界(outer focus):培養系統意識。你必須了解你的企業所面對的大環境或生態體系,這對於策略的制定、組織的管理和創新,非常重要。


注意力是可以鍛鍊的。它是一種心智肌肉,就像你到健身房練臂肌一樣,不斷地重複訓練,就能練出強壯的三頭肌。
我們可以來試試最基本的練習。只要兩分鐘就好。請各位在位子上坐直,閉上雙眼,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面。不必試圖去控制它,只要「看著」你的呼吸,感覺空氣從鼻孔進出。

緩慢地充分吸氣,然後充分呼氣。然後再來一次,一直重複。讓自己意識這些呼吸。假如你發覺自己的注意力開始飄移,就要把它拉回來,重新回到呼吸上。

(兩分鐘後)現在可以張開眼睛了。有沒有人發現自己分心?(不少人舉手)有沒有人把它拉回來?(幾個人舉手)很好,就是要這樣。

事實上,這個練習的重點,不在於要你專心,而是要讓你在分心時,把注意力找回來。這樣的練習,簡單卻很有效,會強化腦部注意力迴路的連結。


類似的練習,對情緒管理也很有幫助。腦神經學研究發現,當我們陷入焦慮和壓力等負面情緒時,右腦的活動會增加。反之,當我們快樂而積極時,左腦就會變得活躍。

科學家做過實驗,他們讓一家生技公司的員工,每天練習三十分鐘的正念(mindfulness)靜坐,其實就跟剛才的練習很像。這些人原本都很焦慮,壓力很大,右腦比較活躍。但在練習八週以後,他們的左腦活躍了起來,情緒變得正面樂觀,不再那麼沮喪。所以,這幾年來,很多企業都開始導入這方面的訓練。

不僅成人要練習專注,我更關心的是小孩。他們這一代的成長環境裡,充滿了最多讓人分心的事物,童年經驗已經整個改變。


有個八年級老師跟我說,二十年來,她都是用同一本《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當教材。但最近幾年,學生開始抱怨看不懂這本書。她認為,就是因為現在的小孩太容易分心,造成了閱讀能力退步。

腦部,是人體最晚發育成熟的器官,一直要發育到二十幾歲。這段期間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非常重要,必須藉由不斷重複的體驗,來塑造小孩的腦部結構和功能,而且「不用即廢」(use it or lose it)。

如果小孩不斷接受同理心的體驗練習,他們的同理心迴路會逐漸增強。如果小孩重複接受專注的練習(就像我們剛做的),大腦在這部份的迴路也會加強。

所以,我們必須給小孩最好的幫助,尤其應該培養小孩的認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能力,也就是練習專心於一個目標,不受其他刺激或誘因影響而分心。

「棉花糖實驗」的啟示

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做過一項非常有名的「棉花糖實驗」,把好吃的棉花糖放在一群四歲兒童面前,告訴他們:你想吃的話,現在就可以吃一顆,但是,如果你可以等一下,等我出去辦完事回來再吃,就可以吃兩顆。

結果,約有三分之一的小孩選擇立刻吃糖,另外三分之一猶疑了半天才吃、或早就分心跑去玩耍,最後三分之一的小孩則是等待了十幾分鐘,一直到實驗人員回來。他們得到了兩顆棉花糖。

十四年後的追蹤研究發現,當初願意等待的小孩,長大以後,不但有比較好的同儕交友關係,也更能抗拒衝動,延後滿足以達成想要的目標。而且,他們在學術性向測驗(SAT)的得分,比當年選擇立刻吃糖的小孩,高出了兩百多分。

這些小孩都來自高智商、高成就的家庭,他們的父母親都任職於史丹佛大學,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關鍵在於,小孩如果不能抗拒衝動,時常心不在焉,就容易產生情緒問題,無法專心上課,學習能力因而變差。

幾年前,紐西蘭完成了一項類似、但更有說服力的實驗,針對一千多個小孩進行長期研究,從四歲追蹤到三十幾歲。他們發現,兒童時期的「認知控制能力」,遠比「智商」或「家庭社經地位」,更能準確預測一個人在成年後的致富能力和健康狀況。而研究的結論之一,就是我們應該把專注的練習,列為學校教育的一部份。

 

轉載於-天下雜誌

於2020-12-24 15:03:52重新編輯過
chia_erh
chia_erh 2020-12-25 05:37:11 #1F
 

sticker_october_03.png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媽咪投票趣

你家誰簽小孩聯絡簿?媽媽還爸爸?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