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懂分離焦慮,好眠師教你這樣做降低分離焦慮對睡眠的影響

你的孩子會因為照顧者不在身邊,而焦慮哭鬧嗎?想必爸媽都有聽過「分離焦慮」這個詞, 到底什麼是分離焦慮呢?對於睡眠又有什麼影響呢?

一次搞懂分離焦慮,好眠師教你這樣做降低分離焦慮對睡眠的影響_img_1
photo created by serhii_bobyk - www.freepik.com

分離焦慮是孩子發展的過程

分離焦慮通常出現在6-8個月,1歲之後來到高峰。前者大概跟「學爬」同步,後者則跟「學走路」的時間接近。好眠師先前進修發展心理學時,教授有提到當寶寶探索範圍增加(大動作發展)時,在心理上也會對照顧者出現一波依賴。就像寶寶剛學會爬行時,會一直回頭確認媽媽是否還在,讓剛開始發展的寶寶不至於離開媽媽太遠發生危險。造物主對人的設計,實在是很奇妙啊!

分離焦慮發生的原因,跟寶寶開始理解「物體恆存」有關。「物體恆存」指的是「當物體消失時,寶寶知道它仍然存在,而不是沒有了」。根據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論點,寶寶大約於6~8個月開始發展此概念,於2歲發展完全。這個論點可以解釋,為什麼當媽媽離開時,寶寶會哭泣,甚至去「尋找」,因為他不確定媽媽是否會回來。

育兒本身就是一場分離的過程

如果把我們育兒的時間軸拉長來看,會發現育兒本身就是一場分離。從屬於媽媽身體一部分(胎兒),到需要我們細心呵護的幼兒,再到認知母親是與自己分離的外在客體,把依戀轉嫁到安撫物上(過渡性客體階段)。接著結交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圈,到最後有自主意識,離開我們、離開原生家庭。我們可以這樣說,練習分離是成功教養的一部分,孩子最終需要獨立且離開父母,展開自己的人生(寫到這裡有點不捨又鼻酸)

面對分離焦慮,不是避免分離,而是要練習分離

所以,面對分離焦慮的重點,並非不要分離,而是要「練習分離」。我們要幫助孩子去經歷自己是完整個體,學習獨立的過程。但同時也希望這個過程是和緩,不傷害寶寶的安全感。以下是幾個面對分離焦慮的作法:

1. 玩躲貓貓的遊戲

如果孩子還小,可以跟他玩些類似躲貓貓的遊戲。讓他知道爸媽消失後,很快地又會出現,之後再把躲起來的時間慢慢拉長。

2. 照顧者離開時,要知會孩子

不要因為怕孩子哭鬧而偷偷地走掉,因為他終究會發現。爸媽「不告而別」會讓孩子不知道你何時又不見,更加沒有安全感。

3. 建立簡單的「再見儀式」

離開時,好好地擁抱、親吻孩子,並且預告你何時會再回來。送托兒所、短暫請其他大人照顧所引起的焦慮感,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處理。

4. 保持平靜心情

大人離開時,不要表現太誇張的情緒,或者是預設孩子一定會難過。如果爸媽平靜自信地離開,也是傳達給孩子「這不是什麼大事,不需要太緊張」的意念。

5. 如果孩子情緒崩潰,要表達同理心

如果孩子情緒很多,照顧者要站在他的角度,用肯定的言語讓孩子知道你明白。比方說:媽咪知道你很難過,這真的不容易。然後還是堅定的離開,表達你對孩子的愛,也再次預告你會在回來。

分離焦慮引起的睡眠倒退

在睡眠諮詢當中,好眠師最常被問到的是「分離焦慮會不會影響睡眠?」姜珮的答案是「有可能,但通常是暫時性因素」。

對寶寶來說,眼睛閉上睡覺就看不見照顧者,所以有可能不想閉眼睡覺。因此抗拒睡覺,或在睡前哭鬧。但即便如此,我們通常不會把他當作睡不好的主要原因,而是暫時影響因素。如果照顧者能好好處理這樣的情緒,引導孩子建立睡覺的規律感,通常分離焦慮引起的睡眠問題,是表象原因,不會持續太久。但為什麼會有很多照顧者,覺得孩子是因為分離焦慮才開始睡不好呢?

原因1:大動作發展、睡眠轉換期在差不多的月齡發生

如剛剛所說,分離焦慮通常伴隨著大動作發展(6~8個月),也很靠近寶寶的睡眠轉換期(3轉2、2轉1),或是長牙等。「大動作發展」、「睡眠轉換期」跟「長牙」都是幾個影響睡眠的因素,導致很多家長把「分離焦慮」跟「睡不好」連結在一起,誤以為孩子睡不好完全是因為「分離焦慮」。但真正原因應該是綜合的,大動作發展時期對腦部的刺激、睡眠轉換的適應期,和分離焦慮引起的情緒反彈

原因2:照顧者本身很焦慮

這是很多父母沒有注意到的原因。人的情緒會互相影響,主要照顧者對孩子的情緒又有蠻大的影響力。當新手爸媽的第一年,我們有很多不確定感、疲憊、擔心,甚至是憂鬱的情況。小寶寶會透過我們的情緒和行為來理解事情,如果爸媽本身很慌張無助,也會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寶寶,讓他們哭鬧更厲害。

爸媽可以想像如果公司主管一大早很慌亂進辦公室,面容憂愁。員工也會「讀空氣」,皮跟著繃緊,覺得是發生什麼重大事情了,對嗎?

原因3:過度安撫引起的哄睡連結

在睡眠震盪時,爸媽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增加安撫哄睡的強度。比方說原本拍睡的抱抱,增強為抱搖睡,或直接帶到大床一起睡。這時候寶寶睡眠連結的能力更強,把高強度的安撫方式和入睡/接覺連結在一起,養成「非抱/奶不可的哄睡習慣」,成為長久的睡眠問題。

如何減少分離焦慮對睡眠的影響?

作法1:保持鎮定

寶寶需要的是支持、信任、溫柔而且堅定的照顧者,而不是跟著他一起緊張的夥伴。處理寶寶之前,先處理自己的情緒。照顧者的情緒穩下來,除了能傳達正向的情緒給孩子,也才有清醒的腦袋,觀察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作法2:檢視作息

分離焦慮發生的時期,跟睡眠轉換期也很接近。所以當孩子發生持續性夜醒、早醒、入睡抗拒時,也是時候重新檢視作息。很多情況只要稍微調整作息,就能改善當下的睡眠狀態。

作法3:正確且適度的引導回應

這一步驟是最難的,我們在分離焦慮時期還是要回應孩子,但要避免無止盡增加哄睡的安撫強度。我們回應的理由是支持孩子、尊重他的情緒,並非安撫到不哭泣為止。這部分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上半部的五個步驟。

總結來說,分離焦慮是每個孩子發展的正常過程。我們不需要特別避免孩子的分離焦慮,但要學習怎麼應對。分離焦慮或許會短暫影響寶寶的睡眠,但真正影響的關鍵還是在於照顧者本身。爸媽在平時提供足夠的安全庇護、心理支持,但也要避免帶入高強度的哄睡,養成孩子新的睡眠依賴。這樣就能安然度過分離焦慮對睡眠的影響囉!

作者簡介

好眠寶寶 寶貝的睡眠顧問

好眠師 Peggy 是台灣第一位由美國家庭睡眠協會(Family Sleep Institute)和國際睡眠顧問學會(IACSC)認證的寶寶睡眠顧問。我的專業是解決寶寶、孩童長期夜醒、睡不夠等睡眠問題,幫助家庭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協助孩子好好睡覺,建立健康睡眠習慣。

點此讀更多 關於好眠師的故事

adsnew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人工受孕 黴漿菌 寒假 半夜發燒 親子出國 益生菌 月子中心 戒奶嘴 長高 孕吐 幼兒園 懷孕初期 尿布推薦 配方奶

特別企劃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寶寶不想穿尿布、抓尿布不是調皮!護理師:爸媽別忽視「尿布不適症」
寶寶不想穿尿布、抓尿布不是調皮!護理師:爸媽別忽視「尿布不適症」

寶寶不想穿尿布、抓尿布不是調皮!護理師:爸媽別忽視「尿布不適症」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