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總有新希望!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回想一下,在自己小學、國中時期,每逢剛開學那段時間,是否總會暗暗期許,這學期要更好?其實,無論成績好壞,每一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過這個美好的想法。
在開學那幾天,老師、校長、外賓,總會給予孩子一些精神喊話。孩子很可愛,就算大人只是打打氣,有些期許仍會就此進入他們的心,有些孩子甚至會有自覺的自我提升,在開學前兩週字跡特別端正、作息特別規律;然而,一定也有些孩子沒有聽入耳,或聽到了卻沒有或不知如何付諸行動。還有更多的孩子,頭幾天做到了,但後繼無力。
別小看開學頭兩週的「魔法心理效應」, 這是建立正面心態的黃金時段。
家長的角色很重要!我們可以陪著孩子做以下的嘗試。
先訂目標,不要害怕討論分數。訂目標很重要,我們在後面會陸續討論,在此只針對學齡兒童簡單提一個原則:跟孩子討論訂出各科「作業」的分數目標,因為這是最立即的回饋。接著才是訂定小考分數、段考分數目標。很多人擔心,大人們重視分數, 會不會打壞孩子的學習胃口?其實討論分數不是為了追求100 分,而是找出更明確的方向,當目標合理,具體的數字會比「我想要進步」這類口號更能激發行動力呢!當然,課業不是唯一, 還可以訂定與作息養成有關的目標,例如「每晚10 點要睡覺」、「在學校要好好午睡」,再小的事情都沒關係,重點是孩子趁著開學的新鮮氣氛,更容易產生要「改頭換面」的新生活新動力。
其次,深入討論,達到目標之前要做到哪些事?有些孩子很天真,光想著要進步,但是什麼事也沒做,直到段考前也只用10 分鐘翻翻課本就自認很用功。要終結孩子的考試成績像買彩券一樣刺激,或是避免書沒讀好,人也沒睡飽、沒玩到,我們需要幫孩子一把,採取更有效的行動!
我曾有一個學生,自然科特別弱,一問之下才知道,他以為實驗就是有趣的班級活動,類似搓湯圓、做餅乾之類的,上課好好玩,但從未認真記憶或學習。有些孩子則是沒有意識到重要內容要背下來,以為聽聽就好。要提醒孩子,理解和背誦並不衝突, 上活動課也要學習、理解,重要的概念要背下來。例如,做了「線香燃燒實驗」,孩子應該要記住,「氧氣」助燃,「二氧化碳」不助燃,而非上一堂不用聽課、光是快樂燒東西的聊天課喔!
老方法,要因材施教
很多經典的老方法很有效果,就怕孩子不知道或用得不對,其實這些老方法要見效,也該因材施行,有其訣竅:
一、每個人都需要預習嗎?
預習只要花個5 ∼ 10 分鐘,讀一次課文即可,尤其是國中生, 預習能幫助理解,CP 值超高。國小生該不該預習?有待進步的孩子,預習讓學習事半功倍;專注力不好的孩子,也一定要預習, 因為在家已有全課的「認知地圖」,即使上課中忽然恍神,當心思飄回來時,有預習過才能快速接得上。但有一類孩子倒不一定需要每一課都預習,有些學習力強的國小生,「過度預習」反而讓他感覺上課無趣而不聽課,甚至於搗蛋。預習沒有絕對標準, 課中該做什麼,課後該做什麼,都可以和孩子討論得更具體。
二、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
上課時眼睛要看黑板、看課本內容。要張口念課文,耳要聽老師說,手要抄重點。
三、尊師,後能重道
來念念看這兩句話的差別:「尊師且重道。」「先尊師,後能更重道。」
其實,第二句更有力量!因為當孩子信服老師,老師才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孩子上課才能聽入耳。多在孩子面前感謝老師的辛苦,例如欣賞老師授課內容好有用、老師批改作業好用心⋯⋯ 即便家長對老師的某些部分並不認同,但是在孩子面前必須特別留心,當孩子先尊重老師,之後才能重視老師授課的知識內容, 受惠的還是孩子!
四、迷你小考,要用得巧妙!
孩子畢竟是孩子,馬上提出回饋並修正,才不會產生「破窗效應」。在課堂上許多老師會採用迷你小考的方法:上國語,馬上考5 個生字或生詞的聽寫;上數學,練習自己寫一兩題;社會和自然,抽問個幾題。孩子答對,就學懂了;孩子不會,一定有某些環節的概念模糊要修正。即時回饋、即時修正的策略,在家裡也可以照做。例如問孩子數學作業都會寫嗎?孩子回答會,馬上測試一到兩題便知真章。寫國語作業前,先預告「寫完有驚喜彩蛋喔!」其實就是抽考聽寫 5 個字,但我們告知孩子時要輕鬆和緩,別讓他覺得壓力重重。提前告知,絕對比事後才知道要測驗的效果更好,但無論有沒有預告,養成在家「迷你自我測驗」的習慣,久了一定能看到效果。
家庭輔助學校,讓學習更有效率
課堂中總有孩子心不在焉、心思老早飄離教室,也有些孩子回到家只要一寫作業就彷彿靈魂出竅,讓頭痛的爸媽們不是嘆氣、冒火,就是想為孩子收收驚,只要能讓這些腦袋瓜回神,什麼妙招都想來一下。其實,不一定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大人給的,可能不是孩子要的!
資訊從我們的感官輸入,視、聽、嗅、味、觸覺都是管道,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優勢的輸入管道,是要尊重學習者的優勢,還是教學者的方便呢?依情況不同,難有定論,但我們至少可以採用一些科學觀念,家庭和學校相輔相成,會更有效率。
一、對牛不彈琴──孩子是「聽覺型」還是「視覺型」?
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輸入訊息(input)。如果在第一步驟訊息就無法進入,那麼根本無法啟動下一步的理解或學習。以感官來分,人可以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動覺型。我們在〈六招科學方法,讓孩子變聰明〉有提到,Tileston 教授的研究指出,許多資深老師是「聽覺型」,偏偏有高達87% 的學生是「視覺型」,師生類型常不一致。所以無論是老師或家長,如果能多理解孩子是哪一種類型,多少能降低兩者之間的訊息接收落差,以免教授者講得喘吁吁,但孩子老是不客氣的恍神。
二、適合的筆記VS. 不適合的筆記
筆記分為二類,一個是課堂筆記,另一則是課後筆記。但據研究,程度有待努力的孩子並不適合一邊聽課一邊做課堂筆記;程度好的孩子則可以做課堂筆記。但課後筆記就不一樣了,各種程度的孩子都可以做筆記。筆記等於是個人的認知地圖,每個人認知結構不同,適合的筆記型式當然也不同。
有一些孩子的認知習慣是「從中間發散到周邊」,就特別適合心智圖筆記;如果認知結構是「一層往下一層」的類型,則適合階層圖型的筆記方式(等於樹狀圖)。
還有一種,「數字筆記標示法」,適合沒時間做筆記的孩子, 直接拿出自修或講義,看重點整理自己標注。最簡單的做法是將第一層重點寫上:一、二、三;第二層重點寫( 一) ( 二) ( 三); 第三層重點:1. 2. 3.;第四層重點:(1) (2) (3)⋯⋯。透過自己的整理,自修的重點能再度「被收編」,內化成自己的記憶重點。
三、觸類旁通,打開視野的預習法
這種方式適合程度超前的國小生,如果要預習,可以換個方式擴充學習。例如,這一課學唐詩,那我們就預習另一首課本沒介紹的唐詩;如果這一課是國內遊記,就刻意預習國外的遊記;或者自行查詢作者相關生平或其他作品。如此不但可提升學習樂趣,還能加深加廣的學習!預習時更可以跨科目,例如國語跨到數學、社會,甚至是自然、英文。
四、寫題目是最後一關
很多孩子看起來很用功,成績卻沒起色,有一個很大原因是, 上完課就當學過,課後直接刷題本,然而並沒有真正的理解。解決之道在於複習時必須「重讀課文、重讀課文、重讀課文」!到了高年級仍有許多孩子根本不知道、或不習慣要讀課文1,而且不是只有國語,事實上每一科都需要先把課本看熟。
讀課本,要確認到底有沒有理解?例如缺乏讀文言文的技巧, 看古文就如同天書,因此要先學閱讀策略,並先理解課文涵義(在第二章會有更多關於閱讀理解和推論能力的介紹)。又例如自然科學到關於酸鹼pH 值,孩子看到題目就用猜的,明明數值大於7 是鹼性,但孩子寫出來的答案時而酸、時而鹼,此時不要硬背數字,而是先學會分辨酸鹼,才能繼續往下學習。
五、五感並用,生活體驗都是養分
在學習時要多思考日常生活情境,聯想某一課和生活有什麼關係。例如四年級下學期的南一版數學有一個單元是長條圖、折線圖,爸媽就多和孩子一起找找生活中有哪些情況會使用到這些圖。有一個很棒的小撇步:在學期初,請家長先看過各科課本的目錄,甚至快速瀏覽課文─不是要爸媽當老師先教學,而是和孩子共同規劃週末親子出遊的行程!在遊玩或看各種展覽時,別忘了提醒孩子,要打開「視、聽、嗅、味、觸(動)覺」來感受這個世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透過親身體驗、事後討論及查找資料,絕對是學思並用的好方法,所謂的素養能力也因此一點一滴的累積中。
本文節錄自:寫樂文化《幫助每個孩子學習:用大腦喜歡的方式啟發動能,孩子開竅、爸媽不累,雅麗老師的減壓高效邏輯讀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