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校自學是什麼?答:拋開套裝課程,連動孩子的興趣,由好奇心去主導學習

「無校自學基本上是一種讓好奇心主導的學習方式,沒有考試與預訂的課程。無校自學交由孩子去探索與應用知識,而非依賴成年人提供,並由其判定應學內容所組成的書籍傳遞的資訊。」 
​—阿奇拉.理查茲(Akilah S. Richards) 

無校自學是什麼?答:拋開套裝課程,連動孩子的興趣,由好奇心去主導學習_img_1
photo created by rawpixel.com - www.freepik.com

「從在子宮裡算起,我的整個人生都在教室裡度過。」自學媽媽凱蒂.萊恩| 卡納斯(Katie Lane-Karnas)說,她有兩個女兒,梅依(Mae)與朱尼佩(Juniper)。凱蒂的父母親都是任職於傳統教室與學校管理單位的專業教育者。凱蒂早期的學校記憶是,她還在學步時就被帶去母親任教的暑期課業輔導班。取得教育學位並成為公立學校的老師,幾乎是凱蒂預定的人生道路。這是一條理所當然,而且前人眾多的道路。

一九九○年代晚期到二○○○年代中期,在幾個州任教過後,她對於在學校所看見的情況愈來愈感到沮喪。她回想,「讓我不安的是,不管幾歲的孩子,都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被退學、噤聲、貶低、批評。」「一個二年級生回答問題時揚起手,便可能因為這個肢體語言,而被視為想法或參與意圖不夠正確。一個幾乎不會說英語的三年級生,知道自己母語的識字能力就是無法讓他升到四年級。一個興趣在跳舞、種植、打獵或帶小孩的中學生,都沒有辦法把這些技能用來支持他的教育。許多玩樂團的高中生其實不太會看譜,卻知道在學校問如何完全掌握音樂這類的問題太愚蠢。」 

對大眾教育的強壓制度失望,凱蒂最後辭去了教職;但她依然期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當地的公立學校。儘管身為老師,她有些保留的看法,但她相信學校教育,並希望學校教育對她的孩子有用。無論如何,她決定為五歲女兒梅依去看看幼兒園的模樣,並要求在梅依入學之前去旁觀教室的上課情形。凱蒂記得: 

我的孩子忽然之間顯得有點太吵、太快、太有意見,外加不是穿得像結婚禮服,就是赤裸裸,而不適合上學。我試著想像,梅依和這些乖乖舉手的小女孩在一起,旁邊一群精力旺盛的男孩被處罰時還不斷鬼吼鬼叫,在半小時圍坐著的團體時間內,那些安靜的小女孩沒有喊過一聲。想到梅依會多麼願意在課堂上為奧林匹克環按照老師說的唯一正確的方式著色,或是避免嘗試使用膠水,因為顯然只有調皮的男孩才敢嘗試,我就覺得難過。

凱蒂在課堂上看到的情況,反應了她之前在自己任教課堂上看到的事。她知道,她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制於學校教育,看著她們的創造力與好奇心消失殆盡。

在探訪了幾間不同的學校,評估了幾種教育選項之後,凱蒂與先生決定讓孩子在家自學。他們立刻受到自然、由兒童主導學習的無校自學哲學吸引。那感覺簡直如釋重負。凱蒂沒有意識到,學校教育的思維已經以各種微妙方式影響了她的親職作風,直到她將之拋開。她回想,「忽然之間,少了學校期望的陰影」── 

我和女兒的關係馬上大幅改善。我這才意識到,有多少我試著要「溫和」改變她,讓她在學校可以更被接受的事情,她也都在抵抗。我也意識到,為了保護她,我多麼想讓她變得更不像她自己。不去上學,就是不再去改變她。我在學校的框架中看到自己的五歲時光。拿掉學校這個框架,我開始看到她有更多力量,也更信任她,如同我們在她幼年成長時期所做的。我很快開始注意到,「學校化」這個想法多麼傷害我對孩子心靈自由的尊重。我們在家庭計畫中愈是從學校教育中鬆綁,我們就愈能放鬆,再一次擁抱自己的孩子。

凱蒂繼續解放她的學校教育思維,更誠實地檢視她自己當學生與老師的學校經驗,並見證到我們周圍許多通常隱而不見的學校教育思想。學校教育文化反應在我們的行事曆上、小說中、我們與鄰居的談話中,以及星期五晚上美式足球賽的城市精神裡。這文化也可見於返校快照與畢業舞會的照片中、暑期閱讀計畫與學校戲劇演出、當月模範生獎與保險桿貼紙、畢業演講,以及一大堆讓我們從學校現實的殘酷中分心的其他瑣碎儀式。才一百五十多年,學校教育就已經占據了我們大部分的集體意識,讓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一個沒有學校機構的文明社會。從學校教育思維中解脫,不是件輕易的事。

從學校教育改為無校自學,凱蒂重新用上了她在孩子還是嬰兒期與學步期時培養他們興趣、撫養他們成長的方法。她看過孩子自然學會探索他們周遭的世界、嘗試與冒險、走路、講話、理解。她現在把這些經驗用來支持女兒成長。她聽她們說話、信任她們,並在周圍安排豐富的資源與機會。就像許多自學生,凱蒂也沒有使用一套包裝好的固定課程。更精確地說,她看到了孩子的興趣,並把這些興趣和她周圍的人、場所、事物連結起來,包括書籍、教材、數位資源、活動、課程、社區成員、公共場所。梅依現在已經八歲,喜歡畫畫、藝術、彩妝、數學,還有許多三分鐘熱度的興趣。朱尼佩現在六歲,她的主要愛好是雞與地質,以及任何與美、仙女、裝扮有關的一切。在這些興趣的推動下,在細心成年人的幫助下,以及在更大社群共同智慧的支持下, 孩子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對凱蒂來說,從學校教育到無校自學,從老師變成追隨者,是一種特別的淨化作用。她說,「身為老師,我受到的訓練是,要以尊重的態度控制我周圍的所有人,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需求,並且只在該環境下明確定義適當的範圍內做自己。我做得非常好。但是, 在那樣的關係裡,感覺實在太糟了。」 

無校自學是什麼?答:拋開套裝課程,連動孩子的興趣,由好奇心去主導學習_img_2
圖 / freepik

無校自學的定義

無校自學不只是一種教育方法。它無關乎教與學,或是用先進的教育理想取代傳統的。它是要挑戰主流的控制架構,尋找自由與自主性;是要理解我們的學校教育濾鏡如何影響我們看待學習與知曉的方式,以及決定我們看不到的事物。它也關乎重新檢視受教育的意義。某方面來說, 其觀念非常簡單:經由讓孩子學習,而非強迫上學,讓孩子對自己的人生與未來有更多的自由與掌控。執行面才是複雜的。在一個普遍實施學校教育的社會中,學習自由是什麼樣貌?自由與責任的平衡點在哪裡?由誰決定?這些問題是無校自學與一般自主教育哲學的根本,而且沒有簡單的答案。

每一個無校自學家庭在樣貌上與行動上都不一樣。每一個自學合作社或學習中心也會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每一個自主教育的學校或營隊或社區方案,也有自己的精神。有些可能會認為自己的方法較好、較友善、較純粹。但沒有

一個是完美的。多樣化是無校自學途徑的一個優勢。無校自學既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生活風格;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實踐;其中也有自己的福氣與包袱。在理想上,是利用整個社區的全部資源,給孩子學習的自由,完全不強迫,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學習。在實務上,是在一個複雜的網絡下做這件事,這個網絡包括人際關係、社會動力、家庭價值觀、文化現實、社區責任。實踐,是其中的關鍵字。

考慮到這樣的混亂,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不算完善的無校自學定義。最簡單的是,無校自學就是學校教育的反義,就是沒有學校的學習,也不在家複製學校教育。它否定了學校的教育樣板, 轉而重視一種完全不同於學校的學習方式。它的教育途徑是非強制性的,即不需要也不期待學生使用在強制性學校或類學校環境中的方式學習。無校自學的孩子就像大人一樣,有說不的自由。它不採學校普遍的配套作業,包括成人規定的課程、年級劃分、學科分類、年齡區隔、教學計畫、獎懲,以及專斷的測驗與排名。無校自學將學校和教育兩個概念拆開。

一九九年代初期,在研究在家自學家庭及其不同的學習方式時,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在家複製學校模式的在家自學生(homeschooler),以及我們現在所謂的無校自學生(unschooler),有一個明顯的差異。他們把這個差異定義為學校教育(schooling)與教育(education)之間的分歧點,「藉由系統性的課程、老師指導的課堂,以及外在的獎懲制度,學校教育提供學生一種需要外在動力的結構。相反的,教育則隱含著學習者的成長,也包含學習者負責要決定學什麼的觀念。」 無校自學反映了教育的這個定義,專注在學習者的自主性,並擺脫了學校教育的制度,包括擺脫在家複製學校的概念。經由無校自學,學習成為一種內在的、個人的、持續的教育過程。

無校自學意味著,信任人類在周圍有充分的資源與機會時,藉著追隨內在好奇心學習周遭世界的傾向,而成為受教者。學校教育關乎控制,無校自學則關乎自由。這意味著連「無校自學」 這個詞彙本身都還太帶有學校意涵。就像溫蒂.普利斯尼茲說道,「如果我們真的活在沒有學校的世界,就可以不必再用學校相關詞彙來描述自己了。我們可以把學習(以及我們與家人過的生活)與學校制度完全脫鉤。」因此,在這種學習類型中,「自主教育」(self-directed education) 很快變成一個更受歡迎的字眼,一來是因為,這個字眼說明了何為無校自學,何為不是,二來是因為它更能包含現在已有、非常廣泛與多樣的自學途徑,從家庭中心式自學(family-centered unschooling)到自由學校(free school),以及瑟谷風格(Sudbury-style)的民主學校到自學營隊, 以及課後與社區計畫,到自主學習中心和青少年沉浸式體驗。在本書中,我會把「無校自學」與「自主教育」交替使用,因為這兩個詞彙有共同的基本理想、實踐方式、哲學根源。

學校教育在我們的文化中是如此地根深柢固,因此要把學習從學校中解放出來的對話,需要時間與思想的準備。不只我們需要在自己的思考上脫鉤,我們也必須幫助別人這樣做,而且, 當別人還不能理解時也要表示同理心。無校自學打破了我們學到的有關學習與知曉的所有一切, 勢必會引起困惑。我兒子傑克八歲時,有一天,我們去家庭醫師那裡做健康檢查。我們很喜歡我們的醫師,她也一直非常支持我們的教育選擇,即使她並不是非常了解。在家自學聽起來簡單明瞭,但無校自學指的是什麼呢?那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她和傑克聊到他對滑板運動的熱情,他每星期都在滑板公園花上大把時間。他解釋了目前正在努力練習的技巧,並為她說明了某些滑板運動的術語。她認真地聽著,接著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但親切地問傑克:「所以,呃,你在學校學什麼呢?我的意思是,我知道那不是學校,呵,你知道我的意思。」 

傑克回她,「這樣說吧,我現在真的對化學鍵非常感興趣,所以我想要盡可能花時間和我爸爸一起弄清楚這些化學鍵、質子、電子、周期表。」

醫師笑了起來,對傑克的回答感到驚喜的樣子,她說,「嘿,我以為你說你沒去學校,但這聽起來就像上學啊。」 

我回話,「是的,『無校』,並不是不學習或不教育,只是這種學習方式不是綁定在一種套裝課程上──」醫師幫我把話說完,「而是連動他們的興趣。」 

正是如此。採取無校自學,學習會與孩子的興趣連動。有時候,這種學習方式會牽涉到我們認為的「學術」主題,但有時候,這種學習方式會包含完全不像學校科目的主題,例如滑板運動。但是,這一切都是學習。我想,傑克也能像談滑板運動一樣地談化學鍵,讓醫師鬆了一口氣;但更重要的一點是,當我們不把學習分割成某些獨立的特定科目時,也就是說,當我們不說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在某些特定的時間,向某些特定的人學,使用特定的教材才是學習時, 所有的學習都會變得很有趣。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他們想知道東西是怎麼運作的、什麼意思、為什麼會這樣。任何父母親都可以證實這一點,小孩子會有一籮筐的問題,有時候還停不下來。學校教育因為忽視孩子的興趣與問題,而抹滅了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學校只是把知識裝進某些桶子裡,然後強迫孩子學習桶子裡的東西。上學與學習真的是兩回事。

我真的不知道傑克對元素週期表的興趣是哪裡來的,或他對化學鍵為什麼這麼熱中。他可能在一天當中的某個時候看到或聽到或讀到一些有關元素週期表的東西,然後還想學更多。我和先生布萊恩,便和傑克一起在網路上搜尋有關週期表的資訊,一起看可汗學院(Khan Academy) [2] 的串流影片與其他線上影片、化學鍵的教學錄影帶、去圖書館找更多書籍與資源、參觀我們家當地科學博物館的週期表展覽,諸如此類。這與任何課程計畫或學習目標無關。傑克就是對這個主題非常感興趣,所以我們注意到了他的興趣,並收集適當的資源,和他一起學,並支持他自己去學更多。當他對化學鏈的興趣冷卻時,他就停下來了。這就是無校自學。

現在,資訊這麼容易取得,學習資源這麼充分,靜態的學校教育已經變得過時。在過去,學校是書籍與知識所在的地方;現在,書籍與知識就在我們周圍,不管我們想學什麼、何時想學, 想和誰一起學,都有一個才華洋溢的老師與輔導員所組成的網路來幫助我們學習。無校自學可以導向更深刻、更有意義、更真實的學習,因為這種學習方式的動力是來自學習者,主動利用周遭的各種工具。在一個由網路連結的全新世界中,資訊觸手可及,一套制式的固定課程實際上可能會讓我們的學習倒退。

無校自學是什麼?答:拋開套裝課程,連動孩子的興趣,由好奇心去主導學習_img_3《自主學習大未來:家長最想知道、認識自學的第一本指南》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女人40歲還不到放棄的時候,抓牢髮根黃金救援期!理科太太:「妳的頭髮很可能還有救!」美國最新AI養髮液82%有感豐盈!
女人40歲還不到放棄的時候,抓牢髮根黃金救援期!理科太太:「妳的頭髮很可能還有救!」美國最新AI養髮液82%有感豐盈!

女人40歲還不到放棄的時候,抓牢髮根黃金救援期!理科太太:「妳的頭髮很可能還有救!」美國最新AI養髮液82%有感豐盈!

媽咪投票趣

你家誰簽小孩聯絡簿?媽媽還爸爸?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