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用信心等待兒子回頭

 劉克襄 自然觀察作家

劉克襄:用信心等待兒子回頭_img_1

一九五七年生於台中縣烏日鄉,著有詩、小說、散文、自然志論述、兒童文學繪本等卅餘部,代表作有小說《風鳥皮諾查》《座頭鯨赫連麼麼》;散文《自然旅情》《隨鳥走天涯》;自然教育《山黃麻家書》;論述《台灣鳥類研究開拓史》等。曾獲吳三連獎報導文學獎、時報文學敘事詩推薦獎、台灣詩獎、自然保育獎等,最新創作為《15顆小行星》。

「大自然就是一本廣大的書,值得用土法煉鋼的方式進行摸索,我也一直身體力行在探究。」擁有30年踏查研究資歷的劉克襄,被稱為是當代最重要的自然書寫名家,他眼睛閃亮亮地說著與大自然的故事,但一提到親子話題,劉克襄卻說:「我是個窩囊的父親。」眼神,變得黯然沉重。

從事自然寫作30年,劉克襄一直維持一、兩年出一本書的頻率,「生命經驗必須靠累積而成就!」劉克襄認為,自己對自然有熱情,也有使命,用全心走入自然做研究調查,才能真正聽到生命的聲音;但對於親子教養,劉克襄卻有無限感慨。

擁有兩個兒子的劉克襄,承認正面臨困難的父子相處問題。大兒子已經上大學,學的是歷史,雖然將來不一定走上研究歷史的路,但所讀科系與父親所學的文史有關,好像有點子傳父志的味道,而劉克襄也很開明,不會限制孩子的志向發展,只是全力鼓勵孩子多做研究,不強制要求孩子將來當個歷史學家。

↓年幼時的劉克襄,依偎在母親懷裡。

劉克襄:用信心等待兒子回頭_img_2

↓ 劉克襄很懷念早年帶孩子們奔跑野外的生活,希望孩子也能與大自然融合,感受被自然萬物浸潤的自在。

劉克襄:用信心等待兒子回頭_img_3

17歲兒子透露,人生沒有意義

目前較讓他感到頭痛的是小兒子,17歲的高中生,青春期的叛逆全寫在臉上,原本應該是最陽光的年少歲月,兒子卻對劉克襄夫婦倆透露:「人生沒有意義。」這一句話嚇壞了為人父母的他們,「小兒子睥睨學校課程,祟拜日本作家太宰治,他的一生耽溺在酗酒、嗑藥、尋歡作樂的放蕩頹廢生活,對太宰治來說,活在世上就是痛苦,纖細敏感的人最容易在人間受苦,我兒子深受這個論點影響。」

劉克襄接著說:「我的人生對焦很準,但兒子的人生是失格的,我和內人都很擔心,因為,人生的意義不應該以現在的眼光來論斷,而是歷練過後的省思,但我不知該如何與兒子溝通。」

兒子不喜歡念書,蹺課、抽菸、染頭髮,甚至穿耳洞,掛上長長的、晃動的耳環,劉克襄屢次到學校簽切結書,把兒子領回家。他回想:「從上國中以後,孩子和我的交集愈來愈少,有時候甚至只剩下『我出門了、我回來了』的招呼,我與內人都忙,小兒子似乎也很忙,但若是忙到連生活應對都如此簡略,真的教人感傷。」

劉克襄懷念早年帶著孩子們奔跑野外、邁向山林的快樂,原本很期望兩個孩子都能在成長過程中跟自己一樣,感受生命與大自然融合、被自然萬物浸潤的自在,直到現在,劉克襄的文具旁,仍擺放著好幾冊小兒子孩童時畫的動物和地圖。但是,現在看到這些孩子自製的圖畫書,他卻有不同的感受,「當時的我們處在同一個星系,一起運行。」但很遺憾的,「孩子凝望世界的方式,跟我截然不同。」劉克襄慢慢說著,神情帶著落寞。


我的人生對焦很準,但兒子的人生是失格的,

人生的意義不應該以現在的眼光來論斷,

而是歷練過後的省思……

叛逆青春期,父子溝通有礙

「我了解,孩子進入國、高中後,必須面對升學的壓力,也看到許多以前跟隨我踏查的小學生,一進入國中後就全部消失,但是,帶著孩子跑野外近十年,沒想到,孩子後來寧可躲在家裡吹冷氣,我好像看到自己堅持的自然教育理想,有了一個明顯的失敗例證。」劉克襄雖然不打不罵,和孩子對談總是溫和有禮,但與孩子的溝通還是出現問題,因此相當自責,但幸運的是,有善解人意的妻子支持他,讓父子交惡的情況漸漸有轉緩。

劉克襄說:「我的妻子雖然是後媽,卻是個偉大的後媽,對孩子的照顧不遺餘力,她反而是我與兒子之間的緩衝劑,透過她慢慢誘導孩子說出真心話,我才能明白孩子的想法。」

↓從事自然寫作與演講30年,劉克襄面對讀者與聽眾都能侃侃而談,但對於親子教養,卻有無限感慨。

劉克襄:用信心等待兒子回頭_img_4

孩子像小行星,期待他發光

他透露,常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太過於急切,總以自己的經驗來衡量社會價值,自己求學過程很順利、愛讀書,因而從未考慮到一個不太想讀書、又很有自己想法的人有何需求。

但劉克襄還是願意以時間來等待,他以自己剛出版的新書《15顆小行星》為例,這本書有一半是為了小兒子而整潤書寫。因為整輯文章時,正好面臨兒子對人生失去信心的時刻,劉克襄藉由自己30年的旅行際遇,與兒子分享最教人感動、喚醒生命意義的15則生命故事,希望提振孩子的人生觀。

「《15顆小行星》描寫的是那些傳奇、漂泊或者探險的人物,這些人物在我進行田野訪查的過程裡,以各種璀璨獨特的生活經驗,撞擊我的生命,我看到他們的光芒,同樣的,我也應該等待我的兒子在經過磨合之後的光耀。」

「這本書的書名應該是『16顆小行星』才對,我有的是時間,等待兒子大放光采。」劉克襄笑著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星球,只是運轉的方向不一樣,劉克襄體悟到自己不應該操之過急,「孩子們該如何度過生命中最懵懂的階段?我看著孩子的成長,心想,這莫非是我們生命的辯證,透過與孩子的困難相處,透過孩子的反覆無常與疏離,我反而看到更多不同的人生風景。」


投入大自然,脫離城市染缸

劉克襄接著舉例:「我曾在等公車時,聽到路旁樹叢間傳來陣陣急促的鳥鳴聲,仔細找了找,發現是一隻羽翼未豐、正在學飛的綠繡眼掉在較低的樹枝上,一旁是著急的鳥兒雙親,牠們振動翅膀、啾啾鳴叫,鼓勵小鳥往上飛回窩巢。」但很奇怪,只要拍拍翅膀往上飛就可以回巢的簡單動作,小綠繡眼卻是垂直地往上跳啊跳,撞到前頭的樹枝再掉下來,一再失敗,後來,成鳥不知從那兒叼來一隻小蟲,站在枝頭上引誘小鳥,希望誘導小鳥飛回正途。

劉克襄:用信心等待兒子回頭_img_5

雖然只是一則看似不重要的自然觀察,對劉克襄卻有大啟發。他說:「我的心情就像是那雙成鳥,我深信城市是一個染缸,而踏入自然的孩子不會變壞,我以大自然的探索為誘導,希望讓孩子脫離城市的汙染破壞,目前在城市與自然的拔河競賽中,我看起來是輸家,但我有信心與耐心等孩子,也相信孩子會再度回頭,與我一起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劉克襄形容,自己沒有什麼要求,只希望有朝一日,孩子們航行累了,能夠回想童年時與他一起度過的戶外生活,那是親子一家同心共度的美好時光。說著說著,劉克襄露出靦腆的笑容,「等兒子高中畢業,我要再像以前一樣,帶著他到鄉野旅行,或者再攀爬高山,讓他的光芒透出來,成為我生命中的第16顆小行星。」

我希望讓孩子脫離城市的汙染破壞,

我有信心與耐心等孩子回頭,

與我一起投入大自然懷抱。

↓劉克襄表示,會耐心等待小兒子大放光采,成為他生命中的第16顆小行星。

劉克襄:用信心等待兒子回頭_img_6

↓年輕時的劉克襄,就常背著相機在田野間踏查。

劉克襄:用信心等待兒子回頭_img_7

↓兒子小時候,父子兩人蹲在椅子上看電視,形成一幅有趣的畫面。

劉克襄:用信心等待兒子回頭_img_8

劉克襄:用信心等待兒子回頭_img_9《食尚小玩家》2010/No.25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精選專題

more >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