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均(化名)今年小二,老師常抱怨他上課愛講話、坐不住,像裝了馬達一樣中午都不睡覺。他的座位被排在教室最後一排,排隊領營養午餐時常常跟同學推擠吵架。老師問我要不要帶他去給醫生評估,我好擔心他是過動兒。」
過動兒不像視覺障礙或智能障礙有明顯的指標可循,診斷的灰色地帶大,均均媽媽的擔憂反映了許多家長的心聲。
「過動兒」這個名詞愈來愈常在校園和家庭裡被提起。過動症的全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or AD/HD or ADD)。根據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高淑芬在二○○七年針對國內三六○○名小一到國三學生的調查,ADHD 盛行率達七%,每班平均有二~四名,比例不低。不過由於家長和老師對過動兒的許多迷思,經常錯失黃金治療期,迫使許多過動兒在無辜狀態下長期接受錯誤的對待:有的孩子天天被罰抄作業,從來不知道什麼叫下課;還有爸爸媽媽陪孩子寫作業寫到半夜,親子關係非常緊繃。
《親子天下》特別採訪專家,整理出關於過動兒的五大迷思:
迷思一:所謂過動兒指的就是那些好動、比較活潑調皮的小孩。
正解:除了好動活潑的孩子以外,過度安靜、注意力不足的孩子也是ADHD的一種。只因為他們安靜不吵鬧,更容易被忽略。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錦宏解釋,ADHD分三種類型:
一、過動、易衝動:過動表示孩子的活動量偏高,上課很難乖乖坐好,時常離開座位,經常手忙腳亂,在不適當的場合過度四處奔跑、多話;易衝動的表現是沒有耐心,有要求就要立刻得到滿足。比如他人問題還未說完就搶著回答,很難接受輪流和等待,常打斷別人遊戲。
二、注意力不足:做事難專心、忘東忘西,粗心不注意細節,功課經常做不完(但不是因為無法理解),逃避排斥需要全神貫注的事,經常掉東西
三、以上兩種混合型。
陳錦宏形容,就像每個人都有血壓,血壓高到一定程度就被稱為高血壓,而高血壓不處理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嚴重的後果,如中風、腎臟病。每個人都會有坐不住、不專心的時刻,但有些人的情況就是持續且嚴重到造成自己或別人的困擾。因此,主要評判標準是ADHD的症狀與同儕相比後是否特別明顯,且影響到日常生活與學習功能。
迷思二:因為家長不會教、太放縱,孩子才變成過動兒。
正解:ADHD已經被研究證實為神經認知功能受損而引發的症狀,與家庭的不當管教無關。
ADHD目前仍成因不明,主要可能跟遺傳、感染影響腦部(如腸病毒)、腦傷、早產、色素、農藥及鉛中毒相關。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發組副主任易曼表示,先天管教不當雖不會養出 ADHD 的孩子,然而一旦知道孩子有這樣的傾向,卻沒有學習正確的對待與管教方式,確實會讓 ADHD 的症狀更加嚴重,甚至衍生出頂嘴、反抗、說謊、行為及情緒障礙等問題。
迷思三:ADHD長大就會好,不需看醫生或特別處理。
正解:ADHD的孩子到青春期時,隨著大腦逐漸發展,有些過動與易衝動的表面症狀(如上課走動)會慢慢減少,但注意力不足和情緒控制不見得會好轉。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醫師葉啟斌表示,ADHD 若未經發現治療,有高達六成症狀會延續到青春期。目前台灣成人的 ADHD 盛行率約有四%,長大後的 ADHD 者可以坐在椅子上,但不見得能專心聽課,也常因為情緒控制差、很容易生氣而被誤診為躁鬱症。師長在處理青少年問題時,應該特別考慮ADHD 的可能性。他特別強調,ADHD 的黃金治療期是小一到國三,最好能在小四以前開始治療,因為孩子一旦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增強,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
迷思四:ADHD被過度診斷,實際上沒有這麼多過動兒。
正解:陳錦宏指出,國外兒童與青少年的 ADHD 盛行率在三~一○%之間,而台灣目前從小一到國三的 ADHD 盛行率有七%。但健保資料顯示,經過確診的 ADHD 人數只達預估值的一五%,這意味著還有不少 ADHD 者未被診斷,ADHD 其實是被低度診斷了。
ADHD的評估程序必須經過專業醫師的診間行為觀察,醫師會先和家長會談,以了解孩子的發展歷程與家族史,並請家長和老師填寫觀察量表;必要時再讓孩子通過神經認知功能測試評估,並排除癲癇、睡眠障礙、其他精神或生理疾患等因素,才能確診為ADHD。
易曼說,許多家長擔心孩子被貼標籤,跟老師反映孩子「只是對上課內容沒興趣」、「她看卡通可以看很久」或者「他怕兇,老師你對他太好了」,拒絕帶孩子做評估;殊不知要確診 ADHD,必須經過非常嚴密的醫療診斷。目前國內較常用的過動兒家長量表SNAPIV可提供醫師做初步篩檢參考。
教育現場對 ADHD 認知有嚴重的城鄉差距。陳錦宏根據盛行率判斷,小一到國三每班至少有一名過動兒,但當他到偏鄉學校做衛教時,許多資深老師對ADHD的了解十分有限。
迷思五:過動兒一定得吃藥,而且副作用很多。
正解:輕度 ADHD 者和學前兒可透過行為治療和環境安排來幫忙,不是每個 ADHD 的孩子都必須吃藥。但嚴重個案在早期以藥物介入治療非常重要且有效。
根據英國國家健康暨臨床醫學研究院(NICE)過動兒治療準則指出,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兩者對治療過動兒都有效。醫師應視個案嚴重程度給予搭配治療。
過動兒的大腦發展比同儕晚三年,ADHD藥物主要是提升大腦內容物(如多巴胺或正腎上腺素)的品質,增加大腦維持注意力和控制力的功能,使用藥物治療有八成的個案狀況會改善。
陳錦宏分析,學前兒因為本來診斷的難度就偏高,通常四~五歲以後才會開始做診斷。學前兒會建議先用行為管理、認知行為治療、生活安排或感覺統合治療,若效果不如預期才會建議用藥。
家長抗拒用藥主要是因為副作用可能導致食欲不佳、睡眠失調等。過動藥物在正確使用下不會有成癮狀況,目前有短效與長效型藥物可搭配使用,避開吃飯前和睡覺前服用,可明顯減輕副作用。
易曼提醒,用藥在嚴重個案治療上是必要之惡;但重要的是,「家長、老師不要覺得有吃藥就好,吃藥不是終極手段,也不是方便自己的藉口,而是短暫的幫手。吃藥後過動兒變乖了,此時家長更不能鬆懈,因為這正是積極進行行為治療的好時機。」家長要特別觀察與記錄孩子服藥後的行為改變與反應,提供醫師做加藥、減藥或停藥的重要參考。畢竟孩子不能一直依靠藥物,家長和老師都得注意避免拿吃藥當藉口。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30期